訊息:有多少男人愿意為“地中海”花錢?
在一次直播帶貨中,雷軍因為頭發保養得好被質疑是假程序員。
【資料圖】
開玩笑的吐槽沒有什么好回應的,雷軍反而對于護發的話題頗有見解和心得。他直言植發很貴:“每個人頭頂都有一座別墅”。
頭發值錢不假,植發機構卻不賺錢。無論是已經上市的雍禾醫療,還是近日向港交所交表的大麥植發,凈利率均只有6%左右。
集高端設備和手藝于一身的醫療機構,利潤卻只有工廠的水平。
同樣是醫美,為何眼科和牙科的凈利率能達到兩位數,而植發卻不能?
金眼銀牙磚頭發
21世紀初,隱形牙套和飛秒手術動輒萬元起步,去做這手術的多少帶點小布爾喬亞氣息。
時光流逝,當每周給臉上來一針水光針、隨手貼上一片富含玻尿酸的面膜也不稀奇的時候,醫美市場已悄然突破2000億規模。
可稱為醫美始祖的牙套和飛秒,也搭上了這趟快車,成為了“金眼銀牙”。
“金眼”的代表愛爾眼科,一年手術量超80萬例,市值從不足200億漲到最高峰超3900億,“銀牙”的代表通策醫療被稱之為“牙茅”,市值從不足10億,最高峰漲到1350億。
與“金眼”“銀牙”一樣,植發也是醫美中的一員。在小紅書上,植發的話題筆記超過了6萬篇,與整牙基本站上同一水準。
如果從毛利率這個角度觀察植發,植發甚至比“金眼”“銀牙”還要高。雍禾醫療和大麥植發,其毛利率均在70%以上,比愛爾眼科與通策醫療高20%。僅從此切面去觀察植發,那么稱之為“鉆石發”也不為過。
但是從凈利率去看,雍禾和大麥的凈利率水平瞬間跌落到6%左右。事實上,大麥在2019年還處于虧損狀態,后一年才扭虧為盈。
鉆石發只是表面,磚頭發才是本質。
翻開財報,植發行業難賺錢的原因一目了然——銷售費用太高。
不論是雍禾還是大麥,兩者的銷售費用率均在50%左右,是“眼茅”愛爾眼科的5倍,是“牙茅”通策醫療的50倍。
植發機構的營銷費用率高得不像醫療,與公認的營銷大戶、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64%)相比也不遑多讓。
2019年到2021年,大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45萬元、460萬元及478萬元,而營銷費用分別為5億元、3.99億元和5.2億元。粗略算下來,營銷費用是研發費用的100倍。
脫發固然令人焦慮,但比脫發更焦慮的,是植發機構的拉新焦慮。
脫發不等于植發
植發機構的廣告宣傳攻勢無孔不入。上下班的通勤地鐵上能看到,刷手機也會在小紅書和微博上看到。哪怕看個視頻,點個暫停,彈窗廣告也很可能建議你了解一下植發。你平常多說兩句脫發,轉頭抖音就能給你推廣告。
求林書豪的心理陰影面積
更有甚者,宣傳不惜以身犯險。2021年3月,大麥在寧波的機構就因為虛假宣傳被罰了3萬元,機構從未開展過宣傳案例中的植發手術。
但植發機構宣傳起來仍然大張旗鼓,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行業實在太分散。
談及行業的前景,大部分機構都會援引“我國平均6個人中就有1人脫發”的數據,然后說未來五年,植發服務年均復合增速為22.1%,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470億元[1]。
在機構眼里,白天掉一根頭發,仿佛中午就要躺上植發手術臺。
與所謂的廣闊前景形成對照的,是行業的低集中度。中國的植發服務機構已超過100家,但行業前三占據的市場份額僅為20%左右[3]。
這樣的情況下,公司最先考慮的便是先通過廣告轟炸把顧客拉進醫院再說。
植發廣告的現狀,很像火爆時期的K12。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的CR3的市場集中度為15.2%,甚至比植發行業還要分散。于是教育公司瘋狂營銷,學而思、猿輔導和作業幫日均廣告投放達到了1000萬。2020年,甚至直接把廣告打上了春晚。
其次是植發行業自身有結構性的問題——很難實現復購。
同樣屬于醫美,輕醫美靠著“美無止境”的口號,足以讓它變成一門終生的生意,更何況技術還可以做精細化的迭代,注射類項目之前是一針打全臉,后來對頸紋、眼紋等專有產品不斷問世,巴掌大的臉,能有數十款精準美容項目。
臉上的美永無止境,頭頂上的安好卻千篇一律。頭發這東西只分為有和沒有兩種情況,剩下的都是Tony老師的專業領域,因此這本身就是“一次性生意”:效果好的,一次解決所有問題,效果差的不醫鬧就算好了。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頭發問題并不會像眼睛、牙齒問題一樣對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
牙疼起來要命,眼睛更容不得一點問題。與之相比,禿頭并不會讓身體難受。很多時候,人們寧愿選擇戴個帽子甚至索性剃光,也不會去植發。
換句話說,牽一發根本就不會動全身。
一個冷知識是,脫發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目前國際上最常用漢密爾頓分級法,將脫發分為七個等級。等級越高,脫發越嚴重,植發的必要性也會由此越強。
對于不同等級的患者,植發手術均適用,但是對于大部分程度較輕的患者而言,通常都會選擇初級養護、非手術固發這兩種非手術治療的方式。
若不是產生嚴重影響,誰會愿意在頭上動刀子呢?
可以感受一下脫發的三六九等
這也帶來了一個悖論:脫發不嚴重的人,一般不會選擇植發,而脫發嚴重后,植發的療效會減弱——據相關機構統計,7級脫發很難通過植發手術達到滿意的效果。
更別說植發手術是高消費:按照一個毛囊8-10元計算,七級脫發,五萬打底。
所以才有了前文植發醫院需要大量營銷的說法,恨不得把掉一根毛都形容成世界末日。
營銷成本是省不下了,那么植發機構能通過提高效率的方式優化商業模式嗎?
最難復制的醫美
金眼銀牙磚頭發的屬性,是由各自的凈利率決定,而它們的凈利率,很大程度上是由手術的過程有多標準化和工業化決定的。說白了,就是如何復制商業模式。
就這個標準而言,三者依次遞減。
眼科醫療是這三者中最依賴設備的,對醫生醫術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也最容易實現器械化,牙科次之。植發則對醫生的依賴最為嚴重。
影響植發效果最大的因素有兩個,它們都非常依賴醫生經驗的積累。
第一,醫生手速要快。由于毛囊在體外時間越短成活率越高,對于一個植發醫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每小時1000個。而經驗不足的新手每小時可能連500個都取不出來,而優秀的醫生甚至能達到2000個及以上[5]。
第二,醫生操作要精。提取毛囊時,如果毛囊受到了損傷,會直接影響成活率。而這需要依靠醫生對于毛囊生長狀態和方向的了解程度,了解程度越深,提取時毛囊的損傷的概率也就越低。
哪怕是使用儀器設備,也需要醫生的精確操作。儀器越精密,對頭皮和毛囊的傷害就越低,而對醫生的操作要求也就越高。
但這個“醫生是核心競爭力”的領域,卻面臨著醫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因為成為醫生的門檻和強度太高了。
通常而言,一臺植發手術需要的時間,常常在5個小時以上,對于嚴重脫發的患者,一臺手術甚至需要10個小時。
而其他醫美手術,如現在比較常見的隆鼻手術,最快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以及口腔正畸,戴上牙套之后,每次診療過程大概也就10分鐘。隔壁愛爾眼科做飛秒可都是流水線排隊上手術臺的。
植發手術的高強度,讓很多醫療專業人士都對植發行業望而卻步,2014年年底,全國性的植發行業協會才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該協會注冊從業人員只有約300多人[6],平均每座城市不足0.5個。
這樣的局面,進一步限制了植發機構的規模化復制擴張,也限制了植發行業的利潤水平。
事實上,醫生的資源如此稀缺,以至于大麥出現過廣告上的醫生和主刀的醫生不是一個人的情況。后來的解釋稱,主治醫生實際只負責打麻藥和協調手術過程,不參與取發和植發環節[7]。
沒想到看一次醫生,也要經歷照騙的套路。
尾聲
植發的目標受眾是中年男人,而關于中年男人,有兩條看上去矛盾、連在一起又別有意味的說法。
一個是消費市場的鄙視鏈:女人>兒童>老人>寵物>男人。另一個則是中年男人的三大愛好:茅臺、釣魚、始祖鳥。
兩句放一起可以推導的結論是:中年男人不缺消費能力,關鍵在于能否把握他們的消費意愿。
而他們的意愿卻是一門玄學。
茅臺配著片仔癀不由分說,而只要他們高興,也可以因為王心凌的一段舞蹈讓芒果超媒的市值上一個臺階。相比之下,他們對植發的態度就扭捏多了。
顏值經濟,可能和中年男人沒什么關系。
責任編輯:hnmd004
- 訊息:有多少男人愿意為“地中海”花錢?2022-07-14
- 環球關注:每日優鮮還是前置倉嗎?2022-07-14
- 全球熱消息:理想的奶爸車成了,歐拉的女性2022-07-14
- 【環球播資訊】登貝萊與巴薩續約,是什么讓2022-07-14
- 快看點丨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賀國華督2022-07-14
- 前沿熱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2022年高考生2022-07-14
- 當前消息!奇安信總裁吳云坤:用四個創新模2022-07-14
- 環球時訊:獨苗苗!國內現存唯一鯨豚獸滿月2022-07-14
- 連續兩月破6000輛!第二代GS8穩居自主HEV混2022-07-14
- 世界觀天下!港股上市破發,名創優品急需“2022-07-14
- 當前頭條:微軟搞了個大新聞,開發者竟然無2022-07-14
- 每日焦點!“認養一頭牛”IPO的三只攔路虎2022-07-14
- 當前要聞:何震到沙洋縣人民法院調研督辦涉2022-07-14
- 【全球新視野】三亞天涯區過嶺大社區:黨建2022-07-14
- 每日焦點!登封:服務送上門企業不跑腿2022-07-14
- 【新視野】國家能源局:1-6月全社會用電量2022-07-14
- 世界速讀:誰來看護?都學點啥?記者探訪石2022-07-14
- 世界觀焦點:「人民日報」涉案企業合規改革2022-07-14
- 【世界新視野】冷水養魚“游”出致富新路子2022-07-14
- 【環球新要聞】貴州“檢察官走基層”:筑牢2022-07-14
- 當前速遞!這家A股公司要花5590萬元在莫斯2022-07-14
- 熱點聚焦:“冷靜期”結束,蘋果公司和天才2022-07-14
- 環球簡訊:北交所方大股份尾盤走低,數字人2022-07-14
- 環球熱文:《譚談交通》下架,譚sir:我侵2022-07-14
- 全球今頭條!貴州檢察機關依法對冉茂文決定2022-07-14
- 【獨家焦點】王建強強調:倒排工期苦干實干2022-07-14
- 滾動:為賺錢非法販賣燃氣男子獲刑一年六個2022-07-14
- 夏日出游神器!中國重汽VGV VX7帶你玩轉自2022-07-14
- 每日頭條!人紅是非多?新東方在線被抬上“2022-07-14
- 全球報道:騰訊憋了3年的大招突擊了自家產品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