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訊:36氪首發|細胞培養肉公司「極麋生物」獲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梅花創投和番茄資本共同領投
36氪獲悉,細胞培養肉公司「極麋生物」已完成2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梅花創投、番茄投資共同領投,綠葉投資、佳沃創投及其他個人投資者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人員招聘、研發設備補充、研發經費投入以及日常運營費用。
此前,36氪曾報道過極麋生物,創立于2021年8月,總部位于杭州,是一家致力于牛肉細胞肉食品研發的公司。其種子輪由蘑菇街創始人陳琪個人投資。
極麋生物之所以選擇牛肉作為切入口,一方面,因為牛肉在畜牧業中環境污染占比最大,細胞培養牛肉對于環保、低碳方面的帶動改革效益最大。另一方面,牛肉的價格區間豐富,是讓細胞培養肉跟真實肉成本接近的最優路徑。
(資料圖)
此外,在常規可食用肉類中,牛是生理結構最復雜的動物,一旦細胞培養牛肉的技術實現突破,公司可以將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品類細胞培養肉的研發,快速豐富終端產品類目。
細胞培養肉制備流程圖,極麋供圖
細胞培養肉是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利用動物細胞在體外培養出來的肉類組織,屬于真正的肉,克服了植物肉“不是肉”的缺陷,口感、風味和屠宰肉幾無差別,甚至某些方面更突出。
基于新生物技術和生產工藝,細胞培養肉相較于屠宰肉優勢顯著,不僅可以規避掉現有牲畜養殖肉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及動物福利等問題,其生產效率方面也遠高于傳統畜牧業。
因此,自2013年Mosa Meat世界上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面世以來,這一領域就持續受到關注。
據美國推廣新替代蛋白的行業研究機構好食研究院(Good Food Institute,簡稱GFI)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約有107家專注細胞培養肉開發的初創公司,僅2021年就新增21家;到2021年底,該領域累計吸引投資逾19.3億美元。在ESG概念的大背景下,2021年是全球細胞肉投資大爆發的一年,總金額達13.8億美元。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預計細胞培養肉市場在2030年前將會達到250億美元。從商業角度出發,該領域僅在中國市場的潛力就十分巨大——如果細胞培養肉技術能替代中國畜牧業十分之一的肉類供應,對應產值即可達上千億元。
由于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發周期長、難度大,國內直到近幾年才嶄露一些新星,極麋生物便是最早一批進入細胞培養肉賽道的中國公司之一。
據悉,2021年12月,極麋生物向外發布國內首塊細胞培養牛肉,彼時距公司成立不超過4個月。
團隊方面,創始人曹哲厚本碩畢業于帝國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專業,此外,核心團隊還具備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食品材料學等交叉學科背景,跨學科的人才組合,構筑了公司生物技術開發及食品科學的技術優勢。
在曹哲厚看來,盡管國外在細胞培養肉領域先走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未取得顛覆行業的創新突破。“細胞肉安全標準和大規模量產的行業難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很難進入到工業化階段。國內相關企業雖然起步稍晚,但仍有機會迎頭趕上。”
近一年時間里,極麋生物取得了多項科研突破。細胞種子方面,其培育的牛成肌細胞可以繁殖超過30代,且在今年3月時通過提取包括牛在內的五種動物細胞并培育出七種穩定擴增的細胞種子,實現了以較低價格進行大規模生產;細胞微載體與無血清培養基,也相繼在今年4月、5月獲得成本控制上的突破,針對牛各類細胞增長的成本已降到每升百元級別。
細胞培養基制備,極麋供圖
曹哲厚認為,細胞培養肉行業真正從實驗室走向工業化,需要面對兩個核心問題。“一方面是監管,另一方面就是成本”。
監管方面,美國細胞肉公司Eat Just的細胞培養雞肉產品已在新加坡獲批銷售;國內雖尚未出臺相關政策,但在2020年5月兩會期間,已有相關院士提出要加大細胞培育肉的研發投入,將其作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戰略部署,并為此健全法律法規。
成本方面,行業內嘗試技術突破的緯度大致相同。如同步進行多種動物的細胞培養嘗試,或是同時進行不同配方培養基的研究。綜合來看,細胞培養肉的成本解決辦法,圍繞在降低培養基成本、提高細胞培養效率、找到市場競爭力選品三個方面。
按照規劃,極麋生物預計將在2022年整體建成細胞系基礎,在2023實現食品級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和食品級植物支架的可商業化。在完成基礎商業化后,預計在2024年發力生物反應器,完成1000升的前量積累。
“整體預估會在2026年實現整體初步商業化規模生產,比如培養基成本預估成本在7元每升。”曹哲厚告訴36氪。
投資人觀點: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在細胞培養肉這個極具爆發力的賽道上,我們非常看好極麋團隊對細胞培養肉的技術路徑和未來產品形態深入且獨特的思考,加之極麋在牛肉產品方向上技術壁壘最強、未來產量最大,以及團隊非常資深的研發及商業化的能力,我們相信極麋在未來會成為細胞培養肉的獨角獸企業。梅花希望聚集在新經濟領域的積淀和資源,幫助極麋完成這項很偉大的事業!”
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表示:“極麋生物團隊兼具工程學和生物學背景,技術底子強,戰略上重視自主研發,不急于短期推出成品,是一支優秀的早期創業隊伍。番茄資本長期看好細胞肉應用市場,也相信極麋生物‘跑出來’的能力,未來將攜自身在餐飲應用端的資源,為項目持續賦能。”
責任編輯:hnmd004
- 焦點熱訊:36氪首發|細胞培養肉公司「極麋2022-11-14
- 環球快資訊丨36氪首發丨「踏歌智行」獲過億2022-11-14
- 全球觀察:HJT的阿爾法行情誰是最大受益者?2022-11-14
- 光伏發電最高點應不高于屋頂屋面4米!廣東2022-11-14
- 我國企業超1GW光伏組件在美港口積壓!外交2022-11-14
- 【全球獨家】北京昨日新增237例本土確診病2022-11-14
- 環球消息!2023年5.65GW、2024年6.3GW!湖2022-11-14
- 今日快訊:兩市融資余額較上一日減少64.22億2022-11-14
- 時訊:分布式大EPC均價3.84元/W!集中式大E2022-11-14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25例,本土無癥2022-11-14
- 每日速遞:廣東昨日新增本土確診219例 無2022-11-14
- 每日動態!安徽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例,無癥狀2022-11-14
- 信用卡兩張逾期半年還不了怎么辦?信用卡逾2022-11-14
- 信用卡逾期后半年沒還怎么辦?信用卡逾期被2022-11-14
- 信用卡逾期次數很多怎么辦?逾期次數多但時2022-11-14
- 4萬的信用卡逾期4個月怎么辦?信用卡逾期72022-11-14
- 信用卡一次協商后逾期怎么辦?信用卡逾期42022-11-14
- 信用卡逾期被騷擾追債怎么辦?怎么舉報催收2022-11-14
- 杭州的信用卡逾期了無力償還怎么辦?信用卡2022-11-14
- 信用卡欠6萬沒有逾期怎么辦?欠信用卡8張502022-11-14
- 信用卡全面逾期利息都不夠怎么辦?信用卡202022-11-14
- 【天天時快訊】德州扒雞,爬出鹵味包圍圈?2022-11-14
- 全球簡訊:印度,餓慌了2022-11-14
- 今日看點:36氪首發 | 「邦耀生物」獲超22022-11-14
- 信用卡協議分期還款又逾期怎么辦?信用卡逾2022-11-14
- 今日快訊:360數科赴港二次上市聆訊后資料2022-11-14
- 全球新動態:碳酸鋰逼近60萬元/噸,上市公2022-11-14
- 世界觀熱點:云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4例2022-11-14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新增本土無2022-11-14
- 世界信息: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年底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