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要聞:花68元請人上門做飯,你愿意嗎?
下午五點,脫下咖啡師的工作制服,走出咖啡店,華帥急匆匆趕赴她今天的第二份工作。在路上,她在腦海里盤算著稍后要打交道的魚魚蝦蝦——一會兒,她要用那些食材,給剛認識不久的客戶做一頓晚餐。
(資料圖片)
華帥在炸丸子。/華帥供圖
幾個月前,華帥開始接上門做飯的單子,三菜一湯,80元,這成了她下班后搞點副業的小小嘗試。這兩年來,小紅書等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像華帥這樣的人,他們日常喜歡做飯,也無意間發掘了私廚上門的需求。
外賣越來越難吃,外面的餐廳吃來吃去價格貴又重油,饞那一口“家里做飯的味道”的年輕人,對請人來做飯躍躍欲試,看著別人做飯眼饞,自己終于也可以用不多的價格擁有自己的上門私廚。
瞅準了這樣的商機,成都女孩張要紅甚至找到了四十幾位業余廚師,創辦了“干飯集團”公司。而在京東平臺上,甚至推出了“51廚師”專業廚師團隊上門服務,只不過,一頓5-8人餐,做飯的費用是500元起。
上門做飯的帖子。/@干飯集團
可以變現的愛好
華帥第一個上門做飯的客戶W,是她在咖啡店認識的顧客。她的本職是深圳的一名咖啡師,在閑聊中,華帥得知對方喜歡潮州菜,而她正好是會做飯的潮州人,W便邀請華帥去家里吃飯。
說是一起吃飯,其實是華帥掌廚,那一頓飯,幾個人都吃得很開心。
作為咖啡師,華帥擁有敏感的嗅覺,每次在外面吃到好吃的菜,就想著回家“還原那個味道”,回家做一次就知道哪個味道不對,再繼續調整就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華帥在店里沖咖啡。/華帥供圖
作為潮汕人,似乎基因里有著對鮮味的追求,她喜歡還原食物的本味,再加上家里也種菜,耳濡目染之下,她從小就知道什么季節吃什么菜,選材是她廚藝的一大部分。
今年6月開始,看到小紅書上有不少人發布上門做飯的帖子,華帥便也決定發帖試試,自己喜歡做飯,剛好露一手還能得到一些報酬,何樂而不為?
第一次真正接單子上門做飯,華帥便頭疼地發現,廚房里“要啥沒啥,比考試還難”,調味料缺了好多,而刀也很不鋒利。可那天約定的菜單正是椒鹽蝦,要給蝦開背。沒有廚房剪刀,再加上菜刀不給力,光是去蝦線就用了半小時。
那一頓飯,她做了椒鹽蝦、豆醬蒸鱸魚、糖醋排骨、蒜蓉空心菜,原本預計1小時做完,再用半小時收拾下廚房,實際上做了2.5小時。
在那之后,華帥又接了幾個單子,其間總有各種問題要溝通,其中有一家有老人,菜要做得比較軟、好消化,食材要現斬,是個很艱巨的任務,而另一家還有獨居男性,考慮到安全問題,作罷。
華帥做的飯。 /華帥供圖
最終,在咖啡店認識的顧客W邀請她固定下來做飯,一來她是獨居女性,下班吃飯時間和自己的時間吻合,另外她對菜系沒有要求,好吃就行,再加上兩個人也能吃到一塊去,一拍即合,她定下來一周去W家做飯3次。
美食講究時節。她總會根據節氣和時機來做菜。立冬吃牛腩蘿卜煲、臘八煮八寶飯,會友的日子,做北方的鹵牛肉、子姜鴨。
在南寧做土木工程的朵草,最近也開始接上了上門做飯的單子。相比起華帥做個人固定的單子,朵草承接的是團餐業務,一次性做6到10個菜。
她的菜單看起來十分浩瀚,幾乎涵蓋各種菜系,桂菜、粵菜、東北菜、東南亞菜、川湘菜,白切雞、白切豬腳、油潑魚、水煮魚、冬陰功,常見雞鴨魚豬牛海鮮都有,幾乎涵蓋“海陸空”。
朵草的菜單十分浩瀚。 /@朵草
從小學開始,父母忙于工作,朵草便學會了自己做飯養活自己,至今練就了一手好廚藝。除了練手藝,她還在學水彩、繪畫、攝影,技多不壓身。
在全國各地流浪的柘似乎是最早在網上發布上門做飯消息的人。2020年左右,網上開始出現了各種出售個人技能的服務,例如陪聊、情感咨詢等等,他便也開始琢磨起自己有什么技能可以出售的。
因為他總是和朋友聚餐,五六個人的飯,都是他做的,朋友的評價也都不錯,于是他在閑魚上發布了一條上門做飯的廣告。
第一單便是個招待客人聚餐的單子,要做12個菜,那頓飯做了很久,不過最后客戶還向朋友們鄭重介紹了廚師,讓自己覺得挺有成就感。
這些年來,他陸陸續續接待了不同的單子,有的顧客很有耐心,跟他一起去買菜,等到做完飯中午飯都吃到下午四點了。還有一次,一位“心很大”的客戶直接把房間密碼告訴了他。
直到最近幾個月,他發現網上越來越多人開始發布上門代廚的文案,有的價格甚至低到58元一餐。甚至有人亮出上海藍帶廚師的招牌,“姥爺是中國廚師協會的理事”,上門做飯還包清潔廚房,聚會餐甚至不收錢,甚至附贈尤克里里彈奏業務,只圖一起吃個飯,拓展社交圈子。
上門做飯,不圖賺錢 。 /小紅書
食物里的乾坤
柘的小紅書簡介是“世間流浪的路十三”,這也是他目前的生活狀態。他本是一名視頻剪輯師,今年,他辭去了在深圳一家直播公司的工作。
直播帶貨公司上班時間不固定,經常是從下午工作到晚上九點以后,時間很不自由。他果斷辭去了工作,在重慶玩了一陣子后,他來到了西安。
2018年,他在離西安市區30公里的地方租了一個30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在院子里種滿花草、水果樹。
柘的院子。 /柘供圖
像所有懷揣自由夢想的年輕人一樣,他自己動手,把毛坯房和院子改造成了四室一廳一廚一衛,做起了民宿。由于位置太偏僻,2019年國慶節之后,便很少有客人來。
不過,在那里,他度過了一段相對快樂的時光。這個位置偏僻的小院子,成了他和朋友聚餐的地方。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總是做飯給大家吃,時間久了,廚藝漸長,也成了朋友們口中的大廚。
打工的日子難熬,他想著最好能自己開個私廚。做飯的時間,是他覺得最解壓的時候。上班總是無法專注,摸魚在所難免。但做飯的兩個小時里,他總會很專心投入和食物的交鋒里,洗菜、切菜、做飯,當看著自己的飯被別人開心地吃完,便格外有成就感。
柘做的一桌飯菜。
深圳的華帥一開始真的想靠上門做飯賺點錢,但久而久之,她發現這份副業最大的收獲不是錢,而是在和美食打交道的過程中,日常的疲憊得到了緩解。
她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著名的蠔仔烙。挑紅薯粉有講究,要用潮汕的紅薯粉,更彈,煎的時候要用豬油,更酥脆,做飯的第一要義,就是自己喜歡吃,只有自己喜歡吃,才能復刻出最好的味道和口感。
華帥的蠔仔烙。 /華帥供圖
在朵草龐大的菜單中,似乎也可以看到作為南寧人對吃鴨的偏愛。一道涼拌檸檬鴨,看得人魂兒都被勾走。
現殺青頭鴨,冷水下鍋,用去腥三件套蔥、姜、料酒煮十五分鐘,再燜五分鐘。撈出來砍塊,加上酸藠頭酸姜酸辣椒、紫蘇、山黃皮老檸檬、酸梅、小米辣等復雜配料,豐富的味道首先把廚師自己勾得口水直流。
朵草的涼拌檸檬鴨。 /@朵草
看《中華小當家》長大的年輕人,曾經以為下廚是巔峰對決、通過廚藝拯救世界,但真正走進廚房才會發現,下廚的本質,是讓自己在疲憊的工作之余,得到真正的inner peace。
上門做飯是一門好買賣嗎?
這幾年,誰都沒想到,疫情后的居家生活,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全民下廚。
無數年輕人宅在家中,跟著美食博主走進廚房,修煉廚藝。可修煉路上,并非所有人都享受這一過程,有不少剛開始下廚的年輕人表示下廚猶如打仗,昨晚一頓飯仿佛身體被掏空。
微博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熱搜#男朋友做飯像在煉丹#,起因是一位網友說男朋友準備做一頓大餐。不一會兒,透過廚房門的玻璃,她看見了里面開始閃耀雄偉的金黃光芒,好像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在廚房煉丹的年輕人。 /@笑擂影音
松子也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別人做飯的視頻,在無濾鏡修飾的田園里,一位叫做@歐妹的博主從菜園子里摘來辣椒、蒜苗,切上家里做的臘肉,炒一盤樸實但入味的農家菜,看著歐妹用筷子夾起臘肉和蒜苗、辣椒放進嘴巴里,嘎嘣嘎嘣地吃起來,碗里的外賣突然沒了味道。
自己嘗試做了幾次飯之后,她終于維持了“煮泡面都費勁”的清醒認知。今年10月,她在小紅書刷到了上門做飯的消息,至今她已經嘗試過好幾位上門廚師的手藝。
最終,她找到了一個做飯最符合自己口味的川味小廚娘,四個菜80元,加上買菜的錢價格在200元以下,可以兩三個人吃,對普通打工人來說,價格并不便宜。她和對方約定一周上門做飯一次,做做川味家鄉菜,解解饞。
而對上門做飯的兼職廚師們來說,要不是興趣愛好支撐,這并不是一個兼職賺錢的好辦法。
首先是顧客口味很難把握,一個做飯講究鮮味的廚師,如果遇上重口嗜辣的食客,大概也不太匹配。
其次是花費的時間,每次上門做飯,通勤時間加上做飯、收拾廚房,需要三個小時以上。
做飯,即便熟練的廚師也要花功夫和時間。 /電影《食客》
柘并不打算壓低自己的單價價格,他看到目前市場上有68元甚至58元的,但他覺得把興趣愛好壓低到這個價格,就只能走量,只會把自己變回打工人。
他在網上認識了一個朋友,一開始只是上門做飯,最后發展成了順便做保潔,一個月下來能賺8000元,但這樣會徹底失去自己的時間。
在和W達成長久合作之后,華帥便不打算再接其他散單。有固定做飯的客戶是最好的選擇,無需再花時間溝通、磨合。這也是柘認為的理想狀態。
另外,上門做飯的安全問題,也隨著這一模式的流行而被人們注意到,請一個陌生人上門,或者去到一個陌生人的家里,都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
事實上,上門做飯模式并不新鮮。早在2014年,好廚師APP便已經拿到了A輪500萬美元(約合3099萬元人民幣)的融資,在平臺上入駐的廚師帶著工具箱上門做飯,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但2016年之后,關于好廚師的消息,便只剩下“勞動合同糾紛”的討論。
上門廚師,不容易規模化。 / “好廚師”官方資料。
廚師上門做飯品控無法得到保證,個人口味參差不齊,這注定是一個難以規模化的生意。只是,當成興趣愛好,圍繞美食產生一點社交的火花,便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這場美食的游牧中去。
責任編輯:hnmd004
- 天天要聞:花68元請人上門做飯,你愿意嗎?2022-11-10
- 蘋果公司聘用Facebook前高管為下一任信息主管2022-11-10
- 全球球精選!中部非洲國家銀行將發行新貨幣2022-11-10
- 天天熱議:肯尼亞航空公司將逐步恢復正常運2022-11-10
- 全球今亮點!鉺原子首次集成到硅晶體內2022-11-10
- 天天看點:山東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例、2022-11-10
- 明年起空客A330在雙流“客改貨” 170億美2022-11-10
- 房地產板塊盤中漲幅超過2% 陽光城、金科股2022-11-10
- 上海崇明:第五輪三年行動計劃總投資467億元2022-11-10
- 天天快資訊丨吉利旗下皮卡品牌雷達將在適當2022-11-09
- 【全球報資訊】10月CPI、PPI雙雙回落,為穩2022-11-09
- 江蘇昆山發布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11-09
- 當前報道:美股開盤:三大股指集體下挫,小2022-11-09
- 當前速訊:B站微博小紅書,雙11也很忙碌2022-11-09
- 【世界時快訊】給蘋果做代工,是個很難的生2022-11-09
- 熱門看點:“A股史上最大資金騙局”,還沒2022-11-09
- 今熱點:東莞出臺房價申報新規,新房售價較2022-11-09
- 天天即時看!Roblox美股盤前一度大跌17%,2022-11-09
- 深城交回復關注函:聯想北京確認其減持價格2022-11-09
- 環球信息:2026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12022-11-09
- 百濟神州:前三季度凈虧損104.34億元2022-11-09
- Meta將實施有史以來最大范圍裁員,扎克伯格2022-11-09
- 奇安信:中標海外約1.45億網絡安全建設項目2022-11-09
- 天天時訊:截至9月末保險資金投入貴州實體2022-11-09
- 天康生物:10月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3.87%2022-11-09
- 焦點簡訊:航空工業:上市融資等方式近10年2022-11-09
- 歌爾暴雷,第二個歐菲光?2022-11-09
- 大廠人上岸體制內:刷題一萬道,幸福穩穩的2022-11-09
- 【天天熱聞】景氣一片向好的當下,電動車市2022-11-09
- 我國首個住房租賃基金在北京正式設立,面向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