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速讀:有8億用戶的拼多多更“土”了,扶持新農人為何成為長期主義?
“跳回農門”成為Z世代新時尚。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詩人海子的這句詩很多人都會背誦,但曾經被認為是浪漫情懷的描述在如今成了年輕人的“新時尚”。越來越多95后、00后Z世代們,選擇跳回農門成為“新農人”“興農人”,做農業數實融合的帶頭人。
(相關資料圖)
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21新新農人成長報告》,在拼多多平臺上,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農人”已經成為推動農產品上行的嶄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人數已超過12.6萬人,在涉農商家中的占比超過13%。
“我雖然走出了那個生我養我的小鄉村,但依然希望改變家鄉那種相對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拼多多主辦的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中,進入決賽的“農圣大腦”隊隊長、曾是汽車工程師的祝清震如是說。
言農夫之耕,當先利其器。農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的價值不僅是保供給,更是保收入、保產業。做好農業,首先要有與時俱進的方法論,伴隨農產品電商產業的發展,新農人們依托拼多多等農產品上行平臺,正在開創農業數字化新前景。
我在老家“務農”,年銷千萬斤又是一年贛南臍橙成熟時。
在臍橙之鄉贛南尋烏澄江鎮,95后藍寧和伙伴在剛過去的雙十一,僅在拼多多平臺就達到了單日銷售1萬單的記錄,而他們今年的計劃則更為“遠大”:銷售1000萬斤。
“從2017年進駐拼多多,臍橙這項業務一直在穩步擴大。”藍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選擇這個平臺、賣最熟悉的農產品,讓他們對創業的前景持續看好。
像藍寧這樣的年輕人,尋烏縣有數千人,當地果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尋烏臍橙銷售,電商已成主要渠道,占總銷售額的2/3,6000多家電商里有5000多名從業人員是年輕人。”
農業一直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在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日,是托舉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衣食之源。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堅持將糧食安全當作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在強農惠民的征途上碩果累累,成績斐然。
在這樣的背景感召下,越來越多年輕人愿意回歸家鄉,用自己的所學所思反哺家鄉,在電商產業發展成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大趨勢下,也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
在盛產雪花梨的石家莊趙縣,95后“梨三代”劉士誠在兩年前在拼多多平臺開了自己的店鋪,主營雪花梨、黃冠梨。
趙士誠的拼多多店鋪
起初父親并不看好電商渠道,而劉士誠靜下心來研究平臺規則,觀察到拼多多一直在發力農產品上行,對有貨源優勢的商家來說,發展空間廣闊。此外,堅持農產品“零傭金”,幫助小農戶融入大市場的理念和做法,讓他感覺找到了創業的“抓手”。
基于此,拼多多有活動他都會參加,秒殺、萬人團、農貨節、百億補貼等。好貨源遇上好價格,加上好活動催化,訂單量水漲船高:“我爸說自己種梨、賣梨三十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接訂單’接到手軟。”
從“數商興農”到“智慧農業”“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藏糧于技沒有捷徑,技術和人才是科技興農的不二法門。這一點“新農人”們意識到了,電商平臺同樣意識到了。
“消費者的需求已經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所以品質是最重要的。”劉士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數商興農”背景下,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但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讓農產品被看見只是第一步。依靠科技改變我國農產品的落后現狀,提升優質產品附加值,是堅持長期主義道路的平臺和創業者的必由之路。
以國人都喜愛的“櫻桃番茄”為例,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四大水果”之一,也是我國廣泛種植的經濟作物。但現狀是,我國很多產區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低,環境調控技術也面臨瓶頸,產品品質無法滿足消費者期待,也阻礙了農民創收致富的道路。
發展“智慧農業”,壓力給到了“新農人”們。
萬物生長靠太陽,如何讓光照條件變得可控?在拼多多主辦的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上,進入決賽的“智茄”隊開發的“數字番茄智能管控云平臺”就實現了對溫室環境動態監測。當溫室環境實時監測數據超出閾值,該系統就會發短信提醒操作人員。
以農產品為基本盤,拼多多在助推農研的道路上走的更深更遠。據日前發布的拼多多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該季度實現營收355.0億元,同比增長65.1%。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平臺研發費用再創新高,同比上升11.4%至27.0億元。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助力科技創新與供給側升級,用技術創造長期價值。”
拼多多為什么越來越“土”了?成立7年多,拼多多的用戶數已經突破了8.69億人,業績突飛猛進的同時,卻越來越“土”、越來越向著農業深耕。
農業是拼多多出發的地方,其最早以農產品零售起家,并提出了“農地云拼+產地直發”的運營模式,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了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全國市場。
從平臺的傳統活動來看,拼多多對農業的傾斜非常明顯。2019年開始的百億補貼,始終將農產品作為重心之一,這是其他電商平臺看不到的情況。舉辦了4年的傳統活動“農貨節”,迄今為止輻射產區已經超過 2000個。
今年三季度,拼多多持續加大補貼投入,推出“超級農貨節”“多多豐收館”以及“多多新匠造”等一系列活動,一如既往堅持對農產品“零傭金”;百億補貼、萬人團、直播等活動,已覆蓋超50萬款農副產品。
誠然,所有的電商平臺都會做農產品,但通過拼多多對于農產品的一攬子策略不難看出,他們想要做的更深、走得更遠。即:響應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號召,推動農業數字化,成就鄉村產業。
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我國的農業當前面臨小且散、缺乏品牌、市場反應慢的問題。拼多多通過“拼”的方式收集訂單需求,以產地直發降低流通成本,這樣的產銷對接極大地釋放了生產活力,也倒逼著生產者進行產業升級。
同時,通過推動國內農科院及農業高校研發的科技農產品加速對接國內大市場,鼓勵新農人向優質品種要效益,向精深加工要附加值,讓新農人成為帶動農業向新、鄉村提質的“興農人”。
這樣,人才、技術、渠道三位一體,在農產品實現大規模上行以及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從事農業的同時,拼多多作為平臺七年來對于中國農業興趣與執念始終未變。正如拼多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磊所言:“我們將繼續扎根實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幫助農村實體發展。與此同時,將進一步助力供應鏈提效,服務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推動供給側升級。”
“風物長宜放眼量”。重倉農業,不僅能讓拼多多不斷擴大價值半徑,也能讓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收獲新的增長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速讀:有8億用戶的拼多多更“土”了,2022-12-09
- 開干吧,搶單!愛采購助力中小企業打響復工2022-12-09
- 多地政府紛紛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以投帶引2022-12-09
- 環球觀速訊丨A股午評:三大指數漲跌不一,2022-12-09
- 全球通訊!融創中國:已與境外債權人及境內2022-12-09
- 北京市稅務局延長1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2022-12-09
- 全球即時:榆林府谷縣:農業“特色產品”品2022-12-09
- 世界熱門:寧波銀行贖回1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2022-12-09
- 世界熱門:榆林佳縣縣域經濟和目標責任考核2022-12-09
- 環球微頭條丨美國ITC發布對功率半導體及相2022-12-09
- 當前焦點!低價持續,中國風電如何走出內卷2022-12-09
- 世界今頭條!海上風電大并購:30億收購股權2022-12-09
- 市場監管總局對哄抬連花清瘟藥品價格進行核2022-12-09
- 【熱聞】神木:特色種養殖助力鄉村振興2022-12-09
- 風電低谷期即將結束,為什么塔筒環節優先受2022-12-09
- 見證品牌力量,助力健康產業發展 ——內廷2022-12-09
- 東航“提貨”首架C919 為164座兩艙布局公2022-12-09
- CB Insights 公布2022年度全球數字醫療152022-12-09
- 信用卡逾期欠款了10天該怎么辦?信用卡欠款2022-12-09
- 信用卡還不了逾期一個多月怎么辦?信用卡逾2022-12-09
- 信用卡逾期老扣利息怎么辦?4萬信用卡逾期2022-12-09
- 電動車月銷首破70萬輛,但11月車市翹尾效應2022-12-09
- 環球熱推薦:年輕人都不愛結婚了,婚戒還能2022-12-09
- 贛鋒鋰業涉嫌內幕交易被罰沒442萬元,子公2022-12-09
- 信用卡逾期失蹤了怎么辦?信用卡逾期后失聯2022-12-09
- 信用卡多張逾期還不起怎么辦?多張信用卡逾2022-12-09
- 歲末百萬讓利!開瑞雙十二購車狂歡鉅惠加碼2022-12-09
- 鱷魚為什么干不過美洲豹?美洲豹的優勢在哪2022-12-09
- 當前熱點-最近哪三個人上太空了?世界上第2022-12-09
- 九眼橋事件是怎么回事?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