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不斷 王老吉再次因品牌“授權”一事引火上身
有意思的是,一邊是投訴維權者眾多,而另一邊則是市場上依然存在著大量以王老吉、廣藥集團名義的招商公司在吸引新的代理商亂象,譬如在抖音、快手以及各大資訊平臺上,《紅周刊》很容易就找到有關王老吉新品的招商廣告,且這些廣告內容基本上與維權代理商描述的一致。
《紅周刊》以加盟王老吉新品代理商為由,在抖音平臺隨機選取兩則王老吉新品的招商廣告,并預留了個人信息,很快就有王老吉新品招商人員主動聯系。
其中,一家號稱王老吉吉啤全國運營中心的招商人員聯系到《紅周刊》,他表示,“我們屬于廣藥集團子公司,主要經營王老吉吉啤產品。”該招商人員在添加《紅周刊》微信后,所展示的招商政策可謂是極其誘人,具體包括廣告支持、高額返利、人員補助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宣傳內容與前述維權代理商所表述的簽約前承諾的內容幾乎完全一致。
《紅周刊》要求該招商人員展示他們的經營資質,并詢問實際簽約公司。該招商人員確認實際簽約公司為廣州廣啤精釀啤酒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廣啤公司”),并提供了相關公司的營業執照、商標授權書、食品生產許可資格證,其中商標授權書的授權方赫然是廣州創贏廣藥白云山知識產權有限公司。
“不用代理費,不用加盟費,只要進貨就可以成為當地的獨家代理商。”吉啤的招商人員說道,“我們是廣藥集團王老吉直屬管理,歸屬廣藥集團。”天眼查顯示,廣州廣啤公司與廣藥集團及白云山無任何股權聯系。
另外,與《紅周刊》取得聯系的還有另外兩家王老吉招商公司,雖然雙方的產品也不相同,但招商人員的宣傳套路基本上與前述公司差別不大,也都號稱自己是廣藥集團子公司。
如此情況引起很多受傷的代理商懷疑,如此大面積在各類媒體上統一用“王老吉大健康”、“王老吉全國運營中心”等名義在全國各地招商,如果說是個人行為,顯然是有些牽強,背后不排除有某集團或旗下機構操盤的可能性?此外,很多代理商還疑惑,為何維權事件頻出,而廣藥集團和上市公司白云山卻遲遲不治理?
白云山無責?
受傷的代理商認為,不斷有新的投資人落入“王老吉”招商火坑,白云山作為商標的擁有者,對授權運營的公司并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管責任,給全國各地經銷商造成了嚴重損失,廣藥集團及白云山公司是需要負有一定責任的,畢竟這些打著“王老吉”、“廣藥集團”招牌的招商公司,可都拿得出授權書。
《紅周刊》調查發現,這些招商公司的授權書確實出自“廣藥系”公司,并衍生出授權再授權的把戲。以江蘇淮安周女士等人簽約的廣東盛遠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廣東盛遠公司”)為例,白云山的全資子公司廣州創贏廣藥白云山知識產權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創贏公司”)授權湖南百仕吉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湖南百仕吉公司”)為其指定產品的代理商,在授權期間,湖南百仕吉公司負責“王老吉”牌“吉泉”大涼啤啤酒的宣傳推廣、市場開拓、銷售及售后服務等業務。而湖南百仕吉公司又進一步將“王老吉”牌“吉泉”大涼啤啤酒授權給了廣東盛遠公司。
根據授權書內容顯示,廣東盛遠公司只是該款產品的經銷商,與湖南百仕吉公司僅為經銷關系,并不存在關聯關系。
廣西柳州余女士等人簽約百草吉公司亦是此類玩法。廣州創贏公司將部分產品的王老吉商標使用權授權給和黃大健康公司,其中就包括余女士代理的王老吉吉動力產品,和黃大健康公司授權給作為王老吉吉動力運營方的江蘇吉智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江蘇吉智公司”),江蘇吉智公司再授權給百草吉公司。頗為巧合的是,江蘇吉智公司還是上述案例中湖南百仕吉公司的控股股東。
根據白云山旗下公司廣州創贏公司授權的產品”嗶嗨啤”、“吉悠”涉嫌傳銷等過往的案例來看,因經過層層授權,每個獲得授權的公司都獨立運營,一旦授權產品出現問題,白云山方面以無任何關系為由及時撇清關系。
盡管白云山方面能夠迅速撇清關系,但市面上如此多的授權招商公司,白云山方面真的無責嗎?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紅周刊》表示,招商公司利用王老吉名義侵害經銷商的權益,顯然一定程度上對王老吉品牌的聲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白云山作為王老吉品牌的擁有方,不重視對市場中所謂的“盜用”行為去主動維權,反而放任自己的聲譽受損,如此“神操作”不排除有其他貓膩存在的可能性。
“王老吉涼茶已經是一個流量級產品,授權新品確實能夠快速獲得經濟利益和品牌利益,但不斷發生的維權事件已經對王老吉自身品牌造成傷害,廣藥應該深刻認識這類事件的危害性,需要對授權品牌進行深度規范,規避授權風險。”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紅周刊》表示。
無本的生意
《紅周刊》了解到,市場上出現的以“王老吉”名義招商的公司,手中的授權大多來自廣州創贏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創贏公司是由白云山出資于2019年8月成立,是白云山全資子公司。
該公司官網信息顯示,其整合集團所有品牌無形資產的資源,通過廣州創贏公司對品牌的授權、合作產品及品牌合作項目進行統一梳理和統籌,實現品牌一體化、品牌(資產)運營、專利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虛擬創贏。
換句話說,廣州創贏公司實際上做的就是品牌授權的生意,而這也就不難理解,近年來市面上為何總是有那么多的“王老吉”貼牌產品的出現。據官網產品中心展示內容,可授權產品高達300余款,而代理商投訴的相關產品均在其中。
在白云山2019~2020年年報中,上市公司對廣州創贏公司并未過多提及,只是到了2021年年報時才涉及廣州創贏公司。這一年的財報列示了一項“其他模式”收入,費用為3.39億元,同比增長58%。對于“其它模式”大幅增長原因,白云山解釋為廣州創贏公司拓展品牌運營業務及廣州白云山醫院經營規模擴大所致。
《紅周刊》進一步查詢白云山財報,發現在2017~2018年期間,白云山商標費收入分別為1588.3萬元、1538.1萬元,而到了2019年隨著廣州創贏公司成立以后,其商標費收入出現大幅下滑。2019~2021年,商標費收入分別只有198.0萬元、204.7萬元、250.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山商標費收入成本均為0元,意味著白云山的商標授權是一個無成本、穩賺不賠的生意。
財報還顯示,2019~2021年,白云山收取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下稱“白云山和黃公司”)一家的商標費分別為105.6萬元、94.6萬元、109.4萬元,如果全資子公司廣州創贏公司能夠按照白云山和黃公司的商標使用費用去收取費用,則目前市面上打著“王老吉”品牌的那么多授權公司,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的并不容小覷。
那么,在白云山財報中所列的“其它模式”中,究竟有多少是由王老吉品牌授權所得,且這些數據是否真實呢?無明確例示顯然讓人好奇,畢竟這一授權業務是一個無本生意,收入的多少可直接轉化成白云山的凈利潤。
品牌“濫用”是雙刃劍
《紅周刊》從一家專業貼牌生產的廠商處了解到具體操作模式:如果經銷商獲得某一品牌授權后,品牌方會收取產品成本費用的25%~30%,由經銷商直接打款給品牌方,品牌方扣除部分費用后,再將產品成本費用給到貼牌公司。
某進行貼牌生產的公司業務總監給《紅周刊》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貼牌生產某一產品的成本價是1元,那品牌方加收使用費25%,相當于這個產品的成本變成1.25元,產品經銷商(獲得授權方)把款打到品牌方,品牌方就會把25%扣掉,再將實際的1元成本打到貼牌廠商。
如果按上述邏輯,意味品牌方授權的產品種類越豐富、授權公司越多,貼牌公司生產的相關產品越多,品牌方獲取的利潤越高。而這或許能解釋,為何王老吉貼牌產品的品種在市面上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而白云山方面不主動清理底層授權亂象,其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
事實上,王老吉品牌一直在白云山體系內扮演著“現金牛”的角色,就白云山發布的2021年財報來看,公司實現營收690.14億元,同比增長11.9%;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7.2億元。
其中,王老吉涼茶所在的大健康業務實現營收108.51億元,毛利率高達47.34%,實現利潤15.96億元。僅從利潤貢獻占比看,王老吉所在的大健康業務用不足16%的營收占比就貢獻了白云山近33.8%的利潤,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涼茶飲品貢獻。
正如上文所述,白云山成立廣州創贏公司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品牌授權方式創贏,希望能夠打破王老吉涼茶產品單一化的限制,讓王老吉品牌價值在多產業發揮最大能量,進而讓白云山的大健康產業規模再上臺階。可想法雖好,但業內人士卻認為,白云山目前的做法卻是有些過度濫用王老吉品牌嫌疑,表面上成立了廣州創贏公司通過品牌授權讓品牌價值最大化,能在短期內獲得更多利潤,但這種不加控制、不加監管、不加審查的對外任性授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對王老吉品牌價值帶來嚴重損害,近兩年全國各地不斷發生的有關“王老吉”產品代理的維權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但遺憾的是,白云山和王老吉方面似乎觸動不大,子品牌授權招商依然火爆。
對于王老吉品牌而言,很多授權出去生產和運營的貼牌產品并沒有聚集在王老吉的熟悉領域,跨行業多物種做法直接造成“戰略失焦”,讓消費者的辨識度出現明顯下降。最直觀的結果是,白云山大健康產業收入在近兩年波動明顯,2020年收入大幅下滑,而2021年收入雖然有所回升,也只與2019年規模相當。對于近兩年大健康產業收入的明顯波動,上市公司雖然解釋稱是受疫情影響,但誰又能否認這背后沒有品牌被過度“濫用”所帶來負面影響呢?
責任編輯:hnmd004
- 糾紛不斷 王老吉再次因品牌“授權”一事引2022-07-12
- 大盤加速回落機構賣多買少 江山股份(600382022-07-12
- 全景求是背景調查:全面的雇前背景調查有助2022-07-12
- 威士頓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 研發費用方面持2022-07-12
- 提升消費者維權能力 四川銀行保險服務投訴2022-07-12
- “乘風破浪 飛凌萬里” ——易開得全新起2022-07-12
- 疫情惡化全球貧富差距 Cactus Option致力2022-07-12
- 什么是超高端羊奶粉?君樂寶臻唯愛以“高分2022-07-12
- 極兔速遞愛心助農 要“鮮”更要“快”2022-07-12
- 強者恒強!君樂寶“臻唯愛”以標桿級的顛覆2022-07-12
- 年輕人的第一輛車應該長什么樣?瑞虎3x了解2022-07-12
- 勞保力量凝心守護:全民健康,一個都不能少2022-07-12
- 從顛覆到破局,君樂寶重新定義羊奶粉2022-07-12
- 維達國際上市15周年 創新謀變亞洲衛生用品2022-07-12
- 重續點滴美好,“魔都萬家商戶5折起”熱力2022-07-12
- CPI漲速過快 勢必會反過來影響流動性的松2022-07-12
-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同比增長59%等2022-07-12
- 挪威海產局發布《2022年中國進口海產消費行2022-07-12
- 今年鄭州市場出現了大倉換小倉、高標倉換普2022-07-12
- 環球看熱訊:母女回家被雨衣男飛身擄進屋!2022-07-12
- 環球資訊:宣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全面開展尾礦2022-07-12
- 即時焦點:專家分析:本周北方多降雨南方大2022-07-12
- 【速看料】新技術提升高溫下光伏電池轉換效2022-07-12
- 熱議:警醒!兩起事故!河南突發風機倒塔、2022-07-12
- 天天速讀:1.2GW!要求單機4-6.25MW!華能2022-07-12
- 每日動態!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丨3分鐘·2022-07-12
- 全球熱點評!國際能源網-光伏每日報,眾覽2022-07-12
- 短訊!上海6對市區國企聯手 助力引領區建2022-07-12
- 焦點快播:烏海氫燃料公交車達50臺,上汽這2022-07-12
- 環球觀熱點: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