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博物館元宇宙? “數字化賦能博物館”要合理地突破常規
你能否想象到,在第九屆博博會上,“元宇宙”成為被頻繁提及的熱詞。
什么是博物館元宇宙?如何實現博物館元宇宙?雖然信息數字化技術不斷被運用在博物館建設上,借助各種3D數字技術、AR/VR全景沉浸式體驗,博物館突破了時空限制,讓觀眾能夠更加身臨其境地看展,博物館搭建起與公眾之間的深層次聯系,歷史似乎變得觸手可及。
然而,各種數字化和花樣翻新的文創產品加持,就能迎來博物館元宇宙?在9月2日舉行的“鑄造博物館的新科技力量”論壇上,與會專家也各有說法。
用最潮的技術呈現最深厚的歷史文化
想沿著大運河體驗中國朝代更迭,想親手敲響千年編鐘,想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感受三星堆文物、盧舍那大佛的“真面目”,體驗古蜀國奇妙游,去海昏侯“家里”打卡……在博博會現場,這些都能安排。
展會現場,裸眼3D技術吸引了很多觀眾。歷史上,開封城曾多次經歷黃河水患,數座開封古城被深埋地下,形成了“城摞城”“墻摞墻”“馬道摞馬道”的奇觀。山東一家數字科技公司制作的《微夢大梁門》,針對開封大梁門文化遺址,通過6面8K高清LED屏組合,形成全沉浸虛擬環境,720度空間包裹,再現“城摞城”的奇觀。
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阮竣介紹,9月1日在上海開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共一大紀念館首個發布數字應用場景:以中共一大會址及上海各紅色遺址為基礎,拓展紅色紀念館服務外延,形成“人與物穿越山海、實與虛跨越時空,線上線下融合共生”的紅色文化體驗講述平臺。
99元的口紅、119元的護手霜、228元的頭簪……故宮博物院展區的網紅文創吸引了諸多游客,河南博物院精選了近千件爆款文創產品亮相本次博博會,其中包括“考古盲盒”“修復盲盒”等明星盲盒。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推出“陶瓷之光”十二大展覽系列,包括古代陶瓷珍品展、黃河流域陶瓷展、古代陶瓷人物展、動物展、枕具展、絲路漢唐釉陶展等。該館在鄭州展區及非國有博物館展區設置了兩個展臺,以唐三彩文化為創意源泉,“魚心心”“魚笑笑”“梅小鹿”“白小澤”“鶴小仙”及同心結等系列文創產品同時亮相博博會。
該館副館長李紅新介紹,“魚心心”的創意原型源自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藏唐代三彩魚形花口杯,“梅小鹿”則源自該館館藏元代黃釉梅花鹿,“我們根據文物原型進行二次創作,既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觀,又能將傳統歷史文化延續下去。”李紅新認為,富有創意和技術含量的文創產品也是“文博數字化”不可或缺的一環。
備戰“元宇宙”,博物館都在忙什么?
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加速全面推進數字文化國家戰略,博物館迎來了廣闊的創新天地。3D裸眼文物、數字文物和展覽、AR/VR全景沉浸式體驗等各種新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博物館突破了時空局限,加深了與公眾的深層次聯系,在新潮技術的加持下,厚重的歷史似乎變得觸手可及。
事實上,博物館在數字科技呈現博物館藏、傳播博物館文化方面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探索。
阮竣介紹,在信息化的1.0時代,博物館里的多媒體屏幕、音頻視頻幫助觀眾獲得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在數字化的2.0時代,觀眾可以足不出戶,在云端參觀展覽、欣賞藏品;在智慧化的3.0時代,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獲得沉浸互動式的觀展體驗。而進入元宇宙時代的4.0時代,博物館應該構想的是,如何利用AI、MR、XR等技術,讓觀眾通過終端設備隨時隨地進入博物館數字孿生世界,并在元宇宙空間內交流、娛樂,構建新的社交關系。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認為,除了各項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技術,數字技術在文博產業上的應用更重要的體現在藏品保護和研究上,“要把我們實體的藏品變成數字藏品,為未來文化遺產的保存、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價值保存下來,留下更大更綠的青山。”
“數字化賦能博物館”要合理地突破常規
在“鑄造博物館的新科技力量”論壇上,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介紹,這些年來河南一直在推行智慧化博物館建設,但數字化技術如何更貼近博物館建設,如何準確傳達博物館要說的話,需要各家博物館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南京博物院理事長龔良認為,除了數字化手段,建設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博物館從業者思路和理念的創新,“現在的博物館,需要的不是稀奇古怪的最新技術,而是怎么把我們現有的成熟數字技術,通過技術手段變成更好的文化產品。其中需要的技術手段不必是最頂尖的、最好的,而應該是最成熟的。”龔良說,“博物館需要創新發展,就是需要我們突破常規。”
博物館建筑空間與新技術專委會秘書長張小朋介紹,中國博物館的數字化應用及研究是引領世界的,“在展覽、觀眾服務、基礎研究方面,我們在全世界都處于第一方陣。”在張小朋看來,不能把數字化技術單純當作一種技術,而應該視為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來自社會發展生產力方式的改變。
談到對“元宇宙”的理解,張小朋認為這是一種技術概念,“所有技術發展和工業的形成都是在推動人類發展和社會前進,是需要解決人類最根本需求的,現在人們對元宇宙還沒有迫切需求,但它是一個從虛擬到現實,以及虛實融合下催生的新時態,或者叫作新技術模式下的前瞻構想,離它成熟落地以及應用尚有距離。”(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王峰實習生陳正洋)
責任編輯:hnmd004
- 如何實現博物館元宇宙? “數字化賦能博物2022-09-05
- 不應以“戲說”的形式傳遞知識 不能把博物2022-09-05
- 精選!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首飛2022-09-05
- 每日熱聞!翔安區九個鎮(街)全面開展潔凈家2022-09-05
- BA.5變異株可2分鐘進入宿主細胞 通過飛沫2022-09-05
- 疫情期間哄抬物價?四川一女子永輝超市買22022-09-05
- 河南變身全球最大人造鉆石生產地 更具性價2022-09-05
- 天天最資訊丨iPhone14還沒來,已經有人靠它2022-09-05
- 速訊:阿根廷北部新增1例軍團菌肺炎死亡病2022-09-05
- 當前熱門:(國際)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市2022-09-05
- 視點!不少人已上當!這事值得警惕!2022-09-05
- 當前視訊!中秋烙制“糖鼓饃”民族團結一家2022-09-05
- 環球播報:規范公交班次運營讓市民出行更便2022-09-05
- 【天天快播報】七里甸街道黨員進網格2022-09-05
- 焦點快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關威海城鄉2022-09-04
- 全球看熱訊:緊急!這一品牌,緊急召回嬰兒2022-09-04
- 全球今日訊!(體育)隋文靜:想成為一名花2022-09-04
- 【獨家焦點】居民飽受餐飲店油煙之苦,商家2022-09-04
- 【全球播資訊】“軒嵐諾”中心最大風力16級2022-09-04
- 全球今日報丨市交投公交集團打好臺風“軒嵐2022-09-04
- 重磅發布 | “設計99”未來宇宙全球設計2022-09-04
- 十年自研,強強聯合,深挖廣汽傳祺GMC2.0的2022-09-04
- 今日視點:《2022戊型肝炎防治共識》發布專2022-09-04
- 今日聚焦!國家醫保局最新回應:創新醫療器2022-09-04
- 觀熱點:頭部券商花3億多拍下同行4000多萬2022-09-04
- 今日聚焦!美網|納達爾橫掃加斯奎特張帥晉2022-09-04
- 焦點熱訊:“準、穩、快”!延安子長公安再2022-09-04
- 每日報道:「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當代重2022-09-04
- 天天資訊:八里湖新區生態環境局開展創文志2022-09-04
- 焦點快報!臺風“軒嵐諾”影響申城,他們堅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