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水稻結籽收獲多
【資料圖】
近日,一批珍貴的水稻種子隨神舟十四號3位航天員一起回家,引起了關注。這是人類首次在太空收獲稻種——經過空間站里120天的培育生長,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完成太空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
太空水稻種植,是我們奔赴星辰大海必須點亮的技能。水稻是人類主要的糧食作物,養活著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也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主糧。此前,國際上只完成了擬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麥在太空“從種子到種子”的培養,水稻不在其列。成功繁殖種子,才可以保證植物在太空完成世代交替,生生不息,為人類在太空的長期生存提供后勤保障。
如今,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食物等生存必備物資補給都依賴從地球上運輸,成本極為昂貴。一位美國科學家曾透露,把1磅(約0.45千克)食品送上國際空間站需要花費約1萬美元。未來,人類如果想探索更遙遠的深空,就需要開辟太空農場。在太空農場里種植糧食和蔬菜,不僅能減少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食物補給壓力,還是構建人造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能幫助回收廢水、制造氧氣、凈化空氣。
太空水稻成功結籽,預示著中國航天將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此次實驗中,我們不僅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還在國際上首次嘗試空間再生稻技術。在中國空間站內,水稻剪株后僅20天就再生出2個稻穗,并最終收獲了再生稻的種子。再生稻又稱稻孫子,是種一次收獲兩回的水稻。水稻收割了一茬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再長一茬水稻,再收一季。該技術可以大大增加單位體積中的水稻產量,為空間作物的高效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驗證據。也就是說,中國人不僅在太空種出了水稻,還開辟出高產太空稻的技術路線。
難怪海外網友評論說,中華民族有種田的天賦,甚至將在中國空間站種植水稻稱為“神農血脈覺醒”。雖然有點夸張,卻也反映了中國人和平利用太空的精神傳承。中國人素來“民以食為天”,再生稻在中國有著1700年的悠久種植歷史。無論在地球還是在太空,糧食都是人類生存的硬核根基。有了中國航天人的貢獻,“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大概率可以夢想成真。
太空種植還有望豐富地球上老百姓的餐桌。太空育種的社會經濟效益顯著。中國1987年首次將農作物種子送上太空,數十年來持續借助航天技術開展育種研發,累計搭載植物種子、菌種、試管苗等4000余種,經過國審和省審的航天育種新品種超過200個,累計種植面積超過1.5億畝,產業化推廣創造經濟效益超過2000億元。
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等獨特條件能誘發種子遺傳基因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有好有壞,就像開盲盒。在以前的太空育種中,種子送上太空一段時間,回到地球后選出發生良性基因改變的幸運兒,再經過多年篩選、繁育、測試、鑒定,耗時6年到8年才能最終進入市場。此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能否變異成優良品種還不能確定,需要漫長的試驗過程。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到來,將為太空育種研究提供更多資源保障,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航天事業已經迎來了空間站時代,太空種植必將蓬勃發展,成為中國人探索宇宙、開創未來的堅強后盾!
責任編輯:hnmd004
- 太空水稻結籽收獲多2022-12-11
- 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感染新冠病毒2022-12-11
- 廣州龍獅不敵“華南虎”2022-12-11
- 要聞:山景保障房雙地鐵交會2022-12-11
- 每日精選:抗爭病魔18年她始終不離三尺講臺2022-12-11
- 觀熱點:河南外商投資企業快來參與這項調查2022-12-10
- 梅西一傳一射真球王,海信電視見證阿根廷晉2022-12-10
- 世界報道:C視頻|主播觀一線天府新區:打造2022-12-10
- (體育)冬奧高山滑雪中心雪道向公眾開放2022-12-10
- 環球聚焦: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六年排名全2022-12-10
- 【世界新視野】機構:英國新審批煤礦項目將2022-12-10
- 財政部:2022年特別國債是2007年特別國債的2022-12-10
- 日本服裝大企業TSI與阿里合作開發元宇宙服務2022-12-10
- 今日播報!為防新冠肺炎等傳播,浙江兩地開2022-12-10
- 天天報道: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2022-12-10
- 天天看點:(鄉村振興)山東平陰:黃河灘邊2022-12-10
- 聚焦:「教子」一定要跟孩子說這6句話2022-12-10
- 重點聚焦!市場監管總局要求防疫和民生用品2022-12-10
- 獨家!越博動力遭罷免董事長“喊冤”:我被2022-12-10
- 環球熱資訊!市場監管總局要求防疫和民生用2022-12-10
- 天天看點:山西制定專門針對煤炭清潔高效利2022-12-10
- 世界短訊!陳茂波:香港支持世貿改革朝正確2022-12-10
- 焦點!娛樂場所、旅游景區,不再查驗核酸和2022-12-10
- 每日觀察!(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2022-12-10
- 環球快報:(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2022-12-10
- 常見病針灸診療論壇成功舉辦,圣愛中醫館專2022-12-10
- 全球觀速訊丨下周A股解禁市值超3100億元2022-12-10
- 看點:今年前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5162列2022-12-10
- 世界熱消息:鐘南山最新判斷:預計明年上半2022-12-10
- 最新消息:鐘南山:國產疫苗預防重癥效果與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