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報道:遼寧秋糧收獲進入高峰期農業機械顯身手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沈陽10月19日電(記者武江民、洪可潤)金秋時節,在沈陽新民市大紅旗鎮,金燦燦的稻穗隨風起伏,一臺臺收割機正在田間往來穿梭,壓倒、收割、脫粒一氣呵成。
在大紅旗鎮,農機手唐志強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一天能收割80畝到100畝水稻。“原來秋收靠的是手扶犁杖,現在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機,兩天就能完成過去一個月的工作。”唐志強說。
10月18日,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青年農場,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科技為秋收加速,也助力糧食穩產增收。在鐵嶺市昌圖縣亮中橋鎮,由于今年汛期雨水大,夏管難進地,盛泰農機合作社的植保無人機派上了大用場,平均1分鐘就能灑1畝地的農藥。鎮里有2萬多畝地由于植保無人機夏管及時,保住了好收成。
“這塊玉米地今年畝產能達1800斤。”合作社理事長盛鐵雍一邊和記者說,一邊扒開玉米穗,金黃的玉米棒個個顆粒飽滿、瓷實。
10月18日,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青年農場,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一處大米加工企業門前,扦樣、檢驗、計量、定價環節后,一車車稻谷被灌入糧倉。記者進入這座高大的倉房內看到,新收的稻谷被平整地鋪放。
“這是我們新建的現代化糧倉。”企業總經理洪蘊來說,糧倉內氣密性好,通過布設在糧堆中的傳感器,倉房內的糧食溫度、濕度可以被實時采集、分析、預警。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以來,遼寧省不斷強化農機調度服務,指導農民科學安排秋收作業,一粒糧食從收到儲,爭取實現全程機械化。截至10月17日,全省糧食作物已收獲3434.1萬畝,其中水稻已收獲183萬畝,玉米已收獲2881.7萬畝,大豆已收獲144.1萬畝。
責任編輯:hnmd004
- 天天報道:遼寧秋糧收獲進入高峰期農業機械2022-10-19
- 即時焦點:WTI原油期貨短線波動0.33美元,2022-10-19
- 全球訊息:國潮“頂流”李寧塌房?2022-10-19
- 今日熱聞!你對蘭州牛肉面是否滿意?掃碼可2022-10-19
- 全球熱門:臨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清除捕鳥2022-10-19
- 環球熱消息:寧波軌交6號線一期初步設計獲2022-10-19
- 今日觀點!金山城管:持續發力打擊偷亂倒渣2022-10-19
- 資訊:10月19日美股盤前要聞2022-10-19
- 全球熱議: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奈飛漲10.1%2022-10-19
- 天天動態:因海岬型船運價走低,波羅的海干2022-10-19
- 全球今日報丨10月20日14時起海南環島高鐵、2022-10-19
- 新動態:眾泰T300復產,不到5萬的油車還有2022-10-19
- 天天最新:老人暈倒街邊,一高三男學生跪地2022-10-19
- 天天快播: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日本賽區中國2022-10-19
- 天天最新:三七互娛投資腦機接口公司2022-10-19
- 世界看熱訊:新華全媒+|中國錦屏地下實驗2022-10-19
- 天天熱資訊!深圳一公交車司機路遇交通事故2022-10-19
- 視訊!中國首個細胞基質流感疫苗啟動臨床研2022-10-19
- 即時:大連健全制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2022-10-19
- 快資訊:「高新區動態」民營經濟活力迸發支2022-10-19
- 短訊!國內首個具備獨立運行能力的“源網荷2022-10-19
- 時訊:今天又有6家機構官宣自購,累計超18億2022-10-19
- 環球資訊:商務部研究院:中國膠原蛋白市場2022-10-19
- 全球報道: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2022-10-19
- 每日速看!光庫科技: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8992022-10-19
- 天天微資訊!華大智造:三季度凈利16.78億2022-10-19
- 每日看點!食安責任放“心尖”——雁山區市2022-10-19
- 當前資訊!市市政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開展承2022-10-19
- 全球微速訊:「江蘇經濟報」寶應公路部門巡2022-10-19
- 重點聚焦!山東父親為女兒婚禮苦練普通話,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