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漲價、降價聲中,你是否聽到BBA的嗚咽?
日前,某國產新能源車品牌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漲價2000~6000元不等,引發市場關注。此舉,與近期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對兩款車型降價超過一萬元形成鮮明對比。但是,更讓消費者關注的,是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奔馳不得不“放下身段”——下調旗下純電動車型的價格,其中最高降價幅度達23萬元,EQE的銷售價格更是下探至40萬元區間。
(資料圖片)
BBA的新能源車型銷售狀況,業內有目共睹,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奔馳之所以官宣降價,或與其純電動車型的銷量低迷有直接關系。據乘聯會數據,奔馳EQA、EQB、EQC、EQE在今年10月份的銷量分別為94輛、133輛、6輛和678輛,加起來不足千輛。
前10個月,其累計銷量不足12000輛,甚至還抵不上部分自主品牌單一純電動車型的月銷水平??梢姡谛履茉促惖郎?,BBA中的百年汽車品牌奔馳,也開始用“降價”來挽尊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奔馳電動車在華銷量低迷?在官宣降價之后,奔馳又能否提振相關車型的后續銷量?新能源車邁向高端化過程中,BBA三巨頭到底有沒有戲?
「01」新能源汽車賽道不認BBA了?
奔馳純電動車低迷的銷量,讓不少消費者感慨,曾經高高在上、德系豪車代表的“三叉星”,也開始變得黯然失色了。事實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據乘聯會發布的2022年高端轎車、高端SUV排行榜顯示,奔馳E級、奔馳C級前10月的累計銷量,分別為122725輛、114085輛,同比增7.9%和1.9%。
GLC、GLB前10月的累計銷量,分別為126923輛、46830輛。其中GLC車型,銷量同比增長仍達14.8%。換句話說,奔馳銷量表現低迷的,也只有電動車。
其實,賣不動新能源車的德系豪華品牌,除了奔馳還有寶馬、奧迪。只不過,比起奔馳,寶馬、奧迪新能源車的價格很早就低下了頭。有媒體報道,上半年,寶馬i3已經開始“大甩賣”——終端最高降幅超7萬元。
曾經一度賣到70萬的奧迪e-tron,國產后價格下降了12.3萬元。有準車主透露稱,目前奧迪e-tron的終端售價,甚至有10萬元左右的優惠。而Q2Le-tron“起步價”,更是只要18.5萬元。
即便如此,寶馬、奧迪主力的新能源車銷量,仍舊低迷。蓋世汽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寶馬i3銷量1152輛,iX3盡管有10804的累計銷量,但兩者相加,也僅是同價位區間特斯拉Model Y銷量的十分之一。
至于奧迪e-tron上半年銷量,更是只有403輛,而“降價”的Q2Le-tron更是榜上無名。曾經的德系高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可謂垂頭喪氣。
至于背后原因,有行業相關人士透露,這與BBA“征戰”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車型缺乏誠意、缺乏競爭力息息相關。畢竟,奔馳EQ系列除了EQE、EQS,寶馬i3,奧迪e-tron,幾乎都是“油改電”車型。
經過好幾年的發展,國內消費者在自主品牌、新勢力的“教育”下,對新能源汽車的要求越發苛刻。在大部分用戶的心目中,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顯然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BBA在傳統燃油車上的精尖科技、經驗造詣,繼續套用在新能源車型上,難以打動國內消費者。為技術而買單,自然就無從說起。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BBA新能源車型過高的定價,也是不少國內購車用戶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畢竟很多愿意掏四五十萬元甚至更高金額的新能源車主,已經不是BBA的擁躉了。
舉個例子,花20萬元左右,消費者可以買到配備L2輔助駕駛功能的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但在BBA的新能源車陣營中,落地價20萬的只有Q2Le-tron,一臺續航不到400公里的小型純電SUV,連“豪華”的門檻都夠不上。
售價45萬元的奔馳EQC,其續航更是只有同價位自主純電動車的六成左右,產品力偏低。至于百萬頂級純電之爭,基于EVA平臺打造、被吐槽起售價太高的奔馳EQS,似乎又不及保時捷Taycan更有品牌溢價能力。
由此可見,BBA缺乏誠意的新能源產品,加上過于“傲嬌”的定價策略,都是導致其新能源車型難以上量的關鍵因素。
這一次,作為有“光環”加持的德系傳統豪華汽車品牌,想通過降價“降維打擊”提振銷量,成效能有幾何?
「02」BBA新能源車型兩頭不討好?
經過降價之后,有“豪華門檻”之稱的奔馳E系——EQE的價格已經下探至40萬元的區間。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算上終端優惠,目前EQE的裸車價有望談到46萬元左右,與蔚來ES7、理想L9等新勢力品牌旗下車型相當,略高于特斯拉Model Y。
同樣是新能源車,同樣是40萬元區間,買奔馳難道不比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品牌更有面子嗎?
或許,還真沒有。乘聯會秘書長崔樹東對外表示,即使降價,奔馳的電動車仍難以搶到蔚小理的份額,因為前者和后者仍處于兩個賽道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聯合懂車帝發布的《新能源與燃油車用戶消費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年輕用戶對于新能源車產品關注度更高,30歲以下新能源用戶占比達43%,而40歲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占比,則高達84%。
“相比起品牌溢價,年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更看重續航和智能化?!蹦硣a新能源車銷售經理Judy透露,近幾年自主、新勢力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變革,可以稱得上是突飛猛進,市場占有率也可謂先入為主。
相比傳統豪車品牌,自主、新勢力品牌更擅長在用車場景上迎合年輕用戶。像主動安全、自動泊車、互聯互通等智能化配置,只多不少;V2L等便捷功能,也漸漸標配。
據消費者洞察和市場研究機構君迪所發布的《2021年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報告》顯示:在購車意向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將智能化體驗作為最重要的購車決策因素。
新出行發布《2021中國用戶新能源車消費決策和態度調研報告》則顯示:全國范圍調研中,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權重,智能化程度高的占比達37.66%,品牌權重并不高。
但反觀BBA品牌,別說新能源汽車,即便在最有把握的傳統燃油車領域,其智能化進程也落后于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至于豪華感,也已被新勢力品牌、自主車企“堆料”趕超。
那么,誰才是BBA的“常規”消費群體?
Judy表示,40歲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往往才是BBA的主力消費者。尤其是40萬元以上的奔馳E級、S級,寶馬5系、7系更是中高端用戶彰顯身份的首選用車。
“這類用戶買車,主要關注的是安全、豪華,智能化不在考慮的維度內。但相對地,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興產物,同樣也不是這類消費者會購買的車型?!?/strong>因此,Judy認為,BBA的新能源車不管降價與否,都與品牌高端消費者無關。
除此之外,豪華品牌溢價賦予汽車“理財產品”的屬性,也是傳統高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一向來,BBA燃油車在國內市場的保值率均名列前茅,但旗下的新能源車,保值率卻相當拉胯。
查詢二手車平臺不難得知,奔馳EQC第一年保值率僅有52%,EQE也只有56%;奧迪e-tron為55%;最高的是寶馬i3,但也僅為59%。難怪有網友諷刺道:割韭不用刀。可以說,高端用戶在乎的品牌溢價(面子)與此也沒有什么聯系了。
「03」自主品牌盯上BBA的高端空白?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最近一年內,包括奔馳在內,傳統歐美豪華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都在降價換取銷量,反而是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在不斷上探。
目前,蔚來、理想的主力走量車型,售價都在40~50萬元的區間,部分自主品牌也都推出了定位更高、價格更高的新能源車子品牌。個別品牌甚至將高端車型的價格,上探至80~100萬元。
連傳統豪華品牌BBA都吃不透的高端新能源市場,自主品牌、新勢力有戲嗎?
事實上,同樣是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里瘋狂拼殺,自主品牌與BBA對于戰略的考量,似乎也有所不同。
“即便不降價大甩賣,BBA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營收,影響暫時也不算大?!?/strong>從事汽車市場調研工作的分析師張沖(化名)表示,盡管BBA國內銷量增速不明顯,但得益于高端用戶的固有觀念,旗下燃油車銷量仍舊不容小覷。
換句話說,短期內國內汽車市場上的BBA,日子還是過得挺滋潤的。強大的品牌力,仍是BBA燃油車型在華銷量的重要保障。但無論在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始終是大勢所趨。
“BBA遲早要正視電動化的趨勢,稍慢一步,市場就會被其它品牌占領?!睆垱_坦言,隨著燃油車市場的逐步萎縮,BBA若拿不出高競爭力的電動化產品,再過幾年,其在國內好日子也將到頭了。
但反觀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目前已經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跟。根據乘聯會統計,今年前9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自主品牌占比,已經高達83.2%,遠超合資以及進口品牌。
“中低端新能源車型的走量,保障了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營收的基本盤,推出定位更高、價格更高的品牌、車型,車企的目標是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睆垱_表示,自主品牌升級新能源產品矩陣,更像是錦上添花。
【結束語】
即便高端車型難以獲得可觀的銷量,自主新能源品牌也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品牌的溢價能力,向下賦能中低端、入門車型,塑造口碑提振銷量。一旦高端車型的銷量提升,車企則可以獲得可觀的利潤。
至于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如今國內車企也不見得會比“后發”的合資品牌們落后。這一切,或許正是自主新能源車企得以沖擊高端化的底氣所在。
責任編輯:hnmd004
- 新能源車漲價、降價聲中,你是否聽到BBA的2022-11-25
- 環球焦點!迪士尼連夜換帥,傳奇 CEO 退2022-11-25
- 世界熱議:南京六合出臺4項樓市新政,符合條2022-11-25
- 當前看點!中國石化:回購約7904萬港元H股和2022-11-25
- 每日熱文:中國稀土集團首次職工代表大會通2022-11-25
- 上交所發布關于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2022-11-25
- 央行:10月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687.3億元2022-11-25
- 光伏10月數據:硅料供需價格拐點已現2022-11-25
- 前沿熱點:光伏利用率98.3%!2022年10月全2022-11-25
- 全球快播:別焦慮了,這才是中國各行業平均2022-11-25
- “孤勇者”C羅迎來進球里程碑,“制冷者”2022-11-25
- 超全復盤!回看萬堂書院「開課了,雙11」,2022-11-25
- 華亭:技能提升有補貼就業“飯碗”端得牢2022-11-25
- 世界播報:區建管工作黨委、區建管委充分發2022-11-25
- 吳亦凡案時間線 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普天同2022-11-25
- 行業大咖齊聚“鼓浪聽濤” 共尋電商生意增2022-11-25
- 北京朝陽:進一步降低社會活動度,降低通勤2022-11-25
- 【環球播資訊】南京:11月26日0時起至30日22022-11-25
- 央行決定于2022年12月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2022-11-25
- 最新快訊!央行: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2022-11-25
- 今日熱門!中國央行:此次降準的四個目的2022-11-25
- 突發!一艘海上風電作業船發生爆炸!2022-11-25
- 跌破30萬元/噸!硅料價格年內三連降!2022-11-25
- 天天新資訊:歐美以“碳壁壘”圍剿電池光伏2022-11-25
- 焦點快播:每小時發電2.3萬度!國內最大“2022-11-25
- 吳亦凡偷逃稅被追繳并罰款6億元 明星偷逃2022-11-25
- “國貨之光”登上世界杯舞臺,與C羅“雙王2022-11-25
- 焦點熱門:王夏高速全線貫通通過交工驗收2022-11-25
- 天天滾動:大批候鳥飛抵江西鄱陽湖當地不斷2022-11-25
- 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附加驅逐出境 網友:要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