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中期選舉懸而未決,市場不喜歡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
這次中期選舉的競爭比大多數民調和政治預測顯示的要激烈得多,出乎許多觀察人士的預料。
市場此前預期的共和黨“紅色浪潮”沒有出現,雖然共和黨有望通過再增加5-10個席位奪回眾議院多數席位,但對參議院的爭奪仍是勝負難料,而且兩黨在州長和地方選舉中的競爭同樣激烈。
(資料圖)
這對美國經濟和投資者意味著什么?
首先,市場不喜歡不確定性,僅這一點就可以解釋美國股市最近的下跌。目前參議院100個席位中,民主黨獲得48個席位,共和黨獲得49個席位,剩下3個席位將決定參議院的最終歸屬,這3個席位分屬“搖擺州”佐治亞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按照佐治亞州規定,如果候選人在中期選舉中得票率不足50%,將于12月6日舉行決選,因此,誰將拿下參議院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到下個月。如果對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激烈爭奪最終需要法院裁決,這也會導致不確定性持續不消。
其次,兩黨已經開始放眼2024年的總統大選,將逐步制定各自的國內外政策議程。共和黨面臨的問題包括:總統候選人的選擇、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成了一個包袱、以及一些社會問題——尤其是推翻羅訴韋德案的裁決——是否影響到他們的支持率。另一方面,由于民調顯示在經濟問題上民主黨更不受信任,選民對高通脹和生活水平停滯不前很不滿意,因此民主黨必須謹慎行事,而且拜登是否決定競選連任也還是一個未知數。從這次中期選舉的初步結果來看,所有這些問題都還不明朗,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
第三,雖然市場在中期選舉前獲得“分裂的政府”回歸預期的提振——這一選舉結果意味著美國財政和監管立法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從而能夠讓美國企業規劃未來兩年的業務和投資時擁有更清晰的視野,但分裂的政府造成的成本可能會給高管們帶來壓力。這是因為,雖然共和黨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能確保他們獲得眾院“議長槌”和對關鍵委員會的控制,但共和黨也將更加受制于黨內更激進的成員,也就是說,無論誰成為眾議院議長,都需要獲得佐治亞州瑪喬麗·泰勒·格林和其他極右翼MAGA成員的支持,以維持對眾議院的控制。未來在一些議題(比如提高債務上限)上的爭斗不僅會發生在國會和拜登政府之間,還會發生在共和黨內部。
令人擔憂的是,國會中的激進共和黨議員可能會把威脅讓政府停擺作為權宜之計。美國有超過30萬億美元的債務,正在接近其法定借款上限,如果不在2023年初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的信用將面臨風險。共和黨過去曾兩次將債務上限作為政治棋子(克林頓和奧巴馬執政期間),每次都造成了市場的暴跌,2011年美國還因此失去了AAA主權信用評級。
第四,雖然一個分裂的政府可以避免未來兩年財政政策出現重大變化,但這對市場的利好不會持續太久。分裂的政府確實消除了新的財政刺激措施進一步加劇通脹的可能性,但這也意味著維護美國宏觀經濟穩定的責任將完全由美聯儲承擔。然而,如果目前經濟面臨的諸多挑戰將美國經濟推入程度更深、持續更長時間的衰退,市場可能會后悔失去了有效的反周期財政政策。因為一個分裂的政府意味著,一旦通脹得到控制,美國將不得不完全依靠貨幣政策刺激來推動經濟復蘇。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前景,因為如果說近幾十年來我們學到了什么,那就是貨幣政策已經失去了效力。
第五,在立法方面受到束縛的拜登只有兩條途徑來推動他的議程:行政令和外交政策。從政近40年的拜登一直連任參議員,他不太可能像特朗普和奧巴馬那樣通過廣泛的行政令繞過國會,拜登還必須警惕來自最高法院多數保守派對他的阻撓。在外交政策方面,除了氣候變化,拜登和特朗普之間存在的分歧比許多人認為的要少。拜登傾向于對華強硬立場,沒有表現出取消關稅的傾向,而且很可能提議增加國防開支。與此同時,對烏克蘭的政策也可能成為兩黨之爭的導火索。
最后,分裂的政府意味著氣候倡議或醫療改革等議題不會出現重大立法改革,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污染環境的能源公司和大型制藥公司將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涌入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必須知道自己站在了(投資)歷史的錯誤一邊,分裂的政府不會影響《通脹削減法案》的實施,聯邦政府在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補貼方面的支出也不會減少。
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華爾街歡迎分裂的政府,但投資者的這種情緒已經開始消退,中期選舉沒能讓他們感到迷惑的問題變得更清晰。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分裂的政府將降低政府在必要時穩定經濟或市場的靈活性,還會阻礙教育、培訓、衛生和氣候變化等領域急需的投資,進而妨礙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在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世界里,分裂的政府意味著經濟和市場的動蕩。
資本市場是非常短視的,在中期選舉結果塵埃未定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抬起目光放眼長遠,但他們是否會這樣做還有待觀察。
*本文作者拉里·哈瑟維(Larry Hatheway)和亞歷克斯·弗里德曼(Alex Friedman)是Jackson Hole Economics的聯合創始人,兩人曾分別任瑞銀(UBS)首席經濟學家和首席投資官。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hnmd004
- 今日觀點!中期選舉懸而未決,市場不喜歡的2022-11-11
- 【世界快播報】證監會五方面入手推動公募RE2022-11-11
- 環球熱推薦:蘋果公司市值單日飆升兩千億美2022-11-11
- 中國地質大學1名學生核酸陽性,中國地質大2022-11-11
- 世界今亮點!云南昨日新增省內感染者116例2022-11-11
- 觀焦點:重慶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4例、2022-11-11
- 微頭條丨中國聯通:前三季度公司產業互聯網2022-11-10
- 焦點資訊:上海出臺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保障2022-11-10
- 世界要聞:網約車之王?超越特斯拉?千億估2022-11-10
- 醬油大亨的苦惱尚未落幕2022-11-10
- 全球觀熱點:6部進口片批發式定檔,影院片2022-11-10
- 【全球速看料】歌爾股份:公司存在業績預告2022-11-10
- 解鎖美好廚房新風向,雙11廚電好物還得看華2022-11-10
- 全球信息:中國移動: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2022-11-10
- 當前快播:施羅德近7個月減持約1.06億股長2022-11-10
- 資訊推薦:迅雷三季度總營收8830萬美元,同2022-11-10
- 精彩看點:國家藥監局:開展化妝品個性化服2022-11-10
- 環球微動態丨證監會:進一步擴大REITs試點2022-11-10
- 世界最新:近距離放療與自適應放療 2 款2022-11-10
- 慘淡關門:曾年入60億的商業巨頭,也撐不住2022-11-10
- “雙料”首富鐘睒睒:不止靠瓶裝水賺錢2022-11-10
- 央行:10月末M2余額26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8%2022-11-10
- 今日關注:央行: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022-11-10
- 世界熱資訊!央行: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22-11-10
- 央行:1-10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8.7萬億元2022-11-10
- 交易商協會受理龍湖集團200億元儲架式注冊2022-11-10
- 世茂集團:集團10月合約銷售額約82億元2022-11-10
- 天天熱文:長安汽車:擬收購長新基金持有的2022-11-10
- 觀焦點:上海印發修訂后的《上海市計劃生育2022-11-10
- 當前時訊:國際能源網-儲能日報·速覽【11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