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近距離放療與自適應放療 2 款產品“齊首發”,醫科達加速中國本土化戰略
近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全球精準放療企業醫科達在中國首展了Elekta Studio近距離智慧放療中心解決方案,并全球首發了智能全流程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Harmony Pro。
據了解,近距離治療是將放射源直接放置于腫瘤內部或附近進行照射的一種放射治療技術,可給予腫瘤局部高劑量照射,同時更好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近距離治療是精確放射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婦科、前列腺、乳腺、皮膚等各部位腫瘤都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對于宮頸癌治療,是保證宮頸癌放射治療獲得良好療效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
(資料圖片)
Elekta Studio近距離智慧放療中心解決方案
最新的圖像引導自適應近距離治療技術,可以更加精確地確定靶區、危及器官和施源器的位置,精確評估照射劑量,在提高靶區劑量的同時,減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劑量,實現更加精準和個體化的治療。
據悉,依托于上述技術,Elekta Studio該方案將極大地提升了近距離治療的精準度和診療效率;另外,Elekta Studio整合了醫科達ImagingRing移動式圖像引導系統、Flexitron近距離治療平臺、Oncentra Brachy治療計劃系統以及適用于全身各部位治療的施源器,無需移動患者,即可一站式實現施源器置入、位置驗證、治療計劃設計、治療實施等各個環節的全流程圖像引導治療。
而在全球癌癥持續高發、患者放療需求攀升、醫院服務資源有限等問題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機器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成為提升治療效率、優化治療效果的強效助推劑,也催生了全新一代智能全流程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的誕生。此次全球首發的Elekta Harmony Pro便是是全新一代的智慧、精準智能全流程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它進行了智能、全流程和自適應三大維度的升級。
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Elekta Harmony Pro
據悉,Elekta Harmony Pro搭載全息放療指揮中心,通過極簡設計、流程優化與算法升級,將操作便捷性、治療效率和安全性提升至更高水平,且涵蓋了患者信息識別、智能擺位、高清圖像引導、自動治療計劃、精準治療和在體實時劑量監測六項治療環節。
在治療前,其搭載的人工智能技術可快速識別驗證患者信息聯動完整診療信息,一鍵自動完成患者擺位;治療過程中,將全程動態監測患者體位,迅速捕捉亞毫米級位移,配合一系列圖像技術與智能算法,實現腫瘤靶區勾畫和運動管理的可視化、自動化與標準化。此外,還可實時監測患者受照劑量,確保劑量準確無誤,在對腫瘤靶區進行高劑量、高精準照射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器官,并降低放射毒性。
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兼市場總監劉建斌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今年是醫科達進入中國的40周年,選擇在進博會發布Harmony Pro和Elekta Studio這兩款新產品,是因為公司一直鼓勵綜合治療,甚至是跨科室的方案MDT(多學科會診)。放射治療只是腫瘤治療的方法之一,每個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才會得到更好的治愈率或治療效果。當選擇放射治療之后,如果把內照射、外照射結合起來(即綜合治療),治愈率可以提高25%。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發布的Harmony Pro是醫科達第一次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而研發的產品。劉建斌指出,Harmony Pro的特點是智能化,中國最近十年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速度超過全球其他國家,所以醫科達決定把產品的設計和新技術研發中心放在中國。
結合腫瘤放射治療的特性來看,它包括了患者、治療師、劑量師、物理師、一線醫生、上級醫生六個關鍵點,以及設備的質量控制,以保證治療效果,但這一過程中存在了很多痛點。“以前在治療時有可能把一個人的治療方案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但其實每個人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這樣治療計劃就會出錯、就做不到精準治療。這是以前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
為此,Harmony Pro結合了中國的智能掃描技術:治療前,一臺設備掃描完了,首先可確認床上是不是要接受診治的病人,關于病人所有信息也會同時出現在大屏上,包括病人病種有關的位置信息,所需要重新擺位的輔助裝置,以及治療規劃,治療師據此能很快地對病人進行體位的設置。
治療時則涉及到劑量師給病人設置劑量。當治療計劃和腫瘤不匹配時,就需要重新設置。以往需要患者從設備上下來,重新去CT室里做掃描,再回來重新做治療切換,整個治療流程要花好幾天時間。為此,Harmony Pro能做到實時掃描,病人就在床上不需要更換科室,而重新做出的計劃馬上發到值班醫生和主任那里,線上就能調整對患者的治療計劃。
“這就是醫科達強調的‘自適應’。病人治療完成后,以往操作是第二天重新對設備進行質量控制,但醫科達設備能夠實現自動化處理,這就是醫科達強調的‘全流程’。”
劉建斌認為,放射腫瘤治療未來依舊會朝著精準治療的方向發展,這涉及到圖像引導,主要的手段是CT、超聲、磁共振,未來的設備如果沒有搭配這樣的圖像引導技術是被會淘汰掉的。目前,國內精準放療正在發展階段,這對放療設備廠家是個市場機遇。中國最大的困境是放射治療資源的不足(也就是人才不足),所以在研發設備時,要立足本土、盡可能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而設備智能化就能滿足這樣的市場需求。
他還指出,中國市場人才的缺口遠遠超過設備的缺口,需要以國家為單位來帶動全行業共同把人才這件事做好,這也是公司在北京成立培訓中心,以及成立醫科達放療研究院的核心認知。據悉,醫科達已與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合作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當中設置與最新技術相關的物理課程、工程課程,利用醫科達在海外的教學資源,資深的講師、工程師來大學里進行授課。
創新研發背后,近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外資企業在中國本土化進程也受到了一定在制約。為此,醫科達采用了“鏡像工廠”戰略,即在中國和歐洲建立兩個相同的工廠,兩個工廠使用相同的原材料、技術設備、質量標準,同步生產完全相同的產品,供應臨近地區的客戶。
具體到中國市場,劉建斌表示,歐洲有先進技術的更新,中國第一時間能夠同步更新,而中國市場上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究有新成果,國外也可以第一時間享受,“就像一面鏡子,互相促進,取長補短”。而醫科達這三年在中國生產的出貨量翻了一倍,越來越多的訂單向海外發貨,“甚至有些國家明確表明需要中國出口的設備”。
在供應鏈之外,依托于進博會的溢出效應,醫科達也在加快新產品新技術在中國的引進速度。據劉建斌透露,“這兩年醫科達的訂單都在以兩位數增長。在醫科達內部市場是區域的(比如歐洲區,美洲區),而單單中國一個國家的加速器訂單超過了歐洲和美洲,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這個結果又會繼續反作用回醫科達市場戰略布局,也將持續加大中國投資。”
責任編輯:hnmd004
- 世界最新:近距離放療與自適應放療 2 款2022-11-10
- 慘淡關門:曾年入60億的商業巨頭,也撐不住2022-11-10
- “雙料”首富鐘睒睒:不止靠瓶裝水賺錢2022-11-10
- 央行:10月末M2余額26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8%2022-11-10
- 今日關注:央行: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022-11-10
- 世界熱資訊!央行: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22-11-10
- 央行:1-10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8.7萬億元2022-11-10
- 交易商協會受理龍湖集團200億元儲架式注冊2022-11-10
- 世茂集團:集團10月合約銷售額約82億元2022-11-10
- 天天熱文:長安汽車:擬收購長新基金持有的2022-11-10
- 觀焦點:上海印發修訂后的《上海市計劃生育2022-11-10
- 當前時訊:國際能源網-儲能日報·速覽【112022-11-10
- 世界動態:證監會:個人養老金賬戶和投資的2022-11-10
- 當前關注:新型儲能裝機6GW!山西“十四五2022-11-10
- 中基協:重視年輕人的養老理財觀念培育,引2022-11-10
- 熱門看點:18.17億元!浙能電力取得中來股2022-11-10
- 百事通!中電聯:全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42.62022-11-10
- 熱門:“新能源配儲能”,如何才能1+1>2?2022-11-10
- 鯤鵬展翅,百信恒山TS02F-F30高端型服務器2022-11-10
- 監管通報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不良記錄名單,2022-11-10
- 今日視點:深圳:全力培育、發展、壯大“202022-11-10
- 環球微資訊!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2022-11-10
- 港股收評:指數全天低迷,小鵬汽車跌超9%2022-11-10
- 光啟技術第四代超材料發布2022-11-10
- 全球時訊:上海:到2024年上海細胞治療產業2022-11-10
- 乘聯會:11月1-6日乘用車市場零售21.4萬輛2022-11-10
- 寧波到2025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2022-11-10
- 快看點丨11月10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本土2022-11-10
- 全球要聞:華熙生物:醫美業務處于調整階段2022-11-10
- 周震南父親公司未履行金額超3億 周震南家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