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2年 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將達到9417.4億元
上門做飯的網友 受訪者供圖
這屆年輕人,開始上門給別人做飯了。近日,在閑魚或小紅書等年輕人“扎堆”的平臺出現了一類求職貼,128元6個菜,158元12個菜,提供采購、烹飪、清潔一條龍服務,不少家政平臺也嗅到商機,紛紛涌入這波上門做飯的熱浪。
市場人士認為,“上門做飯”走紅,反映出了人們最普通、最家常、最細膩的餐飲需求。不過,上門做飯的市場需求有限,只集中在家宴這一消費場景,行業天花板低、可替代性強。
上門做飯 私廚到家
忙碌是這一代年輕人的主旋律,拋去睡覺時間,工作幾乎占了年輕人生活的全部。在做飯成了奢侈的當下,于是外賣平臺快速吸收了那些不會做飯、不愿意做飯龐大的年輕人市場。
《2022年中國在線外賣行業分析》顯示,2021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到了8117億元,且預測2022年將達到9417.4億元。2021年在線外賣用戶數約達到了5.44億,其中35歲及以下的用戶達到了用戶占比的83.5%。
“尤其在大城市里,有不少90后、00后是背井離鄉獨自打拼的,少了父母在身邊的照料,更別提回家就能吃到一口熱飯了。”網名為大大大富的她,白天是一名上班族,臨近夜慕降臨時便化身私廚,爭分奪秒的穿梭在菜市場各個攤位,為上門做飯準備食材。
在大大大富發布的帖子中,詳細地標明了收費標準,6個菜以內128元、12個菜以內158元、18個菜以內288元,費用包括采購食材、烹飪和廚房基礎清潔。若需要打雜、碗筷清潔和家中清潔打掃工作,則需額外支付50元。若目的地過遠,地鐵不能直達,需客戶報銷那段路程的來回打車費用。
“最初的想法是,本人時間寬泛又能做一手好菜,不如兼職掙點零花錢。從剛開始沒單子,到現在要‘選’單子。從一個人做,到現在組成四人小團隊,目前每月能接十多單。”大大大富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說道。
同樣是在閑魚接單,網名為風先生的他自稱紅燒排骨、粉蒸肉、油悶大蝦、水煮魚等都是拿手好菜,“目前遇到的顧客無一例外都是年輕人,基本上周末的檔期都被預定出去了,且很多都是回頭客。”風先生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上門做飯的年輕人趨于專業化,五星級酒店大廚也參與到接單隊伍中。
“沒想過會這么火爆!本職職業就是廚師,家常菜對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于是發個帖子試試,不料有意者多到根本回不過來。”剛成為上門代廚的阿四在成都五星級酒店餐廳擔任廚師,空閑之余篩選時間安排不沖突、距離較近的接單。
互聯網家政平臺入局
上門做飯悄然走紅,讓多家家政平臺分外眼紅,皇家家政、好慷在家、天鵝到家等平臺火速上線上門做飯服務,采用服務標準化管理,服務人員都會配備專業的做飯和保潔工具。但在價格上,平臺均高于散單,基本上是按照每人每小時100-150元來收費。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好慷家政平臺了解到,上門做飯的單次服務時間為4小時,價格為599元。若需買菜,則為729元。服務內容以做飯為主,家務服務為輔。
已成立兩年、專業提供上門代廚的51廚師平臺,深諳背后的無限商機,算是平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51廚師平臺上,消費者先根據廚師的詳情簡介來選擇,價格均在500元左右。據平臺顯示,“明星”廖師傅已服務用戶78次,而售價最貴的5000元套餐也售出過兩次。
上門代廚作為家政服務的細分類目,和住家保姆、煮飯阿姨等傳統業務相比,更像是按次付費的體驗式服務,平臺試圖以新業務的開拓來打破僵局,從而形成氣候。艾媒數據表明,2021年家政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已增至10149億元,進入萬億級市場行列,與2015年相比增長近四倍,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890億元。
“錢景”可觀,躍躍欲試的身影不斷顯現,但都以失敗告終,至今難成巨頭。今年7月,曾登陸新三板的輕松到家因資金鏈斷裂,宣布暫停全部業務的銷售和交付;好孕媽媽、來人等家政平臺被爆關門跑路,預付款難以追回;曾經雄踞北京地區的管家幫,也陷入欠薪風波;最有希望成為“中國家庭服務第一股”的天鵝到家,也暫停了赴美IPO。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上門做飯”算是一個新興服務,但早在2014年私廚上門就曾風靡一時,當時也備受資本追捧,甚至被譽為“美食界的滴滴”,可惜之后都高開低走草草收場。作為個體,自然有人把這份生意做得出色,但個案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商業模式可以成功,畢竟上門做飯的市場需求有限,只集中在家宴這一消費場景,行業天花板低、可替代性強。
■記者手記
眾口難調 缺乏行業規范
不可否認的是,上門做飯是年輕人從“吃得方便”到“吃得健康”轉變促成的新職業,“上班族基本上每天都在吃外賣、下館子,長期下來身體吃不消,所以家常菜成了最想念的味道。”注重養生的90后小文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
美團發布的《外賣午餐營養貢獻分析報告》顯示,從10座調查城市結果得出用戶的外賣午餐中,大部分消費者選擇的食物中能量與脂肪均超過推薦攝入量;此外,維生素C含量均不足,未滿足人體需要的標準。
對此,有醫生表示長期食用外賣,可能會誘發腸胃炎等慢性疾病,容易造成營養缺乏、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多種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者習慣的培養,上門做飯背后也藏著不少隱患。
上門做飯作為服務業,但卻沒有可以對照的行業規章制度,這樣一來,口味不一、眾口難調就更難處理了,“當顧客覺得不合胃口,會根據現有的食材再做一兩個新菜,對口下菜,這不會格外收費。”就算是經驗老道的大大大富也坦言難以應付。
有專家認為,隨著服務和行業的發展,相關主管部門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政策引領和前瞻性的引導,市民之間也需要提高彼此的文明水平,整體規則和契約意識。
有律師建議:第一,安全性問題需要特別重視。由于上門服務涉及到隱私、人身等諸多安全性問題,建議平臺設置預先審核制度。例如事先審查“上門廚師”的工作年限、工作記錄、健康證明、是否有行政刑事處罰記錄等。另外,消費者也要有好壞評價、安全警告等消費體驗權利,對服務人員的服務信用有所影響。第二,合同內容需要進一步明確,合同的履行也需進一步保障。下單即是簽訂合同的過程,下單前雙方對各事項要達成充分共識,才會避免消費時發生糾紛。(本報記者 賀夢璐 實習生 劉紅梅)
責任編輯:hnmd004
- 預計2022年 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將達到942022-11-08
- 如何利用養老目標基金進行個人養老金投資?2022-11-08
- 什么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如何更好的實現保值2022-11-08
- Adobe將對上萬種顏色收費 需要每月支付15 美元2022-11-08
- 全國近8成地級及以上城市房價不過萬 明年2022-11-08
- 全國月全食觀賞地圖出爐 一次月全食發生分2022-11-08
- 李佳琦直播間“賣貴”事件 李佳琦又攤上事2022-11-08
- 【環球時快訊】字節社交卷土重來:多閃顛覆2022-11-08
- 實時焦點:何俊杰的OKR,通往賽博朋克2022-11-08
- 環球看熱訊:融資update|高端電摩品牌「浩2022-11-08
- 世界熱點!寧夏昨日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2022-11-08
- 環球資訊:美聯儲12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2022-11-08
- 環球熱訊:動視暴雪第三季度凈利潤4.35億美2022-11-08
- 前三季度84家財險公司凈利約519億元2022-11-08
- 云南昨日新增省內感染者41例2022-11-08
- 環球觀察:伯克希爾三季報沒你以為的那么糟2022-11-07
- 報道:“拒絕外賣滿減”,多家茶飲品牌聯合2022-11-07
- 每日消息!遲到的民營眼科“老二”,華廈眼2022-11-07
- 天天熱推薦:2022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2-11-07
- 天天觀焦點:恒大兩只債券展期通過,獲過半2022-11-07
- 深圳二手房在售房源量持續增加2022-11-07
- 【世界快播報】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9例2022-11-07
- 天天觀熱點:龍光集團:2025年到期5.75%優2022-11-07
- 每日看點!11月7日美股盤前要聞2022-11-07
- 環球訊息:樂視網、樂融致聯合發布聲明:賈2022-11-07
- 世界焦點!美國資本集團半年7次減持康希諾2022-11-07
- 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回落至1.6萬套2022-11-07
- 環球看熱訊:《信息安全技術 關鍵信息基礎2022-11-07
- 沃爾瑪全球購為何比“雙十一”還便宜2022-11-07
- 前沿熱點:打破抖音幻象:房車,城市人群的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