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消息!遲到的民營眼科“老二”,華廈眼科創業板上市
2022年11月7日,華廈眼科正式登陸創業板。
(資料圖片)
在愛爾眼科上市10多年后,華廈眼科終于跟上了腳步。
2022年11月7日,華廈眼科正式登陸創業板。共計發行6000萬股,募集資金7.78億元,發行價50.88元/股。首日上市,華廈眼科70.01元高開,截至收盤維持在70.1元高點,漲幅37.38%,總市值392.56億元。
華廈眼科是一家專注于眼科專科醫療服務的大型民營醫療連鎖集團,具體業務包括白內障、屈光、眼底、斜弱視及小兒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和眼腫瘤、眼外傷在內的眼科八大亞專科,以及眼視光專科。
眼科服務是一條正迅速拓寬的賽道。而且在發展競速中,中國民營眼科醫院比起公立醫院眼科還更勝一籌。
據華廈眼科招股書,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2015年只有507億元,到2019年已約為10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20%。其中民營眼科醫院市場規模迅速從約189億元增長至4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21%;預計到2025年能達到約1100億元。
從規模來看,華廈眼科已經是國內這條賽道上的第二名,僅次于愛爾眼科。截至報告期內,華廈眼科已在國內開設57家眼科專科醫院,覆蓋17個省及46個城市,輻射國內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華北等廣大地區。
前不久,一則OK鏡被納入集采的消息,曾讓眼科概念股集體下跌。10月27日,“眼茅”愛爾眼科甚至單日市值蒸發277億元;但這一利空卻似乎沒能影響到今日贏得“開門紅”的華廈眼科。
那么在“王者”愛爾眼科之后,“第二名”華廈眼科會對前者產生威脅嗎?
01 “眼茅”難以撼動,華廈穩坐老二
在上市這件事上,華廈眼科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招股書中顯示華廈眼科成立于 2004 年。但如果算上前身“廈門眼科中心”時期, 華廈眼科其實成立于1997年,比愛爾眼科還要早成立3年。
2009年,愛爾眼科登陸二級市場成為行業“第一股”。彼時華廈眼科還以“廈門眼科中心”這一非營利機構面目示人,直到2003年由莆田商人蘇慶燦接手才有了后來的華廈眼科。此后10多年里,該眼科中心多次在“營利”與“非營利”性質間反復橫跳,甚至還被質疑過有侵吞國有資產、財務造假、公益捐款暗箱操作等嫌疑。
也是由于這些風波,2016年就已經啟動IPO輔導的華廈眼科,2020年7月其上市申請才獲受理,一年后,經創業板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中間遭遇了深交所數輪問詢,多次更新招股書。如今,華廈眼科的上市顯得有些姍姍來遲。愛爾眼科上市后有著長達10余年的空窗期,華廈眼科不僅沒能立刻跟進,反而沒有守住“第二”的位置。
今年 3月和7月,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相繼登陸創業板打破了沉寂,而華廈眼科只能成為國內第4家眼科專科醫療服務上市公司。而另一邊早早上市的愛爾眼科,在10年間市值已經翻了30倍。
事實上,華廈眼科雖然是國內規模第二大的眼科服務民營醫療連鎖集團,但從財務指標上卻距“第一”甚遠。
2022年上半年,創業板歸母凈利潤TOP20的上市公司中,愛爾眼科位列第11位。聚焦到眼科服務賽道,財報顯示愛爾眼科其去年營收高達150億元,而華廈眼科的營收只有不到31億元,中間有著數倍的差距。順帶一提,今年早先上市的普瑞眼科與何氏眼科,營收分別為17億元、9.62億元,階梯式下降,而且三家總和也只剛剛超過愛爾眼科的三分之一。
從毛利率來看,華廈眼科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45.56%,比起2020年的41.72%有著不小改進,主要受行業政策及產品服務策略等因素變化影響,但依舊不及愛爾眼科整體毛利率51.92%。
有分析指出,毛利差距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研發。原本“輕研發”就是民營眼科醫院的“通病”。比起創新藥企動輒10%以上、創新醫療器械5%以上的研發占比,“眼茅”愛爾眼科2022年上半年也只有1.41%,還是在同比增長11 %的基礎上。相比之下,另外三家更加“慘淡”,華廈眼科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為1.29%;更夸張的普瑞眼科的研發占比為0.29%;何氏眼科的研發費用為僅為0.07%。
由此來看,愛爾眼科強者恒強,但首日表現出色的華廈眼科從各個方面而言也能坐穩第二。
02 主營業務穩中有升,依舊難逃獲客難題
雖然華廈眼科很難撼動愛爾眼科的霸主地位,但同自己相比,華廈眼科的醫療業務也可謂穩健增長。
2020年-2022年上半年,華廈眼科總營收分別約為24.7億元、30.1億元和15.2億元;其中眼科業務為其主要收入來源,同期分別收入21.89億元、26.26億元和13.37億元,平均占到收入比例的88%左右。
從細分診療項目來看,公司眼科醫療業務主要包括白內障、屈光眼底眼表等。三大主要項目貢獻合計占比超70%。在眼科業務的各診療項目中,白內障、眼底、眼表等亞專科下的診療服務項目存在通過醫保基金進行結算的情形,因此受到醫保控費沖擊,收入增速放緩。但屈光項目、配鏡業務未不存在這樣的影響,收入增長較快。2020年-2021年,華廈眼科的屈光項目同比增長分別為20.5%和31.6%,配鏡業務同比增長分別為18.5%、36.5%
不過,在所有連鎖醫院中,華廈眼科的主要凈利潤來源為廈門眼科中心。2021年,廈門眼科中心實現凈利潤2.18億元,約占華廈眼科總凈利潤的近一半。甚至2021年在華廈眼科57家連鎖醫院中,還有18家處于虧損狀態。
對此,華廈眼科解釋,主要原因系部分醫院尚處于市場培育期,在前期經營中醫院裝修支出、設備購置的折舊攤銷規模較大,同時面臨醫生、護士等人員的人工成本。因此在未能實現一定規模的營收之前,醫院將處于虧損狀態。
醫保控費大背景下,民營眼科亟需拓展非醫保項目收入。這有賴于項目推廣,但數據顯示,民營眼科醫院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2022年上半年,華廈眼科營銷支出0.69億元,營銷占營收比12.25%,在4家民營眼科醫院中同樣位列第二(低)。普瑞眼科在2022年上半年營銷費用為1.6億元,同比增長7.18%;哪怕是最低的愛爾眼科,其銷售費用7.87億元,僅占營收的比例為9.7%,但也同比增長了12%。
由此可見,雖然艱難,但增加銷售投入以觸達更多的消費者,似乎是“形成規模營收”的必經之路。“王者”愛爾眼科如此,“老二”華廈眼科亦然。
責任編輯:hnmd004
- 每日消息!遲到的民營眼科“老二”,華廈眼2022-11-07
- 天天熱推薦:2022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2-11-07
- 天天觀焦點:恒大兩只債券展期通過,獲過半2022-11-07
- 深圳二手房在售房源量持續增加2022-11-07
- 【世界快播報】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9例2022-11-07
- 天天觀熱點:龍光集團:2025年到期5.75%優2022-11-07
- 每日看點!11月7日美股盤前要聞2022-11-07
- 環球訊息:樂視網、樂融致聯合發布聲明:賈2022-11-07
- 世界焦點!美國資本集團半年7次減持康希諾2022-11-07
- 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回落至1.6萬套2022-11-07
- 環球看熱訊:《信息安全技術 關鍵信息基礎2022-11-07
- 沃爾瑪全球購為何比“雙十一”還便宜2022-11-07
- 前沿熱點:打破抖音幻象:房車,城市人群的2022-11-07
- 凈利暴跌六成,加拿大鵝怎么了?2022-11-07
- 熱資訊!就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醫療保障服務,2022-11-07
- 【播資訊】調研報告:全球62%的受訪者認為2022-11-07
- 焦點速遞!寺庫與濟南善再成公司達成高端供2022-11-07
- 環球今日訊!傳海上風電建設有新要求?多位2022-11-07
- 全球速讀:九價HPV疫苗“擴齡”后,已在國2022-11-07
- 天天熱點評!世界黃金協會:截至10月底全球2022-11-07
- 出場即主場!SKYPEOPLE完美詮釋冬季羽絨服2022-11-07
- 環球觀熱點:國內成品油價“兩連漲” ,今2022-11-07
- 【當前獨家】國家發改委:完善廢舊家電回收2022-11-07
- 全球今頭條!中國石化:回購約5124萬元A股2022-11-07
- 財政部: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2022-11-07
- 民航局對巴黎飛上海MU570航班實施熔斷措施2022-11-07
- 以嶺藥業益腎養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煩膠囊上市2022-11-07
- 在太太樂,與職場達人一起“樂”見未來2022-11-07
- 喜茶攤牌了,自營太累不如搞加盟2022-11-07
- 領導這 6 句客套話,必須反著聽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