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點!吶喊過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怎么樣了?
吶喊過后,扎克伯格確實為元宇宙花了不少錢。
10月26日,Meta(前身為臉書,即Facebook)公布2022年三季度財報和四季度業績展望,整體數據全面飄紅。在整體營收277.14億美元(2001.8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幅(4%)的情況下,成本和費用支出卻大幅上升19%到220.50億美元,使得Meta前三季度凈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52%到43.95億美元。
(資料圖片)
數據一出,市場反應悲觀。26日的盤后交易中,Meta股價下跌12%至108美元左右。隨后幾天,持續下探,到10月31日收至93.16美元,市值降至2470億美元。這相較于2021年9月Facebook的歷史高點——股價384.33美元,市值10775億美元——縮水四分之三。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Meta蒸發了8000億美元市值。
股價是市場情緒和盈利預期的綜合體,今天的Meta無疑在雙重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是“通脹無牛市”,經濟衰退預期和加息相伴而來,美國股市幾乎跌回了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時的低點,作為科技股“旗手”的Meta自然也卷入其中。
另一方面,Meta對元宇宙或者VR/AR(虛擬/增強現實,二者也合稱XR)真金白銀的投入,確實大幅拖累其盈利能力:
三季報顯示,其元宇宙業務部門Reality Labs(現實實驗室)在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2.8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5.58億美元大幅下跌。但在成本開支方面,Reality Labs卻繼續加足了馬力,使得單季虧損達到了創紀錄的36.72億美元,相較去年三季度單季虧損增加近40%。
圖:Meta Reality Labs過去八個季度營收(Revenue)與成本(Operation Cost)情況/來源:roadtovr.com
或者說,2022年三季度Reality Labs虧掉了其核心APP業務(Family of Apps,包含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 創造利潤(93.36億美元)的38%。而2022年前三季度,Reality Labs累計已經虧損了94 億美元。
當然,Meta不怕“虧錢”。短期大幅虧損,帶來了對市場份額的統治和對新技術的搶先布局,這也是這家本世紀才起家的互聯網公司一貫的增長曲線。
但是Meta作為一家廣告收入占到總營收99%的(2022年三季度情況)公司。投資者在短期內看不清元宇宙如何真正深度介入到 “社交+廣告”商業閉環中,在現在或者未來,如何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至少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不愿再給出那么高的估值。不過,值得好奇和探究是,這么多錢,花到哪了?
燒掉數百億美元的長跑,背后是下一代互聯網的企圖心
再回顧一下Facebook改名Meta時間線:
2021年9月,市值破萬億美元;10月,宣布更名Meta,“all in”(全下注)元宇宙(Metaverse);11月,納斯達克指數沖上16057.44點,觸及歷史新高。錢潮涌動之下,元宇宙的波浪甚至穿過太平洋,在中國的一二級市場上,也震蕩起不小的漣漪。
扎克伯格拋出元宇宙的時機是正確的。在市場信心最充足的時候,投資者才更愿意為更遙遠的未來和更不確定性的探索埋單。事實上,其之前的腳步,也都踩在節奏之上。
2004年,Facebook從大學校園社交平臺起家,在一眾PC時代的社交媒體中(如新聞集團的MySpace)廝殺而出。2010年代,Facebook更是通過對照片社交平臺Instagram(2012)和即時通訊工具WhatsApp(2014)的兩次并購,順利登上了移動時代的高速列車。
Meta或者Facebook體系內,社交是核心的基因。通過社交平臺把人的注意力聚攏在一起,再組合、打包,銷售廣告,這是核心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社交經歷了PC到手機的跨越,本質是獲取信息終端和形式的變化,Meta跨過了這條鴻溝。沿著這個邏輯,手機之后,下一步人類如何獲取信息、如何實現人機交互?或許就是虛擬/增強現實(VR/AR)。當人們都用VR/AR社交、娛樂、游戲,甚至生產、工作,可以擁有身份,也可以積累資產,這就是下一代互聯網,就是現實世界之外一個平行世界,這也是Meta元宇宙的企圖心。
對于Facebook的改名Meta,自然有著對抗反壟斷審查、品牌隔離等綜合考慮。但可以相信,元宇宙是扎克伯格堅信的未來。因為在2022年三季度財報中,Meta面對投資者、分析師對元宇宙業務“看不到盡頭”虧損的質疑,依然表示:
“我們確實預計 Reality Labs 在 2023 年的虧損將同比大幅增長,” 即便如此,“在2023年之后,我們希望加快Reality Labs的投資步伐,以便我們能夠實現在長跑中(in the long run)增加公司整體營收的目標?!?/p>
實際上,2014年2月、3月間,Facebook就先后收購了即時通訊工具WhatsApp和VR設備制造商Oculus。只是相對于已經比較成熟的即時通訊市場,當時收購通過眾籌獲得資金的Oculus,的確是戰略長跑。
之后,隨著數百億美金的投入,Oculus從子公司變成Facebook一個部門,2020年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Facebook Reality Labs,2021年Fcebook自己也變成了Meta。
這些錢花在哪里了?從硬件制造需要的邊緣算力、屏幕技術、電池續航,到軟件適配的操作系統、云計算、各種功能的應用軟件、游戲、影視,VR/AR需要的投入并不少。
何況相較于移動時代到來時,全球科技、供應鏈發力的手機,VR/AR設備一直以來都是少數幾家公司的布局,其中不少是希望追熱點的創業公司。
無疑,Facebook的介入,加快了行業的腳步。
在硬件上,Oculus從Rift開發者版起步,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硬件發布,從SDK、到消費者版,再到Go、Rift S、Quest、Quest 2,出貨量逐步站穩全球行業的頭把交椅。在軟件上,不斷升級迭代的Oculus App,持續投入、運營整個適配宇宙的應用、影視、游戲等內容生態,乃至上線的虛擬會議室Horizon Workrooms、元宇宙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Meta都花錢在為整個行業探索商業模式。
唯一的問題是,怎么賺錢?
圖:Meta推出的虛擬會議室Horizon Workrooms,劍指元宇宙的生產力工具/來源:womenlovetech.com
廣告收入可以輸血,但扎克伯格難以高枕無憂
雖然在目前的情況下,Meta依然可以依靠其在社交領域的優勢,依靠巨額的廣告營收(2022年前三季度廣告營收823.87億美元),為元宇宙輸血。但這并不意味著扎克伯格可以高枕無憂。
首先是廣告市場本身。
短期來看,廣告是高度依賴經濟成長的行業,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之下,廣告價格走低,廣告主的投放變得謹慎。事實上,相較于Meta去年前三季度822.94億美元的廣告營收,今年增幅已經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2021年4月26日,蘋果“應用追蹤透明”(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簡稱ATT)制度正式實施。簡言之,這個功能可以讓用戶禁止App追蹤其行為。這直接切斷了iOS平臺上分析用戶進行“精準”投放,從而提高用戶轉化的互聯網廣告商業模式閉環。對此,Meta的策略是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進行針對性的投放,但很顯然會帶來成本的提升。
長期來看,Meta的廣告規模持續增長,依托是其在社交網絡市場上的優勢地位。但這個市場并不是沒有競爭者。
乘著視頻浪潮,谷歌旗下的視頻社交媒體Youtube、字節跳動系的TikTok(抖音海外版),都位于AUM(月活躍用戶數)的第一梯隊。按照statista數據,如果把TikTok與抖音合并AUM,可以直接超越Instagram,位列全球第四。當然,Meta旗下有直接與TikTok對標競爭的Reels,并將其與Facebook、Instagram直接聯通。但至少在目前,Reels還不能成為狙擊TikTok的有效力量。
尤其是對于社交平臺而言,有著一個鮮明的代際特征,年輕一代可能會轉入不同的社交媒體。這就是扎克伯格在2013年、2016年兩次試圖收購“閱后即焚”社交媒體Snapchat的邏輯。當然,這兩次收購都被Snap CEO埃文·斯皮格(Evan Spiegel)拒絕。
對于這些社交媒體而言,分食的都是同一塊市場蛋糕。此消彼長,不容哪家懈怠一分。
圖:全球社交媒體AUM排名(百萬)來源:statista.com,數據時間2022年1月
其次是元宇宙,或者VR/AR市場。
當然,在未來的元宇宙中,可以變現或許不僅僅是廣告。但這塊陣地也不是固若金湯。先發自然有優勢,但對于巨頭環伺的互聯網市場而言,等待Meta把市場培養壯大,再直接切入,或許也是一種策略。
比如,如果元宇宙社交是跑得通的商業模式,那么與Meta有著類似基因公司是不是也可以跑跑看。沒錯,就是字節跳動。
2021年8月,就在Facebook即將更名Meta的前夕。出貨量僅次于Oculus的第二大VR設備公司Pico宣布并入字節跳動VR業務。據報道,雖然沒有公開價格,但此次交易對Pico的估值高達90億元人民幣。
對于Pico和AR/VR,字節跳動的策略也是“商業化不是當前的首要目標”,“PICO當前的重心在探索更好的用戶體驗和使用場景,找到一個合適的路徑讓更多用戶參與進來,打造更好的硬件體驗以及開發者生態”。除了沒有扣上一頂元宇宙的帽子,這個戰略和Meta沒有什么大的不同。
是殊途同歸的戰略相似,還是防御性的戰略布局?無論在當前的社交媒體市場,還是在未來的元宇宙社交暢想中,Meta和字節跳動短兵相接。這不僅是想象力的比拼,更是在比拼內容、技術和市場的未來。
責任編輯:hnmd004
- 每日焦點!吶喊過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怎么2022-11-01
- 優步三季度凈虧損12億美元,但營收同比增72%2022-11-01
- 今日播報!龍湖集團:控股股東增持3144萬港2022-11-01
- 【當前獨家】??诙址拷灰踪Y金監管將出新2022-11-01
- 【獨家焦點】多個電子煙品牌今起上調建議零2022-11-01
- 全球簡訊:11月1日美股盤前要聞2022-11-01
- 環球資訊:李家超:風險可控條件下確保大型2022-11-01
- 世界速讀:國家藥監局:保證醫療器械運貯環2022-11-01
- 天天滾動:英國央行率先啟動國債出售計劃2022-11-01
- 焦點播報:強生將收購心臟設備制造商Abiomed2022-11-01
- 每日簡訊:受“迷你預算”影響,英國房價152022-11-01
- 云南擬強化項目管理,嚴禁新增隱性債務2022-11-01
- 韓國五大整車廠商10月銷量同比增15.5%2022-11-01
- 上交所:將加快打造數字智能型交易所2022-11-01
- 天天時訊:教育部推進校外培訓投訴舉報核查2022-11-01
- 每日看點!地球上還沒有真正成功的Layer 1公司2022-11-01
- 環球快播:顏寧宣布離美歸國2022-11-01
- 寒冬將至,創業者的春天在哪里?2022-11-01
- 視點!北京:11月1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2022-11-01
- 播報:真功夫20件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2022-11-01
- 證監會:12386網絡平臺已上線,投資者可通2022-11-01
- 英國石油第三季度調整后凈利潤81.5億美元,2022-11-01
- 每日播報!輝瑞2022年Q3凈利86億美元,超預期2022-11-01
- 一碗方便面的航天故事2022-11-01
- 市場監管總局:第三季度酒類等25大類食品抽2022-11-01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商標代理監督管理規定》2022-11-01
- 環球滾動:財政部:多渠道盤活行政事業單位2022-11-01
- 每日快看: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2022-11-01
- 蔚來汽車:10月交付量為10059輛,同比增長12022-11-01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與豐田社長討論汽車行業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