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文:李寧也出事了,而且越鬧越大
越大的企業,越容易產生輿論風波。
有的輿論是情緒主導,而不是企業真有什么大錯,企業最需要做的是安撫情緒。
(資料圖片)
這次李寧式的回應,其實是一種專家式的回應,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的,更是不了解網絡輿論的結果 。
在海天醬油出事后,李寧也出事了!
10月17日,著名的運動品牌“李寧”股價盤中暴跌13%。而這次暴跌與李寧公司新上市的一款服裝可能緊密相關。
近日,李寧冬裝新品上市發布上,出現了一款這樣的產品。
這款產品被一部分網民認為是在仿日軍軍服。
這一下就炸開了鍋,一時間,質疑、段子滿天飛。
其中,傳的最廣的一個段子是“我把李寧當國貨,他卻把我當大佐“,甚至還有人扒出李寧公司當前的總裁是日籍華人,把這個也當作了攻擊點。
隨后,李寧的高管馮曄發朋友圈回應,但讓他沒想到是,他的回應,反而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不少網民對這番回復的評價是,“我需要你來教育嗎”,認為李寧不尊重消費者。
01李寧冤嗎?
其實,只看李寧自己生產的服裝,我相信能聯想到日本軍服的,應該是少數人;但如果有人將日本軍服放在李寧新款服裝旁邊,二者確實是能找出不少關聯來。
關鍵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色彩的接近。墨綠色雖然與軍服不同,但還是綠色,容易產生聯想,其次就是這個護耳,帽子只要加上護耳,都會跟日本軍服接近。
比如下邊這個產品,像不像日本軍帽呢?外形上也很像啊。
但對比下圖中真實的日軍軍服,至少在帽子上,李寧的這款產品與其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冬天的服裝加上護耳,可以防風防寒,從功能上來講,這個設計也不算很離譜。
甚至可以說,任何帽子只要加上護耳,你都能找到與日本軍帽接近的地方。以一個這樣的設計,就認為李寧在生產“日本軍服”,說服力還是比較弱的。
而出現這種輿論,我認為至少有有這幾種可能:
其一,就是輿論場上有一些拿著錘子打釘子的人,他們心里只有一個仇日政治正確,看著什么都懷疑,在網上對著企業搞審查。但凡有點關聯,就可以大加撻伐,當然,這類人里邊有不少人參與炒作是為了流量。
其二,說不定是有競爭對手故意搞事。
因為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大家最主要的還是忙手頭的工作,哪有那么多功夫盯著企業的產品找茬。將產品瑕疵搞成與政治關聯的大輿情,讓企業戴上漢奸賣國親日的大帽子,我相信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其三,一直以來,李寧在品牌宣傳上,不少給自己貼民族、國潮等標簽,并且因此俘獲了一些愛國消費者的心。
正因如此,此番涉嫌仿日軍服的產品推出后,這些消費者頓時感覺自己被欺騙了,很受傷,所以“大佐”那個段子才迅速傳開。
僅就這一點而言,李寧被罵也不是特別冤,因為你靠著打愛國牌起家,當然要在這一塊更加多些小心啊。
02為什么一點小事能放這么大?
第一,網絡輿論是一種裂變式增長的輿論機制。
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往往受其發行量和發行地的限制,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往往是很多家傳統媒體不斷傳播的結果。
但網絡輿論不一樣。一個小火苗,就可能在網絡形成指數級裂變的發展方向。
越是知名的企業,裂變性越強。
因為只要是知名的企業,其在各種社交圈從無數信息中跳出來的機率就很高,誰叫你本來就知名呢?
所以,越大的企業,越容易產生輿論風波。
第二,負面新聞更容易傳播。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內容,比如企業搞了什么慈善活動,那是很難出現大規模傳播的,反之若是壞事、負面新聞則更容易被傳播。
因為人們更喜歡看到壞的事情,它能夠帶動人們的情緒,從而參與傳播行動。
在微信群里,你絕對很少看到哪個企業又獲得了什么成績的新聞傳播,你能看到的幾乎是各種負面新聞的集合。
第三,少見現象更容易傳播。
要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李寧作為國產品牌,還常是民族品牌的代表,這與仿日軍服事件就形成了強烈反差,就更加容易傳播。
第四,人們喜歡借助傳播負面新聞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具體到李寧這一類事件,不表態甚至很痛苦。
難道你不愛國嗎?想為李寧做些辯護,覺得一些批評實在不像話,但因為涉及愛國與否,還是選擇了閉嘴。
如果辯護,往往會面臨道德指責。沒有收益,卻有損失。那么不如用這類新聞表達自己有同樣的道德感。
這樣的社交會更安全。
所以,你會看到,類似的事件其實不少。
但品牌方的銷售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或是受到沖擊后又恢復了,因為人們的言語立場和實際行動,并不是那么的一致。
人們在真實消費時,會更聽從于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完全被網絡輿論左右。
當然,我并不是在說,中國的企業不應該重視這件事,相反,我要說,中國的企業要比任何時候更重視現在的輿情。
03企業如何應對復雜的網絡世界
當你了解了上述輿論傳播的機理后,你就會發現,要應對這些輿論,企業必須有敏銳的網感。
有人說,企業要快點道歉啊,要向消費者低頭啊,是這樣嗎?當然也不是。
因為這種輿論是情緒主導的,而不是企業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企業最需要做的是安撫情緒。
道歉是認為企業錯了,這可不能輕易低頭。但不低頭,并不意味著要硬懟消費者。調味品協會的聲明,就是直接杠輿論,這種杠法,將事件推向了更高潮。
聲明產品的創意來源于笠型盔,這是中國傳統服飾,這就已經解釋了靈感的來源。
然后再說明,為了平息輿論,將產品下架。
不草率認錯,但同時能在形勢下示弱,才能激起另一部分輿論的反擊。而表現得過于強勢,民間的另一群網絡意見領袖就不會有保護欲出現了。
光靠企業一個公關部那幾條槍,你在喧囂的網絡輿情中是占不了什么優勢的。
而且越斗,對方越有勁,被情緒拱起來的網友,最不缺的就是精力、時間和垃圾話。
吃瓜群眾呢,你們越斗戲越好看,他們越激烈地轉發傳播 ,從而把小事變大,最后企業蒙受的可是實實在在的損失。
04網絡輿論是一個新世界
傳統媒體已經沒落,全世界都是如此。
傳統媒體的模式是記者追求客觀真實,然后各領域專家評點,新聞與評論界限分明。但網絡媒體可不一樣。
網絡輿論在事件的起爆點往往就是帶有強烈的主觀價值偏向的,他甚至先于事實,由情緒來引領事實。
企業很難預知到事件的爆發,因為他并不是由傳統媒體記者采編、主編審核這一套流程發出來的,而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發起輿論攻擊。
而發起者也不是先談事實再來評論,往往是用強烈的情緒帶動,一出現就能在短時間引爆網絡。
先迎合情緒而不是先討論事實,往往是引爆網絡輿論的關鍵。這時,他們對于受眾來說,是滿足情緒價值的信息產品。
李寧這款產品是不是模仿了日本軍服這一事實一點也不重要,轉發這一事件證明自己愛國才重要。
全球范圍內,傳統媒體的力量都已在沒落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網絡媒體接受信息。傳統的權威專家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小的網絡意見領袖。
不管多么權威的專家和學者,都可能在網絡中被罵。人們不再迷信于傳統的權威專家,很多傳統媒體用來平息爭論的專家系統也在崩解中。
李寧式的回應,其實是一種專家式的回應,是高高在上的,是不接地氣的,更是不了解網絡輿論的結果。
如何在新的網絡輿論中更好的生存,重視了解網絡輿論,學習網絡時代危機公關的不同之處,這是擺在中國企業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熱文:李寧也出事了,而且越鬧越大2022-10-19
- 全球頭條:最前線|業績預期爆表,比亞迪前2022-10-19
- 畜牧養殖ETF保持上漲勢頭 鵬華中證畜牧養2022-10-19
- 醫藥相關ETF漲幅居前 招商中證全指醫療器2022-10-19
- 世界熱資訊!新疆10月18日新增本土感染者“2022-10-19
- 環球快訊:山西10月18日新增本土“22+23”,2022-10-19
- 環球速看:廣東10月18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02022-10-19
- 世界短訊!強生第三季度銷售額和利潤實現增2022-10-19
- 【聚看點】寶馬中國人士透露:將再增資百億2022-10-19
- 杭州發布25條措施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扶2022-10-19
- 書店+咖啡跨界組合來了 營造舒適的閱讀氛圍2022-10-19
- 數據顯示 消費者已將咖啡視為“日常飲品”2022-10-19
- 目前我國咖啡消費者約3億人 同仁堂、中石2022-10-19
- 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眾多湖泊 塔克拉瑪干沙2022-10-19
- 全球最大無瑕疵鉆石估價約1億元 世界三大2022-10-19
- 全球觀天下!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眾多湖泊2022-10-19
- 每日關注!(財經·行情)美元指數18日小幅2022-10-19
- 全球視訊!常德人可能都不知道,常德有個持2022-10-19
- 當前頭條:餓了么,向即時零售要增長2022-10-19
- 天天訊息:隔三差五出現,真有那么多高學歷2022-10-19
- 環球通訊!奈飛第三季度營收79.3億美元,同2022-10-19
- 世界微頭條丨英國家庭能源賬單或漲至每年432022-10-19
- 資訊:前8月中國服務進出口額增長20.4%2022-10-19
- 【環球播資訊】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2022-10-19
- 環球資訊:LME期銅收跌142美元,報7421美元/噸2022-10-19
- 付費自習室下沉縣城 但利潤依舊很低2022-10-19
- 當前快報:省交通物流發展中心夯實物流保通2022-10-19
- 要聞速遞:漢巴南鐵路嘉陵江特大橋主塔封頂2022-10-19
- 每日消息!王艷:將心比心老人當她是孫女2022-10-19
- 天天微動態丨秋日,佛山花海驚艷上線!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