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訊!亟待破除的三個管理神話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我們看過很多管理失敗的案例,這些案例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經驗總結。但另一方面,似乎從來沒有人去質疑那些由來已久、深入人心的管理理念,而它們恰恰是管理者難以覺察和改變的一些觀念。這些似乎是管理領域“金科玉律”的東西,在管理者腦中已根深蒂固,從未被懷疑,然而在很多案例中卻是導致失敗的根源所在。來看三個已被商業實例證實錯誤的管理誤區,你會大吃一驚。本文來自編譯。
(資料圖片)
劃重點:
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事情,而是你確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
那些與我們所持有的堅定信念相矛盾的證據,會破壞我們的認同感。我們非但沒有調整自己的觀點,反而加倍攻擊那些批判的聲音。
首要原則是你不能欺騙自己——而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騙的人。
據說,馬克·吐溫曾說過:“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事情,而是你確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辈涣私馐聦嵤呛苋菀籽a救的,我們可以看書,看紀錄片,或者只是在谷歌搜索并快速瀏覽答案即可。然而,即使面對與我們認知所矛盾的事實,我們的誤解和偏見也依然存在。
事實是,與如何看待自己相比,我們所相信的很多東西與自己衡量相關證據的方式似乎聯系不大。事實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那些與我們所持有的堅定信念相矛盾的證據,會破壞我們的認同感。而我們對此的解決方式,是我們非但沒有調整自己的觀點,反而加倍去攻擊那些批判的聲音。
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這樣做可能會帶來某些問題,但在商業世界,這卻可能是致命的。正如亞當·格蘭特在《重新思考》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我們可以努力重新審視并改變我們的信念。以下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三個誤區。
誤區1:“地球村”會是個好地方
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 McLuhan)在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中,將媒體描述為“人的延伸”,并預言電子媒介最終將形成一個地球村。社區將不再被束縛在一個單獨的、孤立的物理空間中,而是在世界舞臺上與他人聯系和互動。
對許多人來說,互聯網的崛起證實了麥克盧漢的預言,隨著柏林墻的倒塌,數字企業家們看到,他們的工作被提升為神圣的使命。在Facebook的 IPO 文件中,馬克·扎克伯格寫道:“Facebook 最初不是為了成為一家公司而創建的。它的建立是為了完成一項社會使命——讓世界變得更加開放和互聯。”
然而,重要的是,麥克盧漢并沒有把地球村看作一個和平安定的地方。事實上,他預測將形成一種新形式的部落主義,并導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類力量和侵略暴力的釋放”,以及分崩離析,整個世界充滿情緒負累,文化規范不斷地混合、沖突和爆發。
對于地球上的許多人來說,或者是大部分人來說,這個世界常常是一個黑暗、危險的地方。當你的世界不安全時,“開放”與其說是一個連接的機會,不如說是一個被利用的漏洞。對于同一件事,如果從加州東南部城市門洛帕克的一家科技公司的角度向外看,事情會呈現出一個有利的樣貌,而從莫斯科郊外的一棟別墅向外看,情況又會根本不同。
背景環境很重要。我們最致命的失敗往往不是由于計劃、邏輯或執行方面的問題,而是設想方面的。很有可能的情況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與我們不同。我們需要避免戰略唯我論,而應該不斷質疑自己的假設。
誤區2:贏得“人才之戰”會讓你更有競爭力
1997 年,麥肯錫的三位顧問出版了一本名為《人才之戰》(The War for Talent)的暢銷書,書中認為,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招募“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甚至比“資本、戰略或研發”更重要。這個想法很有道理。對一家企業來說,還有什么比員工更重要呢?
然而,正如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一篇關于安然公司(美國能源巨頭,成立于 1985 年)的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嚴格遵守人才規則導致了這家公司的垮臺。那些被認為有才能的高管升職很快。事實上,升職速度快得過度,以至于無法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評估。人們開始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給老板留下好印象、顯得聰明等方面,而不是專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
企業文化變得越來越有害,管理層繼續把賭注押在無益的陳詞濫調上,直到在組織中獲得晉升,而這個晉升的唯一途徑則建立在危害他人利益之上。我們現在知道的事實是,其結果并不好。2001 年,安然公司破產,而就在其破產的 4 年前,《人才之戰》(The War for Talent)還在利用安然公司的例子凸顯其為企業樹立的榜樣作用。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人才并不是你在戰斗中收獲的戰利品。它是通過實現組織和整個生態系統(包括合作伙伴、客戶和你所經營的社區)中的那些人的潛力而構建的。歸根到底,安然的失敗不是因為它輸掉了人才之戰,而是因為它其實是在和自己開戰。
誤區3:我們可以“設計”管理過程
1911 年,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根據他在一家鋼鐵廠擔任經理的經歷,出版了《科學管理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這本書針對傳統的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種更有紀律性的途徑。他沒有讓員工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務,而是試圖尋求“唯一的最佳方式”,并進行相應的培訓。
不久之后,泰勒的思想成為了真理,衍生出了科學營銷、金融工程和六西格瑪運動(譯者注:六西格瑪是由當時在摩托羅拉任職的工程師 Bill Smith 于 1986 年提出的。這種策略主要強調制定極高的目標、收集數據以及分析結果,通過這些來減少產品和服務的缺陷。是一種改善企業質量流程管理的技術,以“零缺陷”的完美商業追求,帶動質量大幅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最終實現財務成效的提升與企業競爭力的突破)等分支。僅僅努力工作已經不夠了,你必須衡量、分析和優化一切。多年來,這些想法成為商業思維的核心,很少有人質疑。
然而,它們本應受到質疑才對。事實是,這種工程學思維方式是一種僵尸思想,是邏輯實證主義的殘余,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就已被質疑,最近的版本也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舉個例子,一項研究發現,在 58 家宣布實施了六西格瑪計劃的大公司中, 91% 的股票表現落后于標準普爾 500 指數。然而,這并沒有妨礙這種管理思想的流行。
問題的根源在于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們管理的不是機器,而是生態系統,我們需要更多地考慮整個網絡,而不是節點。我們的成功或失敗與其說取決于個體,不如說取決于個體之間的聯系。我們要少模仿工程師思考,而要多像園丁一樣思考。
不要相信你思考的所有東西
在任何時間里,都有很多聰明人說著聰明的話。當你提到像馬歇爾·麥克盧漢這樣的傳奇人物,并談論“地球村”時,這個概念就會散發出某種歷史的、不可改變的命運光芒。但這只是一種錯覺,就像“人才之戰”,以及用“工程”的方式開展商業管理并做出選擇一樣,這些想法其實未必正確。
然而,請注意這個陷阱。這些都不是單純的觀點或概念。持有“人才之戰”觀念的麥肯錫的顧問們并不僅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披露了一項“為期一年的研究(這項研究涉及 77 家公司和近 6000 名經理和高管)”的結果。(據推測,他們直接把這項研究賣給了這 77 家公司)。
事實是,一個想法永遠不能被向后證實,只能被向前證實。再多的分析也塑造不了現實。我們需要不斷地測試我們的想法,重新思考和考量,使這些想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應該太過相信自己的想法。有太多的方法導致錯誤或失敗,而要得到正確的方法總是不易的?;蛘?,正如理查德·費曼所說,“首要原則是你不能欺騙自己——而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騙的人。”
譯者:Vivi
責任編輯:hnmd004
- 全球通訊!亟待破除的三個管理神話2022-07-14
- 每日動態!張小泉稱菜刀不能拍蒜,公司:已2022-07-14
- 當前快播:包鋼股份:上半年凈利同比預降862022-07-14
- 余額寶是復利計息嗎?余額寶算不算復利產品2022-07-14
- 利物乙:捐贈4萬元物資幫助困境兒童,踐行2022-07-14
- 飛越旅行是啥公司?飛越公司現狀 飛越旅游2022-07-14
- 科創板首批名單 中國科創板最新名單 20222022-07-14
- 全球今日報丨水利部印發方案開展母親河復蘇2022-07-14
- 速讀:外媒:加拿大決定2024年前豁免對“北2022-07-14
- 全球資訊:熱熱熱!雪糕成“夏日主角”2022-07-14
- 全球熱頭條丨助力無障礙出行地鐵站增設輪椅2022-07-14
- 再添殊榮 美巢集團股份公司獲瀛海鎮經濟發2022-07-14
- 上海黃金交易所怎么開戶?黃金不讓開戶是怎2022-07-14
- 工商銀行怎么取消小額管理費?工商銀行余額2022-07-14
- 支付寶客服電話是多少?95598人工客服是242022-07-14
- 當前時訊: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兩連降”2022-07-14
- 焦點要聞:澤達易盛董事長林應因涉嫌信息披2022-07-14
- 焦點關注:廣西北部灣銀行發行全國城商行首2022-07-14
- 【時快訊】工行北海分行與北海市市場監督管2022-07-14
- 全球熱頭條丨工行桂林分行開通48家個人公積2022-07-14
- 130萬韓元相當于多少人民幣?252萬韓元相當2022-07-14
- 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匯豐銀行是哪個國家2022-07-14
- 自帶氣場的女神座駕求推薦?2022款瑞虎3x 2022-07-14
- 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多2022-07-14
- 燭島數藏見證一場華夏文明起源發展的視覺盛2022-07-14
- 全景求是創新研發中心:背調報告新形式,助2022-07-14
-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2022還能買交行理2022-07-14
- 專家不建議每天都做核酸 做完核酸不漱口2022-07-14
- 東航是國企還是民企?東航國航是國企還是央2022-07-14
- 青島海爾股價創新高 青島海爾股票行情查詢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