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天下!重新理解小眾運動的崛起 | 年度總結
這些變化,正在改變中國人看待體育運動的方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懶熊體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劉易非,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2022年,體育運動有三次成為互聯網的焦點:冬奧會、世界杯,以及在夏天關于飛盤的各種討論。如果說2021年“小眾運動”還只是冒頭趨勢,那么毋庸置疑,以飛盤、陸沖、腰旗橄欖球、槳板、攀巖為代表,“小眾運動”在2022年實現了全面爆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至于我們最近跟別人討論這些運動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反饋:“這還算小眾運動?”
身處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可能早已對這些運動習以為常,或者從社交媒體頻繁的“打卡”里,感受到了超高的熱度。
但是,數據可能會戳破人們對于這種繁榮狀態的幻想。多位飛盤行業人士告訴懶熊體育,2022年全國飛盤人口約在百萬量級;作為對比,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冬奧會的推動,根據《2021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全國雪場在2021-22雪季的滑雪總人次為2154萬,模型測算出參與滑雪的人數約為1202萬人。
即使這樣,2022年一飛沖天的飛盤運動,在實際參與人數上,跟滑雪依然有數量級的差距。
一定程度上, 互聯網夸大了這些運動的影響力,但也在見證并加速這些運動的崛起。 不要忘了,足球也只不過是在1954年世界杯開始電視轉播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并成為“世界第一運動”,距今只有68年而已。和許多如今被奉為圭臬的“傳統”一樣,人們可能高估了它的悠久,而在這樣一個網速飛快的年代,積攢“底蘊”的時間完全可能更短。
一年過去,我們正視這些運動崛起的過程,也思考他們面臨的潛在困境。這些變化,正在改變中國人看待體育運動的方式。
人為什么要運動?
不要再說“強身健體”了。
那個已經說爛的新冠笑話里,大家知道,“醫生說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你們卻跟聾了一樣”。我們都心知肚明,強如劉畊宏,在他那7000多萬的抖音粉絲里,絕大多數也只是躺著看的。
但運動確實在這些小眾項目里發生了。
在小紅書、微博上,打卡文案里出現最多的是“今天的快樂是XX給的”,“XX”可以是某個明星,但更多的時候是碳水、音樂節、飛盤。
過去參與運動,人們展示的是“我很厲害/強壯/有毅力”,現在則是“我玩了XX,我很快樂”。
這才是小眾運動真正火起來的原因,不用找那些高大上的借口,這些運動的秘密就在于快樂本身。一年前,我們曾經試圖總結過小眾運動破圈的幾個步驟 (延展閱讀:打造爆款小眾運動的“七步曲” | 年度總結 ) , 但無論是出片、社交,最本質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需要一種能快速給到的、能夠展現出來的多巴胺——就像碳水一樣。
當然,健身也能帶來快樂。當健身結束后,看著流淌的汗水、(似乎)更緊致的肌肉,那種“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會更高級。但是,這種快樂的產生周期太長,多數人無法忍受獲得這種快樂所需的痛苦過程,人需要一種速成的爽感。
小眾運動提供了它,這些項目足夠新奇、門檻相對較低,新玩家能快速獲得獵奇感和正向反饋。
在過去,我們永遠在把體育運動復雜化:奧運會凝聚了家國意義,球迷相信“一日XX終身XX”的故事,體育被用來培養意志品質、團隊精神。
但是清醒點吧,大家已經不想聽這些空話了。體育在國內永遠走不出“朝陽產業”的幻想,就是因為這些高高在上的帽子。 人們用不著喜歡體育,但人人都喜歡做游戲,只不過,這些游戲恰巧用到了體力而已,這就夠了。
這就是小眾運動們做到的事,它們當然有豐富的文化意義,但捧紅它們的,是直給的快樂、便捷的分享和及時的反饋。不然你說,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刷短視頻呢?
當然,在一些時候,我們只是在這些運動里表現得很快樂,不過在一連串轉評贊后,我們自己也就信了。
別把小眾運動行業想簡單了
這一年,來蹭熱度的人很多。體育賽事辦不起來、運動連鎖相繼停業,很多人看到小眾運動時髦又賺錢,紛紛投身其中。但現實是,“時髦”這個詞一點也不時髦,行業里的諸多亂像,反而恰恰是蹭熱度的人帶來的。
人們以為自己很懂體育行業,但當把健身瑜伽的運動連鎖方法論、足籃球的賽事經驗搬到小眾運動上后,卻發現并不匹配。
我們需要正視、尊重不同運動的內在邏輯。如果按照項目來區分,體育運動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以健身、瑜伽為代表的運動連鎖門店模式,和以足籃球為代表的職業體育賽事模式。前者以場地、教練為核心,提供教學服務;后者以賽事IP為核心,售賣體育故事。此外,二者都衍生出巨大的運動裝備消費市場。
▲開放球迷后的成都蓉城主場。職業體育的消費行為主要是“觀賞”。
但是, 飛盤、陸沖、槳板都不完全屬于這兩種,他們現階段在國內的發展,依托的商業模式更像是社群經濟——從業者售賣的并非某種商品,而是以人為核心,幫助社群中的人不斷互動、交流、彼此影響,而運動本質上只是社群里的游戲項目而已。
我們會發現,運營成熟的運動社群往往不只提供單一運動項目,夏天陸沖、冬天滑雪的俱樂部已經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這和“廣場舞+遛娃”的大媽社群并無太多區別。
更有力的印證在于,大部分成熟運動社群的收入中,已經有大半來自于品牌的廣告投放。品牌把自身形象植入到彼此信賴、高度認可的群體中,這本身就是社群經濟的商業模式。
因此,小眾運動不同于傳統體育項目,賣的既不是教學也不是流量,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共鳴。在網絡與現實都如此割裂的的今天,這樣的連接愈發難得。
于是, 人們需要尋找同溫層,興趣愛好就是尋找同溫層最低門檻的條件。而且不同于影視、音樂主要以討論為主(不是誰都能聊完即興jam一段),運動可以讓人真正玩在一起。這種親密感,對于個體和品牌都越來越珍貴。
所以說,趕時髦沒有錯,但要承認,傳統體育的商業模式很難完全適用于這些小眾運動。在以人為核心的運動社群里,唯有用真心。
流行還是流傳?
小眾運動在這一年還有另一個稱呼:潮流運動。相比于“小眾”在數量級上的意義,“潮流”的字面意思在于,它可能只是流行一時的。
事實上,許多新玩家確實在“今天玩這個、明天玩那個”,為了打消人們關于曇花一現的憂慮,從業者們抱緊了“生活方式”這個詞。
但如今“生活方式”的泛濫程度,幾乎和世界杯決賽后的梅西球迷一樣多了。問題是,大家真的有那么多時間去“生活”嗎?
不可否認的是,已經有不少新玩家在新流行的運動中獲得了技能和興趣,冬天結束后,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是會回到這些項目里。但是,作為游戲的一種,對于大多數新玩家而言,這種不可替代性,真的會高到“生活方式”這種程度嗎?恐怕是否定的。
可能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瓶頸,一些人開始用更傳統的方式,將小眾運動競技化,飛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也因此引出了不少問題。
作為一個從誕生之日起就強調反對權威、追求用溝通解決問題的項目,傳統的“飛盤精神”與裁判主導的競賽體系并不十分兼容。而由于缺少統一規則,即使世運會飛盤比賽和美國職業極限飛盤聯賽AUDL之間,也有不少規則差異。在新手比例相當高的中國飛盤群體中,想要快速建立起一套共識,可謂難上加難。 ( 延展閱讀:外火內亂的飛盤(上):口水中的賽事 ;外火內亂的飛盤(下):商業化并不樂觀 )
當然,把理念獨特的運動競技化,其實早有先例。滑板、街舞都是誕生于美國的街頭運動,追求自我表達,但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這兩個項目相繼被奧運會“招安”,滑板已經出現在東京奧運會,街舞門類中的霹靂舞也將出現在2024年的巴黎。
曾經象征反叛的街頭文化,如今卻變成了“聽命于”裁判的打分項目,如果這是小眾運動在“長大”過程中不得不經歷的改變,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無論怎樣,小眾運動的風已經被吹起,從業者也自然希望能把各自的運動文化流傳下去。 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條已經被證實有望在“精神閹割”后登堂入室,成為競技體育;另外一條,則是更加不可預測的“生活方式”。 哪條路好走,只有時間知道了。
重塑中國體育
毫無疑問,小眾運動在2022年的火爆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就像80年代末disco開始在中國流行一樣,這些運動的走紅,也代表著城市年輕中產階級全新的表達方式——運動成為了追求快樂、尋找同好的通用語言。
15年前,《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公報》顯示:“百姓參與體育運動程度低、參與意識有待提高,是當前中國群眾體育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
那個時候,我們還在糾結于奧運選手的輸贏,沉浸在家國主義和強身健體的簡單敘事里。
如今經歷了兩屆本土奧運會,金牌之余,我們終于把參與體育和“生活方式”聯系起來,甚至于爭論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否純粹、高級。不得不說,這已經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運動竟然已經可以引發如此規模關于價值觀的討論。
所以,即使2022年中國體育行業步履維艱,但小眾運動的崛起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的體育運動已經如此深入地融入生活。
哪項運動會更加流行,可能并不重要。集體共識正在瓦解,群體表達正在凝聚,幸運的是,運動將會真正成為我們的一種交流方式。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4
- 天天觀天下!重新理解小眾運動的崛起 | 2023-01-08
- 世界實時:“殺”死4S店的不是新能源2023-01-08
- 【全球時快訊】數字化賦能新商圈消費“元宇2023-01-08
- 江西峽江:贛江大橋擴建工程建成通車2023-01-08
- 世界今日訊!(體育·國際足球)意甲綜合:2023-01-08
- 世界資訊: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今起正2023-01-08
- 全球關注:1月8日起這些國際航班取消入境分2023-01-08
- 【天天熱聞】句容經濟開發區爭當產業強市先2023-01-08
- 全球熱點!XBB是否在云南監測到?現在云南2023-01-08
- 楊家興登上中國體操世界冠軍榜2023-01-08
- 全球實時:山西朗格思節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23-01-08
- 世界即時:沈陽“最美職工”“最美團隊”選2023-01-08
- 鎮江首個“近零碳”碼頭示范工程啟動2023-01-08
- 訂購詐騙多發“佛跳墻”也成坑錢工具2023-01-08
- 培育冬捕經濟釋放帶動效應(新春走基層)2023-01-08
- 環球觀熱點:多地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商業和2023-01-08
- 今日!2023年春運大幕正式開啟!迎接“大考2023-01-07
- 當前快報:貴州貴陽:多舉措保障旅客出行主2023-01-07
- 世界今日報丨深圳各口岸“整裝待發”迎通關2023-01-07
- 焦點速訊:投資人炮轟羅永浩,到底是誰辜負2023-01-07
- 消息!“朱迪”成兔年主角!上海迪士尼將開2023-01-07
- 積極履行職責,傾聽群眾心聲丨普陀區代表委2023-01-07
- 天水開展“平安春運·交警同行”主題宣傳活2023-01-07
- 快報:寶馬發布全球首臺搭載四車窗融合顯示2023-01-07
- 冰鮮交易量上升3倍,福州:春節臨近,水產2023-01-07
- 世界今熱點:北京市新聞出版局:1月8日起全2023-01-07
- 快資訊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8日凌晨將2023-01-07
- 社區治療藥品和氧療可醫保報銷!珠海市衛健2023-01-07
- 當前頭條:團圓新春路|春運首日北京鐵路警2023-01-07
- 【環球快播報】2023年春運拉開序幕,國航增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