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殺市場“混戰”
幾天以前,因為看過一份網絡熱傳的“‘陽康’后家庭消毒攻略”,李女士決定給家里來一次大消殺。傳統的消毒水之外,李女士還看中了一套售價299元的消毒刀架,在她看來,餐具可能是病毒殘留的重點區位,這種小家電又比傳統的消毒柜更經濟實惠。連日來,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包括酒精、次氯酸等在內的傳統消毒液暢銷的同時,以消毒燈、消毒棒為代表的“科技型”產品也開始走紅。產業鏈上,加大產能、跨界生產的故事也在不斷復刻,消殺市場似乎于“混戰”中走入了爆發的前奏。
買不到的消毒液
今年“雙12”,不幸中招新冠病毒的王女士便已預料到了消毒產品的緊俏,線下藥店購買無果后,當即在電商平臺下單了兩瓶2.5L的酒精消毒液。然而直到康復,王女士也沒收到貨。
(資料圖片)
期間,客服曾以“倉庫壓力大”作為延遲發貨的回應。近日,王女士再次準備催發貨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下單的店鋪鏈接已經失蹤,空白的頁面顯示“獲取店鋪失敗”。
慌了神的王女士開始尋找其他的替代產品,卻意外地發現了新大陸:次氯酸消毒液的風頭已經蓋過了酒精,各種消毒棒、殺菌卡也讓人眼花繚亂,“殺菌率高達99%”的介紹讓人忍不住下單的沖動。
三天前王女士換了其他店鋪拍了同樣的酒精產品,目前仍舊沒有發貨。為了保險起見,12月26日,王女士又下單了一瓶2L的次氯酸消毒液,是否能夠順利拿到仍是未知數。
“缺口”已經順著產業鏈逐漸向上游蔓延。一家銷售次氯酸消毒液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段時間線下次氯酸的需求量一直都在上漲,線上的變化也比較明顯,之前一天只接幾個咨詢的電話,但現在一天要接幾十個。
山東一家次氯酸生產企業的相關人員也對北京商報記者提到,現在主要的問題是產不出來,前幾天需求量太大了,全國各地都需要次氯酸,這幾天的產能相對好一些,慢慢開始上漲。據介紹,他所在的公司次氯酸一天的產能已經提高到了40噸。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當前市場消毒液原材料產能充足,導致市面上消毒液“一瓶難求”的原因除了疫情影響的復工不及時、開工率低、灌裝不及時外,另一大重要瓶頸就是消毒液的運輸。
誰有真功夫
目前備受市場關注的消毒產品,主要有酒精、次氯酸、消毒柜、消毒燈等。提及酒精消毒和次氯酸消毒的區別,上述次氯酸生產企業相關人員解釋稱:“次氯酸的消毒能力‘秒殺’酒精,是酒精殺菌效果的8-120倍。在時間方面,次氯酸完成消毒只需30秒,而酒精需要幾分鐘。”
消毒柜通常采用高溫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線消毒等方式,消毒燈的作用原理大多也是紫外線消毒。對于李女士提到的消毒刀架,其店鋪客服表示,采用的是紫外線殺菌技術,新冠病毒也在殺菌范圍內。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員劉鵬稱,家庭類消殺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包括75%的酒精、次氯酸以及雙氧水等在內的具有強氧化性的化學試劑,另一類則是包括紫外線殺菌、等離子體殺菌以及過濾等技術在內的物理方式。
在化學試劑方面,比起酒精,次氯酸的刺激性相對更強,容易對人的呼吸道產生影響,通常不建議在家庭場景長時間、大規模地使用。
而物理方式的消殺,如紫外線照射,長期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紫外線消殺一般也出現在醫院或者專業的實驗室,家庭使用最好還是嵌入到相應的機器中,而不建議裝一個紫外線燈進行照射。
對于目前市面上熱銷的消毒棒等產品,劉鵬表示雖然不了解其中的具體原理,但“個人認為隨身攜帶一個消毒棒就能殺菌是不現實的”。
增銷、增產與跨界
面對市場需求的火爆,不少企業作出回應。近日,廣州浪奇表示,公司生產的84消毒液對細菌滅殺率以及對病毒的滅活率高達99.99%,適用于公共場所、家居、衣物多用途消毒。
面對投資者提問,一天之后,廣州浪奇再次回應,公司84消毒液銷量同比有一定增長,但該類產品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低。目前,公司正全力滿足相關產品的訂單需求。12月26日,廣州浪奇漲停,報4.27元,總市值69億元。
除廣州浪奇外,12月以來,包括長虹美菱、西隴科學、可孚醫療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在互動平臺上披露了消毒柜、消毒燈以及消毒劑相關生產經營情況。
跨界也成了不少企業的選擇。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紫鑫藥業、盤龍藥業、比亞迪、紅太陽、仁瑞生物科技、東北制藥、泰和科技、美聯新材等公司此前已公告將生產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劑產品。
是曇花一現的風口?還是長遠來看的藍海?消殺市場的發展值得一探。國信證券的研報顯示,消毒液產業鏈簡單,生產門檻不高,企業產能十分分散,國內低端消毒液產能過剩,高端消毒液依賴進口供不應求。非典之后國內消毒液經歷黃金發展十年,消毒液行業起步并迅速擴張。
中研普華研究院也提到,國內消毒液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每年有幾千億元的消毒抗菌產品潛在需求,醫用消毒液為主要市場需求,而隨著疫情防控各地逐漸放開,家庭消毒需求攀升,將對消毒液行業的零售端需求放量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預測2026年我國消毒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65億元。
劉鵬認為,消殺設備本身是被需要的。雖然防疫政策調整了,但還有大量的高危人群需要重點保護,醫院、養老院等重點場所的消殺防護仍舊是必要的。而且病毒又是不斷變異的,我們不能簡單地對病毒視若無物,還是要始終繃緊防疫這根弦,最理想的狀態仍舊是不要感染。
“消殺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如何在保證被保護人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及時有效的消殺,可能也會成為未來重點研究或者說攻克的重點所在。”劉鵬總結稱。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楊月涵
責任編輯:hnmd004
- 消殺市場“混戰”2022-12-26
- 世界簡訊:種植牙集采明年1月啟動,最高價232022-12-26
- 環球即時看!北京社區醫院將供應新冠口服藥2022-12-26
- 環球觀熱點:63家上市公司率先發預告,多個2022-12-26
- 中國信保發布2022年《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22-12-26
- 當前快訊:他送給父母的“年貨”,是一幢三2022-12-26
- 新動態:駐阿根廷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人身2022-12-26
- 全球資訊:三旺通信:擬推2022年限制性股票2022-12-26
- 環球看點!螺紋鋼期權上市首日成交2.69萬手2022-12-26
- 新冠感染后會不會引發心肌炎?專家解讀2022-12-26
- 世界熱議:360通過ISO/SAE21434道路車輛網絡2022-12-26
- 每日熱訊!四川男排1:3不敵浙江體彩仍保留進2022-12-26
- 四川省民政廳:加強“五社聯動”,提供醫衛2022-12-26
- 觀熱點:前11個月中國信保累計承保金額超812022-12-26
- 世界熱資訊!應急管理部:全力抓好歲末年初2022-12-26
- 最新:國家能源集團再開工10個重點項目,年2022-12-26
- 渤海億噸級墾利6-1油田主體區開發項目投產2022-12-26
- 山東濰坊:公積金貸款金額上限提高至60萬元2022-12-26
- 洛陽警方開展集中夜查確保消防安全2022-12-26
- (圖表)「經濟」2022年全國棉花產量比上年2022-12-26
- 焦點消息!新華全媒+|河南14條高速公路集2022-12-26
- 我們嘗試讓繪畫AI成為負責插圖的新同事2022-12-26
- “氫”盡所能,產業提速2022-12-26
- 全球熱頭條丨B站“降本”進行時:無關績效2022-12-26
- 商務部推廣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2022-12-26
- 天天要聞:全國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穩產2022-12-26
- 環球熱門:國家藥監局已批準47個新冠病毒抗2022-12-26
- 全球今頭條!親子矛盾升級?這條熱線每天接2022-12-26
- 萬州:楓木水庫工程完成壩體封頂2022-12-26
- 【全球播資訊】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暴露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