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基經之固收+篇丨“固收+”基金跌超20%,還能買嗎?該怎么選擇?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
上一期我們聊了近期回撤比較明顯的固收產品,本期進一步延伸來聊一聊“固收+”基金。
(資料圖片)
這類基金前兩年表現搶眼,也獲得了不少投資者的親睞,但今年隨著市場的調整,不少基金都出現了明顯調整,有的甚至跌幅超過20%。
那么,“固收+“基金還能買嗎?又該怎么選?
1、什么是“固收+“基金
要讀懂“固收+“基金,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固收+”、“+”的是什么。
從目前已有的“固收+”基金來看,主要指的是以債券資產打底,在此基礎上通過配置一些權益資產進行收益增強的基金。常見的增強方式如債券+股票、債券+可轉債、債券+股票+可轉債等。
如果以基金的類型來進行區分,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這兩類產品都可以打新、也可以配置可轉債和股票,它們主要的區別在于權益的倉位,二級債基的股票倉位一般限制在20%以內,而偏債混合型的股票倉位可以達到40%。
在“固收+”紅火時,有些權益倉位超過30%的基金在宣傳時,也往往會把自己宣傳為“固收+”基金,但實際上,權益超過30%,再以“固收+”進行宣傳就很容易讓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風險有很大的誤解。
整體來說,“固收+”基金追求的是在相對穩健的基礎上,獲得比純債產品更高一些的收益,因此穩健還是基礎,從這點出發,投資者在篩選產品時就要注意權益倉位的占比,如果權益倉位超過30%,還頻頻以“固收+”來吸引投資者眼球的產品,可以選擇回避。
2、關鍵看持倉
具體到操作方面,權益倉位的占比,可以先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來判斷,比如業績比較基準顯示的股債比是1:9、2:8還是3:7。
重點則是要去看基金的持倉,有些基金雖然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是股債2:8的比例,但實際上在債券資產方面,配置了不少可轉債,這其實就進一步放大了風險。
以華夏鼎源債券為例,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從這個業績比較基準初步可以判斷為股債2:8配比的二級債基,也算是比較典型的“固收+”的表現形式之一。
進一步從持倉來看,今年的三季報顯示,該基金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5.79%,債券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71.94%。看上去股票的倉位并不高,但如果將債券倉位進一步細分,可轉債(可交換債)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達51.16%。
可以看出,可轉債的占比還是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股票倉位并不高,但基金整體的風險并不低。而從業績表現來看,也能發現這一點,截至2022年9月30日,華夏鼎源債券A基金份額凈值為0.8301元,三季度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4.2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2.63%。而如果從今年以來的表現來看,凈值跌幅超過了20%。
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只是看到業績比較基準就將其認定為比較穩健的“固收+”基金,且認為風險等級并不算高,那么顯然今年以來的持有體驗并不會太好。
3、關注基金經理風格的穩定性,不建議參與新基金
從上述這個例子其實也可以對所謂的“固收+”基金有更清晰的認識,首先,這類產品是否能做到比較穩健,取決于權益倉位的占比,這個權益倉位不僅指的是股票倉位,同時也包括可轉債等含有股性的資產倉位。
其次,投資者不能簡單以業績比較基準進行判斷就直接買入。從這點出發,建議對于“固收+”的新基金就要謹慎選擇,因為新基金還無法看到基金經理的持倉情況。如果一定要選擇新基金,建議可以先去關注同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產品,尤其是同樣風險特征的產品,了解基金經理如何進行配置。
但換而言之,如果同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產品,已經是比較穩健的“固收+”基金,且沒有處于封閉狀態的話,投資者為何不直接選擇,而去選擇新基金呢?
再有,對于“固收+”基金而言,基金經理的風格穩定性也很重要,如果調倉頻率很高,偏愛在一些風險較高的資產上風險暴露,比如更多配置信用債、可轉債等,即使某些周期內表現較高,但潛在的風險也較大。
另外,基金經理的更換也是非常值得關注,因為這類產品還是屬于主動管理型基金,一位風格穩定的基金經理離任,接任的基金經理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基金風格的穩定需要進一步觀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責任編輯:hnmd004
- 共享基經之固收+篇丨“固收+”基金跌超20%2022-11-24
- 全球快看點丨軌跡公布!盤龍區發現2名核酸2022-11-24
- 上海迪士尼25日恢復運營,來滬返滬不滿5天2022-11-24
- 麻六記,賺錢嗎?2022-11-24
- 今日訊!AMD率先開啟價格戰,拼個魚死網破2022-11-24
- 愛奇藝已連續三個季度盈利,拐點真的來了嗎2022-11-24
- 世界快資訊丨香港證監會:唱高散貨集團首腦2022-11-24
- 天天訊息:花旗:歐元區通脹料在11月出現兩2022-11-24
- 環球今頭條!國家郵政局:郵政快遞業隱私面2022-11-24
- 上海市長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何帆、荀2022-11-24
- 【天天速看料】第十五屆區運會南寧代表團實2022-11-24
- 世界觀察:溫州洞頭首批兒童友好公園將亮相2022-11-24
- 環球熱門:長沙縣首宗破萬限價地!湘龍板塊2022-11-24
- 焦點熱訊:上期所:推動航運指數期貨上市,2022-11-24
- 天華超凈:子公司擬參與斯諾威公司股權競拍2022-11-24
- 天天視點!華特氣體:發行不超6.46億元可轉2022-11-24
- “第二支箭”增信首批民營房企債券發行2022-11-24
- 美銀客戶持續撤離股市,連續第39周涌向債券2022-11-24
- 戶籍政策進萬家惠民服務暖人心2022-11-24
- 世界聚焦:北京本土感染者+863,含社會面152022-11-24
- 天天觀點:男子為帶寵物乘車竟“戲精附身”2022-11-24
- 全球訊息:Sea開始算賬,是不是早了點2022-11-24
- 播報:損失近1萬億市值后,亞馬遜即將開啟2022-11-24
- 如果沒干這件事,汪小菲發瘋也帶不動麻六記2022-11-24
- 環球快播:越秀金控擬發行20億元中期票據,2022-11-24
- 最新資訊:王成獲聘大連重工副總裁,或進一2022-11-24
- 市場觀望情緒較濃,沿海煤炭運價繼續下跌2022-11-24
- 噱頭還是趨勢,光伏巨頭為何搶灘戶用光伏賽2022-11-24
- 穆迪否認“正退出中國市場”:仍有較大規模2022-11-24
- 焦點簡訊:不止做玻璃還要做新能源!洛陽玻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