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選: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小李子”指責不實
近日,被中國粉絲稱為“小李子”的美國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推特發文,稱中國耗盡了本國沿海的漁業資源,遠洋漁船還航行到世界其他海域繼續深海捕撈,認為這種做法對當地經濟以及海洋物種的可持續性影響敲響了警鐘。其推文的內容,引用了美國《紐約時報》的兩篇相關文章《中國如何瞄準全球魚類供應》和《中國對魚的巨大胃口》。
中國人吃魚靠什么?中國漁民到底在海里捕了多少魚?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這些都需要好好辨一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先來看中國人吃魚靠什么?我國水產品年消費量約6800萬噸,2021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約6690萬噸,海水和淡水養殖量約5400萬噸,養殖量占消費量和總產量的八成。也就是說,中國人吃魚主要是靠自己養。中國是世界上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養殖水產品產量占世界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60%左右。
然后看中國漁民到底在海里捕了多少魚?隨著我國海水養殖產量逐年增加,海洋捕撈量呈下降趨勢,海鮮65%都是靠養殖。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2211.14萬噸,海洋捕撈951.46萬噸,遠洋漁業產量僅為224.65萬噸。
再來看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顯示,大多數國家的人均水產食品消費量在1961年至2019年期間都有所上升,其中,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年增長率最高。從金額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歐盟則是最大的單一進口市場,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是美國。公開數據顯示,歐盟2019年捕撈產量482萬噸,養殖產量137萬噸,進口水產品達615萬噸;美國2019年捕撈產量480多萬噸,養殖49萬噸,進口336萬噸。
誰消費誰負責。歐美等發達國家自養水產品產量很低,主要靠海洋捕撈和進口。既然如此,就需要為海洋漁業資源的消耗負主要責任。
最后來看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環境是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中國人吃魚,不是靠捕撈向大自然無限制地索取,而是靠自力更生大搞養殖業,本身就是在保護海洋;同時,中國不僅解決了14億人自己的吃魚問題,還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大量優質水產品,連續多年成為對世界出口水產品最多的國家之一,2020年出口達492萬噸;不僅把自己家門口的海域養護好,還在公海自主休漁做表率,號召各國一起把公海資源養護好。
先看家門口的海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相繼在東海、黃海、渤海、南海海域實施伏季休漁,休漁時間從最初的兩個月延長到三個半月直至四個半月。此外,還采取了沿海省份增殖放流、減少漁船數量、控制漁船功率、限額捕撈、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等措施加強海洋生態養護。
再看遠洋漁業,中國更是展現著大國責任和擔當,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嚴格要求遠洋漁船依據有關區域漁業組織管理措施在相關公海區域捕撈生產,實行高于國際通行標準的漁船船位監測,并積極會同國際社會共同打擊非法捕魚行為。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大西洋、太平洋公海部分區域實行公海自主休漁措施,2022年更是將休漁區域擴展至印度洋北部公海,實現了尚無區域漁業組織管理的公海區域全覆蓋。此外,我國建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隊伍,全面實行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評估;首次派遣專業資源調查船開展國際漁業資源調查評估,推動開展西南大西洋公海魷魚資源聯合調查;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5”大會、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談判和中國加入的8個區域漁業組織談判磋商。
由此,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漁民并沒有在海洋大肆捕撈,而是合規、有節地開展正常的漁業作業,中國漁業并沒有影響當地經濟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而是措施有力、勇做表率、合作養護。
作為全球知名的公眾人物,“小李子”關注環保事業值得認可。但是,這必須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調查基礎上,需要以客觀詳實的數據為支撐,而不是僅僅依賴自己的影響力張口一說,更不應該摻雜其他因素和目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將愈發依賴海洋。世界海洋生態需要每個國家共同養護,只有善意的協商合作、共同行動才能讓海洋生態減緩惡化、海洋資源逐步恢復。對中國正常的漁業行為進行“污名化”,不只會對中國漁業經濟健康發展帶來影響,更是對全球海洋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傷害。
未來,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必將擔負起更多更大的全球海洋治理責任,但不該背的鍋我們絕對不背。也期望,通過這次“誤解”,能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漁業保護的意義,激發全球攜手合作、共同護衛海洋生態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崔麗
責任編輯:hnmd004
- 每日精選: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小李子”2022-10-10
- 環球即時:儋州供電局計劃3年投入6億元完善2022-10-10
- 【世界新要聞】瓊島今明兩天受冷空氣影響降2022-10-10
- 每日看點!海口積極推進極簡審批可實現1分鐘2022-10-10
- 天天熱消息:信用卡刷卡消費手續費是多少?2022-10-10
- 環球快播:交行信用卡額度怎么提升?交行信2022-10-10
- 天天快報!招商銀行信用卡怎么開卡?招行信2022-10-10
- 世界快播:招行信用卡逾期利息怎么計算?逾2022-10-10
- 天天速訊:交通銀行蓉城卡有哪些權益?交通2022-10-10
- 當前視訊!農行異地匯款手續費是多少?20172022-10-10
- 焦點簡訊:工商銀行客服電話是多少?客服電2022-10-10
- 速看:招行信用卡看電影怎么用積分兌換影票2022-10-10
- 焦點關注:網上申請信用卡的技巧都有哪些?2022-10-10
- 滾動:中銀分期付款買手機怎么申請?中國銀2022-10-10
- 深圳市中小企業總數達241萬家 同比增長6.5%2022-10-10
- 地鐵8號線的腳步近了 有望在2025年通車運營2022-10-10
- 椰樹集團直播被掐斷背后有3個細節 主播的2022-10-10
- iPhone14Plus被指年度最不保值手機 iphone2022-10-10
- 未來三個月17.1%居民打算購房 企業家宏觀2022-10-10
- 【全球快播報】世乒賽團體賽男子決賽:中國2022-10-10
- 世界快資訊丨最新提示!進入岳麓山、橘子洲2022-10-10
- 環球關注:云南省印發《行動方案》加快邁向2022-10-10
- 【環球報資訊】宿連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宿遷內2022-10-10
- 河南一影院禁止攜帶蜜雪冰城入內 差別對待2022-10-10
- 木柴在歐洲成搶手貨 匈牙利禁止顆粒燃料的2022-10-10
- 為何越來越多農民工不再跨省打工 以縣城為2022-10-10
- 許家印20億買的倫敦豪宅擺上貨架 許家印海2022-10-10
- 天天信息:UP主侯翠翠出圈,詩意下的艱辛不2022-10-10
- 世界資訊:云南南澗:發揮文旅優勢促進各民2022-10-10
- 環球聚焦:太洋科技洛克合金、鈹銅合金及連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