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視點!重慶:筑牢生態屏障守護長江母親河
新華社重慶9月9日電題:重慶:筑牢生態屏障守護長江母親河
新華社記者趙宇飛、吳燕霞、吳瓊
長江重慶江津段,50歲的劉鴻冒著零星的秋雨,駕駛著護漁船在寬闊的江面上巡視,仔細察看是否有非法捕魚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鴻曾是一名漁民,如今是重慶江津區鴻鵠護漁志愿隊隊長。隊中11名成員大部分都曾是漁民,如今一同守護著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漁民們從捕魚人到護漁人的角色轉變,折射出重慶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決心。
10年來,重慶不斷加大力度保護長江魚類,重拳治理環境污染,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魚兒歸來
乘坐劉鴻的護漁船行駛在江面上,不時能看到魚兒在水里漫游。臨近岸邊的河灘上,一群群白鷺、野鴨悠閑地覓食。
“現在非法捕撈的不法分子比前些年少很多了,有時能看到魚兒跳出水面,還能看到中華秋沙鴨、紅嘴鷗等以前少見的鳥類?!眲Ⅷ櫿f。
在劉鴻的記憶中,2000年前后,非法電魚的人多,江里的魚越來越少,有的漁民甚至好幾天都打不到一條1公斤以上的魚。
8年前,劉鴻在政府的支持下,組建了這支民間護漁志愿隊,與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已協助破獲沿江非法捕魚案件逾千起。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實行“十年禁漁”。重慶已建立禁捕長效管理機制,構建禁捕網格化管理體系,省際交界水域執法合作實現全面覆蓋。各級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開展了跨省交界水域及非法捕撈高發多發水域清理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
數據顯示,長江實行“十年禁漁”以來,重慶已推動5300余艘漁船、1萬余名漁民退捕上岸,不少漁民像劉鴻一樣,實現從捕魚人到護漁人的角色轉變。
如今,越來越多的魚兒回來了。西南大學水產學院科研團隊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10余年的連續監測顯示,長江魚類資源已得到明顯恢復。
監測數據顯示,用于評價魚類資源總量的單船捕撈漁獲量增長幅度達到300%以上;監測漁獲種類數也呈現明顯增加,長江鱘、巖原鯉、胭脂魚等珍稀物種在漁獲物中的出現頻率,已由“稀見”等級提升至“偶見”或“常見”等級。
重拳治污
縉云山,全國少有的位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素有重慶主城區“綠肺”之稱。以前,部分村民一度“靠山吃山”,農家樂粗放無序發展,不斷“蠶食”生態。
2018年6月,重慶啟動縉云山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拆除60余萬平方米違法建筑,動員520名村民搬遷到保護區之外,復土復耕復綠40余萬平方米。
如今的縉云山,青山如黛,鳥語花香,“綠肺”功能得以恢復,村民們也成了受益者。
“以前,農家樂普遍私搭亂建,但因檔次低、環境差,生意反而越來越難做?!笨N云山下的澄江鎮柏林村黨總支書記錢剛說,如今村里將小水塘連片打造成生態湖,重點發展露營經濟,每逢長假平均一天能來600多臺私家車。
縉云山面貌的改變,背后是重慶治理污染的堅定決心。目前,重慶已全面完成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修復,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04萬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4.82%……
水環境狀況方面,長江干流重慶段總體水質保持為優,74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6%,高于國家考核目標1.3個百分點,位居長江經濟帶11省市首位。2021年重慶市地表水Ⅰ-Ⅲ類水質占比為95%,較2017年提高11.1個百分點.
大氣環境狀況方面,自2018年以來,重慶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為零,2021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26天,比2017年增加23天。
土壤環境狀況方面,2021年全市范圍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為99.17%,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為100%。另外,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5%,較2017年提高8.2個百分點。
綠色轉型
沐浴在初秋的陽光下,重慶廣陽島上竹林滴翠,白鷺紛飛,這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
2010年前后,這個枯水期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島嶼,曾被規劃超過30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量,開山、毀林等導致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重慶摒棄“大開發”的發展思維,下決心守護長江中心這一抹綠。2019年,全新的廣陽島片區總體規劃正式出爐,目前生態修復二期主體工程已完工。廣陽島已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如今,廣陽島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島上記錄植物從生態修復前的383種增加到現在的594種,新增記錄鳥類20種,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綠島。
廣陽島也正在回饋保護它的人們。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著人才、資金、技術加速聚集。廣陽島南北長江兩岸,瞄準大數據、大健康等綠色產業的“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正在崛起。
作為曾經的重工業基地,重慶正走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上。
重慶正在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累計實施4800余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730余個數字化車間和120余個智能工廠,示范項目生產效率提升近60%,累計集聚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1704家……
統計數據顯示,重慶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2%,智能化改造企業對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到73%;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五年下降16.1%,綠色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0%。(完)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視點!重慶:筑牢生態屏障守護長江母親2022-09-09
- 環球即時看!融資丨口腔再生修復材料及醫美2022-09-09
- 天天消息!融資丨「領創醫谷」完成超億元A2022-09-09
- 專訪大樹科技CEO王毅:3.0戰略擁抱未來,“2022-09-09
- 瑞泰口腔攜手江蘇通善 篤行不怠向未來2022-09-09
- 聚焦數字化轉型,張亮麻辣燙精準“微操”助2022-09-09
- 環球微動態丨嵩明縣林草局召開林草違法圖斑2022-09-09
- 看點:七險二金!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2022-09-09
- 世界百事通!長白山池西區旅游打卡地|泰格2022-09-09
- 妻子發現丈夫私房錢掏出后鋪一地 這位老哥2022-09-09
- 女王去世接下來英國將發生什么?逐步向新國2022-09-09
- 信用卡刷卡驗密功能是什么?信用卡刷卡需要2022-09-09
- 2022年紅杉樹香煙價格表 紫色紅杉煙多少錢2022-09-09
- 許多福珠寶ISO9001認證,寶石學家老許邁向2022-09-09
- 股票漲停了要不要賣掉?連續漲停后開板要馬2022-09-09
- 2022中國煤炭企業50強 中國十大煤礦龍頭2022-09-09
- 天天新資訊:印尼東爪哇省一懸索橋斷裂造成2022-09-09
- 環球即時:印度新德里一在建五層建筑倒塌多2022-09-09
- 今日熱聞!天津:1月至8月PM2.5濃度達十年來2022-09-09
- 以展促優,導引賦能—勞保會:做勞保企業的2022-09-09
- 當前快報:屈天琪:辛勤耕耘結碩果 扎根教2022-09-09
- 天天熱訊:馬穎楠:孩子們的好朋友 同事們2022-09-09
- 焦點快播:金秋風來谷物飄香全國秋糧豐收在2022-09-09
- 短訊!股票型ETF規模突破萬億 未來仍有較2022-09-09
- 今熱點: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業績2022-09-09
- 水族館資金告急許愿池硬幣來救急 水族館停2022-09-09
- 黃山紅皖煙多少錢一盒?白盒黃山煙多少錢一2022-09-09
- 2022年油價漲價受益股有哪些?油價大幅上漲2022-09-09
- 股價跌破凈資產意味著什么?跌破凈資產的股2022-09-09
- 2022年蘇州十大企業排名 蘇州最佳人氣企業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