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資訊:2022食品行業十大事件:喜茶開放加盟,“科技與狠活”引熱議...
隨著2023年伊始新冠感染降為“乙類乙管”,持續了三年多的新冠管控宣告結束,對此許多食品飲料行業從業者對今年預期較為樂觀。
然而回看2022年,疫情反復,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不少企業因此采取保守策略,等待確定性的到來;也有不少企業選擇以變化應對壓力,以此尋求新的突破。
在資本市場,像蜜雪冰城、衛龍以及一些大品牌的供應商們遞交招股書的消息不時傳來;雖然今年新消費有所降溫,但新茶飲、烘焙、炒貨等行業仍然收獲了不少投資,資本市場的積極反饋也提振了行業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奶茶,圖片來源:pexels
但另一方面,添加劑、異物等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出,也挑動著消費者敏感的神經;再加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品牌關店、倒閉也不時傳來……與2021年相比,食品飲料行業的2022要過得辛苦與不易。
我們從過去一年食品行業的重大事件中,選出了具有代表性的10大事件,與大家一同回顧食品飲料行業的2022。
喜小茶退場,喜茶開放加盟
2022年11月,喜茶宣布開放加盟,這一消息旋即引發了行業關注。
喜茶解釋,為了讓更多用戶能更快地喝到喜茶,感受喜茶的品質與酷,在全國門店已全面實行門店合伙人機制的基礎上,喜茶將依托于十年來已經積累的經驗、能力和資源,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伙業務。同時,喜茶會對事業合伙人進行嚴格篩選和充分賦能,并將在品牌、產品、品控、食安、營運、培訓、供應鏈等方面為事業合伙人提供支持。
喜茶泰州門店,圖片來源:微博@喜茶
差不多同一時間,喜茶此前孵化對標市場中低端價位的子品牌喜小茶宣布正式關停,這也表示喜小茶徹底退出了新茶飲市場。在宣布加盟前的幾個月,喜茶高調宣布降價,將價格下探到喜小茶的中低價格帶。
對于喜茶的這番變化業內多認為是被迫的無奈之舉,畢竟在喜茶之前這個行業還沒有自營,其創始人聶云宸曾表示:“喜茶不開放加盟,畢竟品牌文化這種東西,靠單店加盟的形式是創造不來的。[1]”
從開店數量上也能看出喜茶的減速,據紅餐大數據,喜茶在2019-2021年每年新開店200-300家,而在2022年,1-10月新開門店僅有35家,擴張降速明顯[2]。作為對比奈雪的茶前三季度新開門店46家、57家、68家,截至10月7日,喜茶擁有850家門店,奈雪的茶則有986家門店[3]。
很難說喜茶開店速度放緩與開放加盟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喜茶上一次融資還是2021年7月,業內多認為喜茶還是受到了一定壓力,被迫開放加盟。如今新茶飲行業已經從當初的迅猛發展轉為調整期,高速增長不再,品牌們需要以更精細化的運營吸引消費者。
喜茶的加盟方式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今年或許能有更多的答案。
科技與狠活,海天“躺槍”
“都是科技與狠活啊”,喊出這句經典臺詞的辛吉飛在短視頻平臺用浮夸的方式講述食品添加劑獲得了不少關注,這也讓科技與狠活也成為了熱議話題。
而讓海天味業躺槍的則是因為辛吉飛在9月發布的一個視頻。在視頻中,辛吉飛用食用鹽、呈味核苷酸二鈉、高濃酸醬油香精等原料調制出了“沒有豆子和黃豆的醬油”。隨后,辛吉飛用買的醬油和他的自制“醬油”進行對比,表示:“后者品嘗味道更濃更鮮”。
辛吉飛在視頻中沒有提到過醬油品牌,但是在評論區,很多網友點名“海天”。隨著事情的發酵,海天味業因為添加劑事件登上了熱搜,在10天內海天3次發布聲明進行回應,調味品行業協會也發聲支持海天味業,但依然沒能消除消費者的質疑,國慶節后開盤,海天味業股票連續三日下跌,累計跌幅超12%,市值蒸發近500億元。
海天天然陽光曬場,圖片來源:公眾號@海天味業文化
從熱議話題科技與狠活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費者對于添加劑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事實上,食品添加劑只要在國家標準的許可范圍內就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主要是為了保持味道或增強口感、改善外觀,一些添加劑甚至已經使用了幾個世紀,食品添加劑關鍵要看劑量[4]。
不過隨著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提高,也會倒逼企業做出更高標準的產品回應市場需要。
衛龍終上市
2022年12月15日,被譽為辣條第一股的衛龍終于在港交所敲鐘上市,發售價為每股10.56港元。
衛龍的上市之路較為波折,其分別于2021年5月、11月及2022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了三次招股書,并于11月23日再次更新招股書,終于在本次順利上市。
衛龍生產車間圖,圖片來源:天貓衛龍食品旗艦店
據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衛龍營收與凈利一直保持著增長狀態,復合增長達19.1%;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衛龍總營收為22.6億元,同比下滑1.8%;利潤也由盈轉虧,達2.61億元。除了受到大環境影響,原材料漲價以及越來越高的營銷費用擠占了衛龍的利潤。
對于產品品類單一的問題,衛龍已經將品類從大面筋、小面筋等調味面制品,拓展到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推出了包括魔芋爽、風吃海帶等熱量低、口感脆爽等多個品類產品。
此外,業內對衛龍的另一疑慮是,衛龍過于依賴線下經銷商,其缺乏通過線上渠道的銷售對業績進行對沖。在目前休閑食品整體呈現線上升高的趨勢下,而衛龍線上渠道占比卻并不高。
諾維信和科漢森將合并
2022年12月,諾維信在丹麥哥本哈根發布公告稱,諾維信(Novozymes)及科漢森(Chr. Hansen)達成合并協議,投資機構Novo Holdings是諾維信和科漢森各自最大的股東,目前已經為支持此次合并做出了不可撤銷的承諾。
據預測,此次合并將會在2023年第四季度或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不過仍需要得到雙方特別股東大會和相關機構的批準。
科漢森、諾維信logo,圖片來源:科漢森、諾維信官網
作為全球最大的酶和微生物技術供應商之一,諾維信深耕生物技術領域,成立至今100余年。諾維信目前擁有700多種生物解決方案,其酶制劑產品被廣泛使用于淀粉制糖、燃料乙醇、食品、啤酒釀造和飼料等30多個領域。
科漢森則是一家具備全球化和差異化的生物科學公司,持續145年專注于為食品、營養、制藥和農業領域開發天然配料解決方案,并在微生物領域取得顯著成就,收集到的微生物菌種約有40000種。每天,科漢森的產品可觸達超10億人的生活[5]。
與微念和解,李子柒或將復出
停更了500多天,李子柒與MCN機構杭州微念此前的爭議有了新進展。
2022年12月27日微念發布公告稱,在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下,微念與李子柒雙方達成和解。不少期待李子柒回歸的網友表示,“終于等到這一天”。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12月26日,李子柒(李佳佳)關聯公司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杭州微念董事長劉同明卸任四川子柒文化公司高管職位。
同時,股權由原本李子柒出資49萬元、杭州微念出資51萬元,變更為李子柒出資99萬元、杭州微念出資1萬元。杭州微念持股比例由51%減至1%,李子柒持股比例由49%增至99%。目前,李子柒或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李子柒,來源:微博@李子柒
在發布和解聲明后,不少網友在李子柒的社交賬號留言,歡迎她回歸。在停更的500天里,李子柒全網掉粉數量超過530萬,但在B站、YouTube粉絲數卻并未受到影響,甚至還獲得了增長[6]。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李子柒不在的這段時間行業發生了諸多變化,李子柒回歸之后能否保持此前的勢頭還有待觀察。但眼下,人們更關注李子柒何時更新下一個視頻。
餐飲背后的供應商紛紛上市
2022年,餐飲行業背后的供應鏈企業似乎開啟了上市潮,有的已經成功上市,有的則遞交了招股書在等待審核。
供應鏈企業似乎得到了更多關注,還有更多的餐飲企業,也開始布局供應鏈。
7月15日,寶立食品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其首日漲幅達43.98%。寶立食品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食品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
調味料,圖片來源:Pixabay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寶立食品服務的客戶數量高達1103家,其中就包括了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德克士、漢堡王、達美樂等眾多餐飲品牌。
謀求上市的供應商則有環保紙袋與食品包裝袋制造商南王科技,其客戶多為知名咖啡茶飲、連鎖餐企巨頭;而以原紙、PLA粒子、傳統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紙制與塑料餐飲具的恒鑫生活,主要客戶也主要以喜茶、蜜雪冰城、Coco等知名茶飲品牌。
還有生產果蔬汁飲料濃漿、風味糖漿、精制茶及茶湯、植物基飲品等飲品配料產品的德馨食品,也為海底撈及星巴克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主要從事熱帶果蔬原料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田野股份是諸多新茶飲品牌的上游供應商,奈雪的茶、茶百道、農夫山泉、一點點均是其客戶。
有觀點認為,餐飲行業規模擴大,標準化和降本增效訴求持續提升,餐飲供應鏈應運而生,供需共振推動其繁榮發展,行業紅利期有望長期持續,各個細分賽道均有較大發展空間。
而隨著大環境逐步回暖,2023年餐飲供應鏈或許會有更大提升。
帝斯曼與芬美意將合并
2022年5月,DSM帝斯曼和Firmenich芬美意宣布,雙方已達成業務合并協議(BCA),以建立在營養、美容和健康領域領先的,創造和創新合作伙伴,并命名為DSM-Firmenich。DSM-Firmenich將在瑞士和荷蘭設立雙總部,合并過程包括獲得相關監管許可和完成相關員工咨詢程序,預計最終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合并[7]。
DSM帝斯曼和Firmenich芬美意LOGO,圖片來源:帝斯曼、芬美意官網
DSM-Firmenich表示,此次合并將進一步加速行業創新,為客戶創造新的增長機會。芬美意和帝斯曼的合并,將在營養、美容和健康領域,建立創造和創新合作伙伴,擁有四個高績效和互補的業務。
總收入33億歐元的Perfumery&Beauty香水和美容業務;總收入27億歐元的Food&Beverage / Taste&Beyond 食品飲料/食用風味部門;總收入22億歐元Health, Nutrition&Care 健康、營養和護理業務;總收入33億歐元的Animal Nutrition&Health 動物營養與保健業務[7]。
值得一提的是,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益生菌、酶和霉菌毒素風險管理供應商之一,同時還提供多種具有影響力的創新產品。
奈雪5.25億控股樂樂茶
早已登陸資本市場的奈雪的茶走的是與喜茶不同的路徑。今年奈雪的投資版圖逐步擴大,其先后投資了0負擔奶茶“茶乙己”、咖啡品牌運營商“AOKKA”、0蔗糖烘焙品牌“鶴所”,新銳鮮果咖啡連鎖品牌“怪物困了”,在年底時奈雪出資5.25億元成為樂樂茶控股股東,引發行業關注。
奈雪的茶,圖片來源:奈雪的茶
奈雪頻繁出手的背后反應的是,新茶飲品牌間競爭加劇,奈雪需要通過投資積極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同時加高自身壁壘。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以投資的方式介入,可以減少新生品牌帶來的沖擊,同時頭部品牌所處的業務體量和資本化階段,也需要尋找第二、第三曲線,同時頭部也有能力做對外投資。
另外,奈雪在2022年第四季度運營情況中表示,對2023年上半年的恢復趨勢保持樂觀。如本公司門店已經取得的成本優化成果得以鞏固,我們對2023年全年盈利能力恢復抱有較大信心。
2023年新茶飲行業或許會迎來較大幅度回暖。
雪糕刺客引熱議
夏季是雪糕熱銷的季節,在2022年“雪糕刺客”一詞橫空出世,并成為現象級話題。消費者因為雪糕的價格遠高于心理預期而遭到“背刺”。其中以鐘薛高為首的雪糕品牌遭到消費者聲討,隨后又有博主測試,表示火燒不化鐘薛高,由此又讓鐘薛高走向風口浪尖。
雖然鐘薛高火速回應,表示原料成分,合法合規生產、檢測合格出廠;對于雪糕中普遍含有卡拉膠,鐘薛高的添加量符合國家標準;而通過烤雪糕、曬雪糕或加熱雪糕,來評斷雪糕品質的好壞,不科學。但依然沒有平息爭議。
鐘薛高部分產品宣傳,圖片來源:微博@鐘薛高
有業內人士認為,鐘薛高產品價格較高,且消費者在失去新鮮感后,其產品難以與價格更低的產品在品質與口感上拉開較大差距。亦有觀點認為,鐘薛高品牌在還沒有立住的情況下,太早破圈遭到了反噬。
不過鐘薛高也做出了調整,在2022年10月開始鐘薛高陸續申請了鐘薛不高、鐘薛低、鐘薛小高、鐘薛步步高等商標,意圖從名字讓消費者直觀的意識到這是它的低價子品牌。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鐘薛不高的定價在3.5元且會將價格印在外包裝上。
那么明年夏天鐘薛高會從“雪糕刺客”變成“雪糕俠客”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多地爭當預制菜之都
2022年,受大環境影響,預制菜熱度不減,各地方政府也看重其潛力,紛紛喊出口號爭當預制菜之都。據不完全統計,廣東、重慶、遼寧、山東等省內多個城市都喊出了“打造預制菜之都”的口號。
信良記麻辣小龍蝦,圖片來源:微博@信良記
年初,肇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搭建大灣區預制菜科研平臺,加快廣東預制菜產業集聚發展;隨后,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指出要打造湛江水產預制菜美食之都。
重慶梁平則提出以川菜為主攻方向,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遼寧大連以海產品為突破口,要做“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山東壽光作為蔬菜之鄉,表示將圍繞蔬菜預制菜、肉類預制菜、水產預制菜等三大產業鏈,謀劃建設三個預制菜產業園……
多地政府如此積極,無非是希望通過產業基金的設立,帶動、支持當地產業發展的同時,完成更多龍頭企業的培育及引進。然而,當下預制菜行業格局未定,不少地方選擇搶占先發優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預制菜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是,疫情期間,消費者在特殊時期對飲食方式的妥協,一旦有機會在餐廳吃飯,預制菜就可能失去市場、銷量回落。有從業者表示,經過疫情期間的培育,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會留下來,未來預制菜消費會成為常態化需求。
那么2023年預制菜還會大火嗎?
結語
事實上,2022年還有諸多值得一書的趨勢或事件。
比如不少品牌看中了咖啡的潛力,紛紛跨界布局。除了郵政開店賣咖啡之外,像李寧、特步、狗不理、腦白金等品牌也紛紛跨界賣起了咖啡。藍瓶咖啡從首店開業后,又接連開出了兩家門店;瑞幸又打造出了爆款產品,生酪拿鐵聯名JOJO首日銷量131萬杯,首周銷量659萬杯……那么,2023年咖啡賽道又會有哪些新動態?
肯德基今年仍舊掌握了流量密碼,可達鴨玩具成了現象級玩具,社交網絡上“一鴨安求”,不少人把可達鴨跳舞揮手玩出了花,讓肯德基再次成為熱議對象;2023年新年伊始,肯德基再次推出了寶可夢玩具,不知能否在春節時再創當時可達鴨的佳績。
在2021年大火的中式點心在2022年退燒了,不僅資本退潮,虎頭局開始關店止損,同時開放加盟;中式點心的故事講不下去了?但在2023年伊始,瀘溪河又完成了數億元融資,似乎又讓行業有了新的變數。
很難完全定義2022年是什么樣子的,從未來回望或許只會覺得當中經歷了些許波折與困難,但在當下,相信每個人都對2022年有著自己的體會。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雖然整體環境好轉,市場預期向好,但仍有許多挑戰在等在著品牌和行業去迎接,希望2023好過2022,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參考來源
[1]《聶云宸辜負了喜茶?》,2023年1月12日,牛刀財經,張夏柳
[2]《喜茶開放加盟,新茶飲的下半場該怎樣玩?》,2022年11月10日,餐飲深觀察,語嫣
[3]《喜茶開放加盟,創始人慌了》,2022年11月12日,電商報,吳昕
[4]《“科技與狠活兒”爭議中,千億市值海天怎么了?》,2022年10月9日,貝殼財經,閻俠、顧志娟
[5]《“重磅!科漢森與諾維信宣布合并!》,2022年12月12日,FoodTalks,Yunyun、圓圓
[6]《“大陸第一網紅”李子柒將回歸?和解老東家微念持股增至99%》,2022年12月28日,世界日報,中國新聞組
[7]《“強強聯手!帝斯曼與芬美意將合并,DSM-Firmenich來了!》,2022年6月1日,FBIF食品飲料創新
責任編輯:hnmd004
- 全球新資訊:2022食品行業十大事件:喜茶開2023-01-17
- 每日熱文:被迫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蘋果已2023-01-17
- 世界簡訊:上海崇明區:家庭光伏并網5000戶2023-01-17
- 即時: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在川并2023-01-17
- 全球熱消息:海辰儲能斬獲“雙第一”!2023-01-17
- 環球新消息丨今年北京市擬審議鄉村振興、建2023-01-17
- 當前短訊!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2023-01-17
- 當前熱點-港股上市首日,“燃料電池第一股2023-01-17
-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23-01-17
- 每日動態!國家統計局:年末人口總量有所減2023-01-17
- 環球快資訊丨國家統計局: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023-01-17
- 2023看光伏,下游利潤回歸正當時2023-01-17
- 世界熱點!北京豐臺春節氛圍感拉滿:5300余2023-01-17
- 精彩看點:朝陽區審計局從三方面做好老舊小2023-01-17
- 龍蟠南苑社區安全檢查不放松2023-01-17
- “提前還房貸”為啥又掀高潮?等于變相理財2023-01-17
- 全球短訊!不出門、不上班、不社交,中國最2023-01-17
- 要聞速遞:會員「花式」漲價,愛奇藝也很無2023-01-17
- 每日快報!江西:啟動存量項目排查工作,適2023-01-17
- 環球資訊:貝恩資本聯席董事長Steve Pagli2023-01-17
- 全球關注:中標 | 一道、正泰、晶科擬中2023-01-17
- 環球信息:廣東擬規定種植牙單顆不超4500元2023-01-17
- 熱門:四川定目標!2025年清潔能源裝機占比2023-01-17
- 全球消息!中煤、國網、電建、三峽資源大整2023-01-17
- 速訊:經濟日報:增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2023-01-17
- 微速訊:全球首次構網型光儲系統并網性能現2023-01-17
- 人民日報:乘勢而上,汽車產業馬力足2023-01-17
- 天天新資訊:17日大興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班正2023-01-17
- 成都銀行(601838)1月16日主力資金凈買入52023-01-17
- 全球熱門:傾情書寫鄉村振興新畫卷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