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投資觀察:融資額雖減半,它仍是重點投資賽道
2022年過去了,但并不代表企業已走過寒冬。創業環境在變,投資人又會有新要求,只有聚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產品有足夠的科技含量,能實現國產醫療健康領域的高端替代,才是創業企業的出路和未來。
作為一級市場投資的重要領域,不必諱言,醫療健康板塊在2022年明顯不景氣,但對投資機構來說,這條賽道仍是最主要的投資領域之一。
(資料圖)
新年伊始,當面對創投日報記者提出的“2023年投資方向會是什么“這一問題時,北京一位頭部機構投資人表示:說實在的,變化沒那么大,就是個別行業的微調?!拔覀兺顿Y科技、消費、醫療三個方向,已經超過10年時間,不太會輕易改變。“
生物醫療企業感受資本寒冬
相比之前幾年的投資力度,過去一年醫療健康賽道明顯遇冷。
第三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一級市場醫療健康行業合計發生近950起投資事件,交易金額超1000億人民幣。盡管交易額突破千億,但相比2021年,交易額卻呈現“腰斬”狀態,2021年的這一數字為2626.9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創業公司節約錢過日子成為常態。滬上一位生物醫療領域投資人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作為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領域,無論是生物制藥企業還是醫療器械公司,在最初研發時都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持。因此,在創業初期獲得機構支持就十分關鍵。
“但由于醫療健康企業整個發展周期較長,從早期到成長期,甚至是后期的商業落地,均需要資金持續輸入,因此在投資人變謹慎后,企業方也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p>
上述生物醫療領域投資人表示,“就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整個行業特別是做新藥研發的企業,資金緊張情況預計會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因為投資恢復需要時間?!?/p>
不僅是滬上這位生物醫療領域的投資人這樣表示,南方另一位投資人也認為:“以前,很多創業企業融完資后,會幾個項目一起推。但在資本寒冬下,企業方都開始考慮賣出管線,整合項目,總之先把能有收益的項目提上來,把既需要研發時間、又很花錢的項目停掉,保證現金流穩定。”
這位南方投資人坦言:融資肯定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生物醫藥領域企業的痛點,早期公司對資金的需求都非常大。但臨床階段也是最花錢的地方,而且這個錢省不掉。
基于過去一年行業融資額的整體大幅下降,調整經營策略成了賽道企業們的當務之急。
“在工作接觸中,一些撐不住的企業都嚷嚷著要賣廠房,作為投資人的我們也只能笑著應對。”該投資人對記者表示,這些撐不住的企業如果決定要賣,最好早點賣,這樣還能賣個好價錢。
從投資角度來看,這位投資人仍然建議,創業企業家們要做好優勢項目,把資源投入到最有希望的產品上去,別的該停就停,以緩解成本壓力。
數據顯示,在1000億元的融資事件中,醫療健康領域早期融資占比達到34.4%,成長期融資占比47.5%,中后期融資占比8.8%,戰略投資占比9.3%。
分賽道來看,生物技術和制藥公司為470筆,融資金額為708.1億元;醫療器械及硬件領域,融資事件為232筆,金額為210.1億元,這兩個細分領域是醫療健康領域絕對的融資主力。
紅杉中國、高瓴等是投資主力
創投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全年融資額“腰斬”的情況下,紅杉中國、高瓴等依然是投資主力。
數據顯示,紅杉中國、啟明創投、君聯資本、元生創投、高瓴、深創投等是醫療健康領域出手最活躍的投資方。其中,紅杉中國在最近一年出手醫療健康領域32次,基因編輯藥物、合成生物、大分子靶向藥物、血管介入栓塞產品,均是紅杉中國投資的細分賽道。從投資輪次看,Pre-A輪和A輪投資是紅杉中國出手最多的階段。比如,新芽基金、士澤生物、柯泰亞生物、藥明博銳等都是A輪左右融資。
對此,紅杉中國總結認為,動輒十余年的長回報周期使一批非專業的投資人望而卻步,或是囿于基金的存續期限與退出機制而忍痛放棄。同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醫療健康領域尤其是生物醫藥領域內的創新藥企,還廣泛停留在“科學家辛苦找錢”的模式。原因很簡單:創新藥的專業門檻極高,其關鍵要素往往不能被投資人輕易理解。
“但醫療健康是一個大賽道,創新藥、精準醫療、高值耗材、IVD診斷、第三方服務、醫院診所、醫療數字化等眾多細分領域,構成了紅杉中國完整的醫療健康投資生態。
在這一背景下,記者看到,在資本寒冬下,紅杉中國在2022年也迎來4個IPO,心泰醫療、英諾特、集萃藥康、瑞科生物均成功上市。此外,紅杉中國還以基石投資人的身份,參與了瑞科生物5300萬美元的基石輪融資。
對這筆投資,有參與過瑞科生物投資的投資人對創投日報表示,瑞科生物所在的HPV九價疫苗是一個大品種,且兼具技術屬性和消費屬性?!肮镜目蒲心芰Αa業化經驗、行業資源等,都是行業佼佼者,團隊非常稀缺,這是投資機構看中這家公司的主要原因。”
與紅杉中國一樣,過去大筆投資醫療健康的高瓴,近來雖然投資方向已側重于制造業,但有接近高瓴的相關人士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醫療還是我們IPO最多的領域,有十幾家。而醫療領域的投資,無論是在一級還是二級市場,業務量都很大?!?/p>
記者發現,高瓴最近一年在醫療健康領域仍多次出手。作為PE資本,旗下高瓴資本參與了愛帝宮、康諾亞生物兩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巨子生物的Pre-IPO融資,天與養老的A+輪融資。而VC機構高瓴創投則出手27次。在IPO戰績上,高瓴創投收獲了8家公司,山外山、泓博醫藥、諾思格、益方生物、普蕊斯、集萃藥康、華蘭疫苗、翱捷科技等,均在2022年成功上市。
不過,有關高瓴未來對中國醫療健康賽道的投資想法,上述接近高瓴的相關人士拒絕了記者采訪,表示暫不做觀點輸出。
另有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人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過去了,但并不代表企業已走過寒冬。創業環境在變,投資人又會有新要求,只有聚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產品有足夠的科技含量,能實現國產醫療健康領域的高端替代,才是創業企業的出路和未來。
“在國家集采的背景下,創業公司應該尋找到好的商業和技術結合點;同時也關注競爭對手狀態,在市場上采取了哪些策略等,這都是B輪或者C輪時融資者們需要特別厘清和思考的事?!?/p>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hnmd004
- 2023投資觀察:融資額雖減半,它仍是重點投2023-01-09
- 【當前獨家】暴跌4.8萬,特斯拉的價格也“2023-01-09
- 全球快消息!蘋果MR頭戴裝置今春亮相,其他2023-01-09
- 最新消息: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場完成出售2023-01-09
- 全球今頭條!國盛證券:能源價格高企短期難2023-01-09
- 每日頭條!12月光伏政策復盤分析:光伏補貼2023-01-09
- 看好光伏!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光伏產業2023-01-09
- 當前觀察:卡塔爾能源公司與美企簽署協議,2023-01-09
- 今日訊!分布式大EPC均價4.06元/W!集中式2023-01-09
- 當前要聞:兩市融資余額減少30.58億元2023-01-09
- 華西證券:1月上旬總體上豬價將偏弱運行2023-01-09
- 韓國飛中國機票一票難求 韓國免稅店銷售額2023-01-09
- 全球觀察:天府旅游名牌日歷海報|三星堆文2023-01-09
- 全球微頭條丨廣州市教育局就今年“入學潮”2023-01-09
- 2023中國航天發射“開門紅”!我國成功發射2023-01-09
- 環球快資訊丨新冠反彈:服藥康復后再次出現2023-01-09
- 快看點丨36氪首發 | 專注牙科器械制造,2023-01-09
- 全球快看:A股信用榜2023-01-09
- 春運是否會導致感染高峰?官方詳解 重癥救2023-01-09
- 2022年GDP超兩萬億城市已增至7個 潛力最被2023-01-09
- 什么是拉鏈門事件?拉鏈門事件的經過是什么2023-01-09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10種鳥是什么鳥?2023-01-09
- 天天快播:清朝大臣女兒要進宮當宮女嗎?清2023-01-09
- 怎么做才能夠防止曬黑?防曬簡單的方法是什2023-01-09
- 世界新資訊:九子奪謫的全部人物都有誰?都2023-01-09
- 天天消息!世界上最胖的男人在哪里?世界上2023-01-09
- 世界滾動:俄羅斯火星神童之謎是什么?真的2023-01-09
- 當前短訊!被墻是什么意思?翻墻是什么意思2023-01-09
- 【新視野】國內外最火的靈異節目有哪些?2023-01-09
- 當前熱議!周小玲辣條尸油事件是怎么回事?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