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假人效管理”,不如不做
毫無疑問,人效管理熱起來了。穆勝咨詢2020-2021兩年的《中國企業人力資源效能研究報告》顯示,分別有72%和69.4%的企業,其老板和高管在不同場合頻繁提及人效,而按照我們的直觀感覺2022年的這個數據必有極大增量。
基于這類旺盛的市場需求,若干的機構和個人開始入局,投喂人效管理產品。一時間,人效管理的氛圍已經被烘托到極致。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人力資源專業的進階,事實上,只要我們將人力資源專業的目標聚焦于人效,或多或少都是這個專業的進步。至少,大家不會再把這個專業做成玄學,執著于“聞味道”“憑手感”了。
(相關資料圖)
但迄今為止,對于人效管理依然還有諸多誤解。另外,絕大多數企業并非意在主動提升管理,而是在經濟緊縮期的被動應對。被動防守,姿勢難免尷尬,如果再加上錯誤的方法論誤導,結果就必然讓人失望。
以下幾類“假人效管理”,還不如不做:
01 只做“大除法”
不少企業在談到人效時,只會算算人均營收、人均利潤等寬口徑數據,更有人直接定義“人效就是人均XX”。
這種“只看大數”的理解是非常粗淺的。我舉個例子,蘇寧某年號稱自己實現利潤翻番,其實你簡單看看財報就知道,他們的主營是負的,最終盈利是出賣了若干資產實現的,如阿里的股票。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無法深入業務給出窄口徑數據,如果缺乏深層分析,那給出的就是路人也能給出的結論。這種結論無法幫助企業進行決策,可能還會誤導企業。比如,你認為京東在虧損,但你應該理解他們自營的商業模式,還應該看看他們在的主力SKU(高粘性商品)上的GMV增長。
寬口徑數據的另一個問題是,它會讓HR有理由在人效管理上淺嘗輒止。例如,我們會問HR:“這些寬口徑數據能給你什么決策啟示呢?”絕大多數HR會說:“穆老師,我們缺乏對標的行業數據,因此難以判斷我們人效的高低。你們要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呀。”
其實,這個看似完美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就好比有的小孩成績不好,他埋怨說周圍沒有好學生,沒有學習的氛圍。這不對,好學生在哪里都是好學生。
現實中,我不否認行業對標數據的重要性,但即使只有企業自己的數據,我們也有邊際經營業績分析法、窄口徑人效分析法、相對增長分析法等利器,完全可以穿透分析出企業在人效上的問題。
算法是認知,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02 無效“數據倉”
人效管理,往往和“人力資源數據化”的概念緊密聯系。大量企業在算出人效數據后,都自然而然地想要把人力資源選用育留工作數據化。其目的并非為了找到數據之間的驅動關系,而是因為人效數據如果不搭配其他人力數據,總是感覺挺“孤單”的。
于是,這類企業的HR為了強調自己的專業性,總結了一大堆人力資源數據,將其一鍋爛燉地放到了一個報表里。這類企業看似張口閉口談數據,但你聽他們談數據時,特別沒有畫面感,數據不是為了支持自己的故事、導出自己的結論、輔助自己的決策,而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專業。
好幾個HR一把手都向我刻畫了想要搭建“人力資源數據倉”的野心。但我想提醒的是,如果找不到指標之間相互的影響關系,所謂的人效報表就會華而不實,老板和業務部門嗤之以鼻。
人力資源數據化的初心,應該是為了提升人效數據,尋找到驅動指標,并將人力資源工作的價值鏈條數據化。終極的狀態是,指標和數據形成一個我提出的“人效儀表盤(HR Efficiency Dashboard,HED)”,只要調動一個人力資源選用育留的動作指標,就可以驅動人效的變化。
請注意,數據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03 政策“鐵腦袋”
世界上只有一種人無法進步,那就是固執到底的“鐵腦袋”。因為,所有人都會從外界收獲正反饋和負反饋,只要不斷堅持長板、修正短板,個人的認知肯定是不斷提升的。但如果這人是“鐵腦袋”,他天然會為自己的認知和行為預設銅墻鐵壁一樣的邊界。
有一類HR,他們承受來自老板的壓力而關注人效,但他們從來沒有把人效看成是投產比的整體,而是把人效看成是消減投入的結果。幾年前,一位HRD曾質疑道:“穆老師,要提升人效,我們就只能減少人工成本和編制呀,難道我們還能影響企業的產出嗎?”
我說:“把‘嗎’字去掉,你們可以。”
人效管理不是單純控制人員編制和人工成本,而是強調要合理地“放籌碼”,用手里的人力籌碼去追求更大概率地獲得業績。看不到這一層的HR們 ,只會通過下壓人效指標來做成本控制,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因為導入了人效這把尚方寶劍而洋洋自得。
這種“一刀切”的政策,必然導致業務部門雞飛狗跳、怨聲載道。有意思的是,面對抱怨,鐵腦袋們往往只會說“這是上面的要求”,或者祭出另一面大旗“公司需要降本增效”。要他們深入業務部門來賦能,放心,不可能的。
HR們應該明白,如果只給超高要求,不給解決方案,不能切實幫助業務部門提升產出,自己必然成為眾矢之的。
怎么說呢?你給別人的桎梏,也是給自己的枷鎖。
04 動作“太油膩”
這是最讓人無語的一類“假人效管理”。
有的企業在計算人效之后,人力資源工作依然照舊,沒有絲毫的變化。換句話說,提不提人效或人效管理,HR的行動沒有任何的變化,除了包裹了一個“人效套子”。
人效管理原本的理念是,讓人力資源的選用育留各項職能不再流連于所謂的“專業價值”,而是通過提升人效產出“經營價值”。這意味著,選用育留各職能運行的理念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例如,傳統激勵設計上講究薪酬結構的穩定性,默認相對平均的考核是可以接受的,而以提升人效為目的的激勵講究做大浮動薪酬比例,并將這個部分盡量聯動經營結果。
如果沒有人效意識,只用人效來當畫皮,就根本沒有動機去迭代選用育留各個職能,自然只會拽概念,而沒有真招式。其實,在人力資源產品的領域,投機者們的意識從來就沒有轉移過,什么概念熱,他們就炒什么,賣什么。
哎,追漲殺跌割韭菜,老藝能了。
責任編輯:hnmd004
- 這幾類“假人效管理”,不如不做2022-11-08
- 國產飛機再獲330架確認訂單2022-11-08
- 觀熱點:思源電氣:儲能是長期業務,集中式2022-11-08
- 乘聯會: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0.2%2022-11-08
- 王毅同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通電話2022-11-08
- 天天看熱訊:神農集團:10月份銷售生豬7.452022-11-08
- 全球視訊!川氣東送管道增壓工程(二期)全2022-11-08
- 今日要聞!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兼總裁蔣銘:2022-11-08
- 觀焦點:大秦鐵路:10月大秦線貨物運輸量同2022-11-08
- 全國第一單!首筆工業互聯網領域數字人民幣2022-11-08
- 全球觀熱點:雷諾、谷歌擴大合作,加速推進2022-11-08
- 致敬行善者,讓好人有好報——建輝基金會六2022-11-08
- 特斯拉賣一輛車比豐田多賺8倍 特斯拉價格2022-11-08
- 俠客島:疫情發布會要少打悲情牌 “書記”2022-11-08
- 財神爺最忌諱看到什么?財神爺生日是哪一天2022-11-08
- 玉淵譚天究竟是什么人?玉淵譚天是哪個媒體2022-11-08
- 今晚12點油價要漲了 今天國際原油最新價格2022-11-08
- 環球今日報丨工行合肥分行:助企紓困穩經濟2022-11-08
- 【世界新要聞】工行平湖支行設立“警銀反詐2022-11-08
- 焦點速遞!凝心聚力齊抗疫,金融服務顯擔當2022-11-08
- 榆林榆陽區:碩果累累喜豐收 顆粒歸倉收獲2022-11-08
- 【全球時快訊】上期所調整期貨公司會員限倉2022-11-08
- 日本將推遲在下一財政年度引入碳稅2022-11-08
- 焦點資訊:神木馬鎮鎮: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2022-11-08
- 韓國印尼商定擴大能源礦物領域合作2022-11-08
- 世界新資訊:國產飛機再獲330架確認訂單2022-11-08
- 歐洲央行行長:數字歐元將加強歐洲戰略自主2022-11-08
- g20和g7哪個厲害?g20和g7是一個組織嗎?2022-11-08
- 三維天地全新一代數據資產管理平臺V12成功2022-11-08
- 除權除息日是什么意思?除權是好事還是壞事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