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焦點!預制菜要做萬店連鎖,這事靠譜嗎?
前不久,珍味小梅園創始人浦文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預制菜天然具備開出萬店連鎖的可行性,珍味小梅園已經定下了“要在社區開出一萬家預制菜門店”的戰略目標。
(資料圖片)
此話一出,隨即引發行業熱議。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的預制菜,真的有機會開出萬店連鎖嗎?
沖刺萬店的預制菜企業,不止珍味小梅園
基于預制菜前景的廣闊以及消費需求的增長,不少預制菜企業對未來的發展都抱有不錯的信心。除了珍味小梅園外,不少企業都曾喊出“萬店”目標。
趣店創始人羅敏曾表示,按照趣店預制菜的規劃表,該品牌2022年將開設1萬家門店,2023年門店將達到5萬家;發跡于福建地區的半成品預制菜零售品牌三餐有料也曾透露,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布局全國百城萬店。
這些沖刺萬店的預制菜品牌大都將發展的重點放在C端消費市場,除了發力線上渠道外,也會自建渠道,發展線下的零售門店。
在浦文明看來,開設線下零售門店,可以擺脫單一渠道的限制,不容易被其他渠道平臺所收割、被替代,將成為品牌未來的壁壘。
眼下,布局預制菜可選的渠道雖然很多,但大多數渠道都存在一些限制,很難快速鋪開。
比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本身也在發力預制菜,對企業來說,它們既是平臺渠道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且這些平臺目前大都還處于虧損階段,資源并不能很好地投入給預制菜。
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雖然進入壁壘較低,且線上輻射的人群更多,但預制菜總體的銷售規模又比較脆弱。據果集·飛瓜數據顯示,2022年1-8月,預制菜品牌在抖音平臺的銷售月榜TOP10名單頻繁“洗牌”,各月入選品牌名單、位次均經歷較大變動。
在一些線下商超零售門店,企業如果沿用賣飲料的邏輯投入部分產品,能帶來不錯的收益,但也會面臨季節限制,特殊季節往往會受到其他產品的沖擊,比如夏天所有渠道都會把冰淇淋放在首位,從而壓縮預制菜產品的投放空間。
相比之下,開設線下門店對于預制菜品牌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強品牌的曝光,將線上線下的會員系統和私域流量打通,開發與提升中臺系統的能力,了解并沉淀用戶購買與復購的行為畫像,以便更好地推出爆款。
另一方面,線下門店尤其是社區門店既有銷售的功能,又是社區的配送點和服務點,能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環境下的便利消費體驗和用餐體驗,以最接近消費者的方式快速搶占消費者心智。
據浦文明透露,目前珍味小梅園在社區店專營店模式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80%的門店實現了盈利,10%的門店處在盈虧線上, 剩余10%的門店略微虧損。
預制菜要做成萬店連鎖,有可能嗎?
據相關數據分析顯示,2022-2026年的預制菜行業預計增速在20%-30%左右,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產業有望發展成下一個萬億市場。
而在這個萬億大盤中,消費市場的滲透率正在疫情的催化下逐漸提升,目前暫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巨頭。大水出大魚,基于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預制菜未來在C端的需求會出現一個大的爆發,對想做大的品牌而言確實是一個機會點。
國聯水產執行副總裁吳麗青就直言,“隨著各領域社會化服務程度的深化和預制菜產業的體系化、規范化、勞動力的稀缺等,可預見,將來冷凍預制菜將真正成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市場空間是可預見的。”
再者,正如浦文明在其采訪中提到的,預制菜是全標準化、全流程化,而且是預包裝的食品,對人以及廚師的依賴很小,天然具備做萬店連鎖的可行性。
也許是基于上述誘人的機遇,不少品牌紛紛喊出了萬店目標。然而與此同時,第一批試水預制菜線下門店的企業卻頻頻傳出不好的消息。
曾經揚言開萬店的舌尖英雄首店關閉,門店折戟;羅敏的趣店在9月初宣布精簡預制菜業務,同時將進行裁員、結束供應商合作以及清理庫存;西貝的“賈國龍功夫菜”一再轉型,目前線下門店也已所剩無幾。
預制菜要做萬店連鎖到底可不可行?針對這個問題,預制菜洞察也采訪了一批業內人士。
首先,部分受訪業內人士對To C預制菜市場的天花板仍存有疑慮,有人甚至直言預制菜是“偽需求”。這一判斷是基于預制菜半成品的尷尬定位,在日常的消費中,圖方便的人會傾向選擇以效率為導向的外賣,既不用動手做飯也不需要刷鍋洗碗,而重品質或圖性價比的人則大部分會選擇自選食材,享受下廚過程,在他們看來,預制菜這種不上不下的定位,不能同時滿足消費者多項購買因素,很難進一步將市場打開。
其次,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預制菜線下門店的成本結構和盈利模式還有待驗證。
生意起勢靠流量,生死看供應鏈。當下,不管是珍味小梅園還是舌尖英雄抑或是趣店,都是以OEM工廠生產為主,自己做品牌,但不自建工廠。而此類預制菜玩家在規模化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都會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所有產品都是經過第三方原材料采購、制作,再由外包的冷鏈,運輸到C端,企業本身并沒有真正把控某一環節,這必然會增加中間環節的損耗,復雜的外包供應鏈也會增加品控風險。另一方面是向上游供應鏈爭取議價權,高昂的采購、運輸、儲存損耗成本最終轉嫁給C端消費者。
“面向B端的預制菜賽道已經跑了十幾年,冷鏈物流非常成熟,轉向C端之后,運輸、倉儲和消費場景完全不同。”一位有著餐飲從業經驗的創始人告訴預制菜洞察,B端業務走量,能把成本壓縮到極致,但C端業務僅為了實現獨立小包裝,成本就至少高出2-3個百分點,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言下之意,沒有規模化、低成本的供應鏈支撐,預制菜企業實現萬店連鎖的可能幾乎為零。
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則表示,預制菜線下門店最難的點不在于SKU的豐富度或者獲客成本,而是大家恰恰忽略最難一點——線下的履約成本太高。“門店的配送費用都有一定的起送價要求,在這一情況下,很多消費者陷入兩難,買多了吃不完,買少了不夠配送成本。”
當然,也有部分業內人士對預制菜的萬店目標持樂觀態度。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研究院院長昕原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陸正耀們的挫敗不代表預制菜的發展趨向有問題。相反,他們越是這么快出現頹勢,越是說明預制菜要有門檻。”
國聯水產執行副總裁吳麗青告訴預制菜洞察,“失敗的案例僅代表一個團隊的失敗,不代表一個模式的否定。我認為線下開店是個產業而不是一個故事,要以經營一個傳統產業的心態去經營一個創新型模式,需要打通全鏈條的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僅著重在一個開店的點上面。”
責任編輯:hnmd004
- 世界焦點!預制菜要做萬店連鎖,這事靠譜嗎2022-11-01
- 環球熱訊:鄭州富士康員工返鄉后須隔離7天,2022-11-01
- 【全球播資訊】韓國10月出口額同比減5.7%,2022-11-01
- 動態焦點:兩大指數高開,香港恒生指數漲1.18%2022-11-01
- 觀速訊丨瑞信披露40億瑞郎融資計劃細節,已2022-11-01
- 智能割草,“機器人”的內卷新戰場?2022-11-01
- 【世界聚看點】日本女性就業類型嚴重不平衡2022-11-01
- 博時基金、招商基金等 7家公司非貨規模增2022-11-01
- 京東方A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9.45% 凈利2022-11-01
- “圍爐烤茶”在這個秋冬“火出圈” 實則是2022-11-01
- 合理使用工業用清洗劑,有效預防設備故障2022-11-01
- 韓國哀悼踩踏事故遇難者 商界取消萬圣節促2022-11-01
- 賽力斯前三季營收231億元 同比增長101.96%2022-11-01
- 每股收益3.50元 智飛生物列A股上市渝企第一2022-11-01
- Dickes迪克斯快訊:2022-11-01
- 凈利總額92.42億 渝農商行居67家A股上市渝2022-11-01
- 世界熱門:大賣家之痛:鞋服GMV做到北美第一2022-11-01
- 夢天就位,中國三十年載人航天圓夢2022-11-01
- 大盤縮量震蕩機構賣多買少 太陽紙業(002072022-11-01
- 潮玩公司業績不好看,行至三季度,潮玩愈發2022-11-01
- 重點突破海外市場等 昊華科技凈利潤同比增2022-11-01
- 天天速遞!11月1日A股盤前要聞2022-11-01
- 兩市融資余額增加16.29億元2022-11-01
- 廣東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39例,新增本土2022-11-01
- 全球熱文: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例,2022-11-01
- 香港為虛擬資產期貨ETF發行方制定新規則2022-11-01
- 三季度采礦、電力等持倉市值逆市增長 產業2022-11-01
- 七部門出手規范明星廣告代言活動 不得為未2022-11-01
- OK鏡納入集采 進口品牌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國2022-11-01
- 元創股份上會 凈利明顯下滑回款壓力增大等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