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獨家】新茶飲陷入“味蕾大戰”,香菜、苦瓜和折耳根的飲料你喝嗎?
一杯二三十元的飲品可以被做成哪些奇怪的口味?答案是:香菜檸檬茶、豆汁咖啡、折耳根奶茶等等。
繼瘋狂開店和營銷大戰之后,飲品行業如今又陷入了一場“味蕾獵奇”之爭。為了傳播和出圈,包括奶茶、咖啡、檸檬茶等在內的飲品品牌推出了眾多另類產品。
品牌們推出新品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新客戶,保持老客戶黏性,但占領消費者心智并不是靠幾款爆品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品牌們不斷地維持出新頻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微創新”時代,飲品品牌要如何做出差異化?這些獵奇的產品又將怎樣兼顧口味與傳播性?從業者們總結出了哪些“生產爆款”產品的公式?
1、飲品行業陷入“怪圈”
代青喝過最奇怪的咖啡是“豆汁咖啡”,第一次喝是在咖啡展會上,他看到對方直接將豆汁加入到了咖啡里,像是兩者最簡單的組合,當然,味道也很奇怪,“很難喝,像餿了一樣”。他第二次喝是在一家咖啡館里,那是一款豆汁冰滴,味道意外的還不錯。
除了豆汁咖啡,飲品行業還出現眾多獵奇型產品,挑戰著消費者的味蕾,比如香菜檸檬茶、墨魚汁檸檬茶、麻醬咖啡、生蠔咖啡和折耳根奶茶等。
(圖 / 一家火鍋店推出的折耳根奶茶 攝 /李小反)
飲品行業似乎陷入一個“怪圈”:不管好不好喝,先出圈再說。在兼顧制作成本的前提下,各品牌把能想到的水果都加了進去,等到大家在水果品類里“難分勝負、黔驢技窮”后,讓人出乎意料的食物就陸續登場了。
“其實,這種現象從兩三年前就已有跡象,只是之前客戶對口味創新的需求較小,如今需求越來越強烈。”重慶璽夏食品有限公司合伙人羅海山觀察到。
在這種另類創新背后,體現出飲品行業發展之迅速,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于是品牌們發力速度加快。這也導致行業越來越內卷,一些比較另類的飲品不斷被推出來。
縱觀茶飲行業的發展歷史,飲品創新和更新的頻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桂桂茶首席產品官黃師虎表示,起初,很多茶飲品牌每年只上兩次新品,分別在冬天和夏天。
“那時候因為研發的工作量小,很多連鎖品牌甚至沒有太多研發人員,基本都是一個人完成。”此外,那時候原材料可選性也并不多,所以很多品牌會跟著食品工廠所生產的材料進行研發。
2017年,水果茶開始流行起來,頭部品牌為了爭奪顧客而爭先恐后地上新品。新品的方向也有所變化,品牌們會將應季水果與茶進行搭配,“季節限定”等營銷新概念也流傳開來。“到了芒果的季節大家都上芒果飲品,草莓的季節就出草莓類產品。”
“逐漸的,行業開始內卷,很多頭部甚至開始各種聯名上新,一周至兩周就上新一次。”黃師虎說道。直至這兩年,就連小眾水果都被盯上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產品被研發出來。
這時,原材料廠家也跟著內卷起來,開始盯著各連鎖品牌的研發人員,為了滿足客戶的上新需求,從而研發出各種新型材料和小眾水果的食材。
“如今的飲品研發就像吃火鍋一樣,只要燙一下能吃的食材,都可以被加進去。”羅海山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據觀察,推出這些另類產品的多是新品牌。為了快速出圈、打開市場知名度,它們必須推出一些意想不到、傳播力度大的產品,以此讓消費者快速關注到。
“當一個新品牌的資金、品牌調性和知名度都不如別家的時候,打造差異化的產品是出圈最快的方式之一。”羅海山表示。
“但頭部品牌基本不會這樣做,它們的主要邏輯是‘不犯錯’。”羅海山表示。頭部品牌需要標準化,保證口味和品質的一致性,所以研發新品時還需要考慮供應鏈是否成熟。
因此,頭部品牌不會輕易做另類創新,它們會用別的方式出圈,比如做聯名。“他們需要的是永遠有熱點,市場對它的關注度不會消失。”羅海山補充道。
2、創新=冒險?
事實上,飲品品牌推出創新產品的目的是追求新鮮、傳播性,以此吸引一批獵奇的年輕人。
不過,這些另類小眾飲品會受到供應鏈、季節、區域性、特定人群的限制,由此導致其復購率不會太高。比如豆汁檸檬茶、豆汁咖啡,老北京人的接受程度較高,香菜類茶飲更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雖然很多品牌都在做新品研發,但不一定能同時兼顧傳播性與口味。“他們的競爭已經超出了‘好喝’這個維度,比如他們會把宣傳點放在酷、潮流等精神文化上,而不是飲品多么好喝。”羅海山說道。
在不能保證口味的前提下,創新也是一種冒險。“傳播的基礎仍然是口味,如果產品都不好喝的話,那么傳播得越快,品牌只會死得越快。”羅海山稱。
眾口難調,某一款飲品也確實無法讓所有人都覺得好喝。因此,飲品行業內對于“好喝”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只要“不難喝”即可。
事實上,一款兼具口碑和口感的產品,研發起來也沒有那么容易。
北京咖啡品牌Lolly Cafe的主理人敏姐是內蒙古人,店里有一款名為“蒙古得體”的特調,里面加入了牛肉干、炒米、奶皮子等當地特色小吃。在北京CBD咖啡節上,這款飲品4天賣了745杯。“幾乎每天都賣斷貨三次。”敏姐稱。
銷量火爆背后,這款特調的研發困難重重。“咸奶茶底料、各種配料都要做到原汁原味,但這是一款特調,又要兼顧咖啡的口感。”敏姐說道,如何讓奶皮子、糙米浮到表面上,配料的占比如何,他們都要一杯一杯地試。
(圖 / 蒙古得體飲品)
市面上也有不少創新成功的案例,同時兼顧了口味和特色。
比如三頓半位于上海的線下咖啡店曾推出過一款城市系列特調“紫蘇桃”,靈感來源于長沙的一種本土甜品小吃“紫蘇桃子”。特調以紫蘇汁、西柚氣泡水和濃縮咖啡為原料做成。據稱,這款特調在上架的365天里累計售出2萬多杯。
桂桂茶也推出過“冒險”的產品,比如在茶飲中加入特小鳳黃皮西瓜、花生醬,一些產品被推出后還引來眾多模仿者。
(圖 / 花生醬飲品(圖片來源 /小紅書達人“小丸子愛吃櫻桃”))
必須要指出的是,這些使用了小眾食材的產品非常考驗品牌的供應鏈和運營能力。“做好味道并不難,難的是這款產品落地時能否被幾百家門店更好地復制,這要看供應鏈能力和門店管理能力,比如原材料小眾,供應鏈是否能夠穩定輸送原材料,門店能否按照SOP操作,復刻出產品本身。”黃師虎說道。
3、行業的“微創新公式”
毋庸置疑,新品對一家茶飲品牌意義重大。
“不斷推出有驚喜感的新品,會讓消費者通過某款產品認識品牌,然后再去嘗試其他產品,以此提升營業額。久而久之,這個品牌就能占領消費者心智。”檸檬茶品牌“檸濛濛”創始人郭震業說道。
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品牌不斷推出爆款,才能保持客戶黏性。
然而,創新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品牌帶來知名度的同時,也可能產生相悖的效果。
對于新品牌的創新型產品,郭震業認為,有些是沒有生命周期的創新,它們的出現只是品牌為了博眼球。“一些創新只是停留在表面,比如顏色好看,搭配怪異,但是沒有兼具口感和復購率,這樣的產品注定只能停留在某一個階段。”郭震業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同時,如果某個品牌在受到大眾關注后,沒有及時地進行下一步轉化,或者沒有繼續推出新品,久而久之,也會對品牌造成傷害。
為了不斷推出爆款產品,飲品從業者總結出一套“微創新公式”,根據年輕人喜歡吃的、玩的去做研發。這些潮流趨勢已經被市場驗證過,為品牌節省了試錯成本,是一種更為安全的創新方式。
有人員時刻關注潮流趨勢,比如頭部品牌在做什么,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在推送什么,線下店在賣什么。“通過這些維度,我們會找到一個方向,以此判斷哪些東西可以做,哪些東西好賣。”郭震業說道。
有了研發的大致思路之后,他們再去琢磨如何將產品做到與眾不同,這個“不同”可以體現在口味、出品的呈現、平面包裝、命名等方面。
“只要前期調研工作充分,做有消費者認知基礎產品的微創新,大概率可以創作出爆款產品。”郭震業表示,“比如王檸的‘黑檸鴨屎香’飲品,作為茶底的鴨屎香已經是爆品,在此基礎上,加入墨魚汁將茶飲變成黑色,大概率會成為新爆款。”
目前,茶飲行業已經進入“微創新”時代,簡單來說,就是把一款飲品的某個元素拿出來改變一下,將這款產品變得不同。比如,以前某款飲品中用到的原材料是A+B+C,可以通過微創新將它變成A+B+D。
“其他人用烏龍茶做茶底,你可以換成綠茶,別人用50元一斤的茶葉,你可以用80元一斤的。”羅海山舉例說。再比如,有的品牌用白砂糖,別的品牌可以將其換成果糖。
“具體如何創新,要看飲品能否和品牌調性相吻合。”羅海山表示。比如火鍋店里的茶飲,火鍋屬于重口味餐食,需要搭配甜度較高的飲品,這時候如果用代糖去做茶飲,口味偏淡,那就無法與火鍋相匹配。
“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飲品行業目前很難再出現大幅度的創新,因為已經沒有新的原材料可以用了。”羅海山表示。
這是眾多業內人士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在這場口味創新之爭過后,飲品行業的競爭可能又將轉向其他維度,比如包材、文案等。隨著飲品的用戶基數不斷增大,行業逐漸飽和,品牌們的競爭永不落幕。
*注:文中代青為化名。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獨家】新茶飲陷入“味蕾大戰”,香菜2022-10-28
- 元宇宙走紅,在線K歌在東南亞成新趨勢——2022-10-28
- 全球快播:狂賺美國人的錢,藥明康德單季度2022-10-28
- 環球焦點!成都銀行總資產突破9000億元,前2022-10-28
- 萬科: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70.5億元,同比2022-10-28
- 熱議:永輝: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達709.07億2022-10-28
- 張祎折桂2022-23圣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賽中2022-10-28
- 今亮點!國家外匯局:2022年以來我國涉外經2022-10-28
- 環球觀速訊丨重慶出臺行動計劃建設智能網聯2022-10-28
- 元宇宙用戶畫像:千禧一代占比達40.9%,男2022-10-28
- 今日聚焦!中央儲備棉輪入成交率33%2022-10-28
- 天天速讀:浦發銀行的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2022-10-28
- 觀古賞今 形與意的結合 ——賞《陸林根戟2022-10-28
- 華菱鋼鐵:第三季度凈利13.1億元,同比降402022-10-28
- 環球關注:港股收盤:恒生指數跌3.66%報1482022-10-28
- 世界球精選!好未來2023財年第二季度凈營收2022-10-28
- 當前滾動: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在部2022-10-28
- 環球快消息!外匯局:9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2022-10-28
- 星夜·酌見,“中國設計星”齊聚度合一衡2022-10-28
- 啄木鳥家庭維修堅持數字化驅動標準化之路2022-10-28
- 滬指跌2.25%再創階段新低 鈉離子電池、養2022-10-28
- 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在海口開業 你準備好前2022-10-28
- 主播帶你探項目丨江家口水庫2022-10-28
- 天天快看: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神舟十四號航2022-10-28
- 世界百事通!提高幫辦代辦服務水平提升企業2022-10-28
- 整治戶外廣告扮靚城市形象2022-10-28
- 全球最新:鯉城220戶適老化改造完成2022-10-28
- 數千英國人不敢去上班:買不起香皂 30%的女2022-10-28
- 手機充電進入個位數時代 采用3充電IC架構2022-10-28
- 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城開業,法國VP刷新頂級商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