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報資訊】從微信到抖音,“圈子”怎么就成了大廠的滑鐵盧
相信朋友應該都已發現,互聯網大廠在最近這兩年儼然已經降低了擴張的欲望,并且在用聚焦超級APP來代替推出獨立APP,就連有著“APP工廠”之稱的字節跳動也不例外,曾經以短視頻起家的抖音儼然也不再“純粹”。不過在超級APP上不斷堆疊新的功能也并非必然成功,這不,抖音在去年內測的“圈子”功能,上線一年后就被宣布即將下線。
7月18日抖音方面發布公告稱,因業務發展的調整,將于7月29日下線“圈子”功能,屆時所有同城圈子功能將無法訪問使用,但下線不會影響用戶在抖音發布過的作品。
【資料圖】
去年夏季,抖音被曝出正在測試同城圈子功能,其定位則是同城興趣圈,以幫助本地的抖音用戶在特定的興趣圈子中進行交流或交友。
從“朋友聊天室“、到 “抖一抖”,再到“同城圈子”,這一系列組合拳無疑是抖音去年發力社交業務的縮影。但抖音這一日活數億的超級APP也養不活“圈子”,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從一切的開始,也就是陌生人社交說起。
陌生人社交的核心,就是讓原本陌生的用戶在社區中結緣,但這就需要一個紐帶。而經過近年來陌生人社交賽道參與者的嘗試,無外乎就是兩條路,其一是興趣圖譜,其二是LBS(基于位置的服務)。
陌陌乃至微信當初的“搖一搖”,就都是基于LBS的模式,而基于興趣圖譜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就太多了,類似的有Soul、阿里的“友啥”、百度的“有噗”等。
事實上,基于LBS的陌生人社交解決的是即時性社交需求,也就是說用戶不在意具體是誰來響應其所發出的要約,而是需要發出的邀請能夠很快得到反饋。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和典型的“沖擊——回應”模型,而簡單就意味著高效,高效則是促成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這一社交本源的最核心因素。
至于說興趣圖譜的優勢,其實用一句“人以群分”就能概括。共同的興趣往往就意味著共同語言,很容易就能形成基于相同興趣愛好的圈層化社交體系,即便兩個此前在網絡中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相同的興趣無疑就是讓彼此卸下防備的最好契機,一旦打開了話匣子也就有了成為朋友的理由。事實上,抖音構建的同城圈子也汲取了諸多前輩的教訓,首先是用LBS框定了用戶屬性,再基于共同興趣愛好來發現共同的話題,最后則是借助短視頻的形式完成互動。
根據當時抖音方面的說法,用戶如果想要加入“同城圈子”,需要回答問題或是拍攝與圈子內容相符的短視頻才可以,圈內的用戶可以對其他用戶發布的作品進行點贊、評論。在某種程度上,抖音的同城圈子與微博超話以及貼吧的產品設計十分相似,是用一定的門檻來分流用戶,再讓用戶在不同的“同城圈子”中形成固定的社交規則,并通過穩定的社交氛圍讓用戶更長久的使用。
當然,抖音方面在去年夏天推出同城圈子,未嘗沒有為自己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助力的打算,畢竟這也是拓展同城生態的一種方式。作為流量高地的抖音顯然一直有變現的需求,將視頻內的同城內容推薦給帶有同城標簽的用戶,也是抖音已經在做的事情。去年4月,抖音在同城頁面加入了地圖服務,用戶可以在其中搜索到美食、景點等相關短視頻內容,而通過短視頻內容的鏈接,則可以在線上購買商品、再到線下核銷。
依托同城圈子功能,還能延伸出同質性人群的同城線下活動,例如同城桌游圈、美食圈、漢服圈等,無疑也會讓這一功能有了介入本地生活服務的機會,從種草到消費閉環的組成,在需求側為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務提供購買力。按照正常的情況,既可以有社交屬性,又能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同城圈子勢必會受到抖音方面的重視,可為什么只經過短短一年的嘗試后就夭折了呢?
圈子功能之所以短命,或許是因為抖音對于其建設和維護成本的預估過于樂觀。進入“同城圈子”的用戶,首先需要處于相同的地域范圍內,其次還需要對該圈子的主題內容有一定認知,并能夠制作出相關的內容,這兩個步驟便相當于為“同城圈子”的用戶設定了一定門檻。可以說在同城圈子內測時,抖音確實有意抬高了門檻、過濾了用戶,可這卻是完全不夠的。
同城圈子最核心的驅動力,是用戶找偶遇的需求,這就給了同城圈子這一用戶自組織極大的管理壓力。如何平衡圈子的繁榮和合規,就極其考驗圈主的運營水準,然而遺憾的是,相比于貼吧的吧主、微信群的群主,抖音同城圈子的“圈主”擁有的權力過小,只有將圈子內用戶發布的優質短視頻和圖片設為精華、并在精華欄進行展示的權力。
換而言之,同城圈子的圈主只能依靠設置精華內容的方式,來過濾圈子中的有害信息。但在本身權限較小的情況下,同城圈子想要向健康且可持續發展,就要求圈主既要足夠圓滑、又能堅持原則。然而這樣的人才必然是稀缺的,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一年多來,抖音的同城圈子不是因為活躍度低變為一潭死水,就是因為負面信息太多變得烏煙瘴氣。
簡單來說,擁有LBS和興趣兩大支點的抖音同城圈子可謂是有了一個“天胡”的開局,但奈何算法推薦早已根植于抖音的基因里,雖然最大限度排除了人的因素、締造了抖音的成功,但同時也限制了抖音圈子的成長。畢竟“祖宗之法不可違”,所以圈子如今被下線也就不奇怪了。
關鍵詞: 本地生活
責任編輯:hnmd004
- 【天天報資訊】從微信到抖音,“圈子”怎么2022-08-01
- 全球今亮點!36氪出海首發|NTX?紡織科技2022-08-01
- 鴻星爾克再捐1個億 已經不知道這是鴻星爾2022-08-01
- 焦點熱議:一款網頁瀏覽器“退場”帶來的啟2022-08-01
- 環球最資訊丨國內涉疫地區排查政策梳理匯總2022-08-01
- 全球熱推薦:日本發現全球最大深海硬骨魚:2022-08-01
- 世界看點:剛剛,第6號臺風生成!福州會降2022-08-01
- 全球快看點丨入學簽訂《保本升學協議》三年2022-08-01
- 天天最資訊丨方大九鋼:重組十年累計上繳稅2022-07-31
- 環球今頭條!高校志愿者關愛瑞昌留守兒童2022-07-31
- 【世界報資訊】共青城:57座抗旱站日夜運轉2022-07-31
- 動態:柴桑區:集中銷毀一批危爆物品2022-07-31
- 微頭條丨“咚”的一聲被甩上擋風玻璃,結果2022-07-31
- 天天信息:見證國博與中國考古的共同成長2022-07-31
- 每日信息:中國國家版本館舉行開館暨展覽開2022-07-31
- 微頭條丨緊急提醒!這幾天,午后盡量少出門2022-07-31
- 天天新動態:已明確禁止入內!貴陽網紅瀑布2022-07-31
- 熱門:班主任要升學宴紅包?有這事?當地回2022-07-31
- 【天天新要聞】辟謠!菏澤市區所有路口一律2022-07-31
- 全球新消息丨2022年7月31日廣東省新冠肺炎2022-07-31
- 當前速看:歷下法院邀請山東大學張海燕教授2022-07-31
- 環球要聞:緊急召回!涉及多家品牌!2022-07-31
- 微資訊!給大石頭“系”上安全帶廈泉交通部2022-07-31
- 環球熱消息: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榜發布2022-07-31
- 全球報道:《京城十二時辰》特別節目加更打2022-07-31
- 哺光儀會造成視力損傷嗎?真正的首個專利又2022-07-31
- 環球新消息丨「百日行動」提供銀行卡給他人2022-07-31
- 焦點資訊:名家在畢節盛贊:高速平原2022-07-31
- 環球動態:百日行動|網警提醒:警惕“殺豬2022-07-31
- 世界今亮點!以暑期托管為名組織違規學科培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