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消息:腫瘤液體活檢十年,誰在和這艘“火箭”一起騰空?
2010年,漢堡大學醫學中心腫瘤研究所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癌癥患者的循環腫瘤細胞:挑戰和前景》的文章,這或許是最早提出腫瘤“液體活檢”概念的文章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所謂液體活檢,是指通過血液、尿液、唾液等體液對疾病進行診斷的技術。因為無創、分析全面等特點,是我們對抗疾病的一大利器。
當前,液體活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們熟知的無創產前診斷產品(NIPT)。過去十幾年,憑借依從性、性能等優勢,NIPT占據唐氏綜合癥篩查領域C位。
液體活檢技術也為腫瘤診治提供了新思路。在漢堡大學醫學中心腫瘤研究所發布論文后的十余年時間里,腫瘤液體活檢技術發展如火箭一般神速。
如今,這一技術已廣泛用于腫瘤的早篩、伴隨診斷、預后檢測等眾多領域。對此,有人稱之為“腫瘤診治領域的革命”。
也正是在這場大變革中,全球范圍內一批批明星公司涌現:
海外誕生了包括Grail、Guardant Health等估值超50億美金的巨頭,國內也出現了和瑞基因、燃石醫學、泛生子、諾輝健康、海普洛斯、華得森、鹍遠基因、基準醫療等領頭羊。
但即便如此,腫瘤液體活檢技術依然“年輕”,還有諸多難點有待藥企們去攻克。換句話說,腫瘤液體活檢這艘火箭還有很大的騰飛空間。
那么,未來誰能和它一起騰空呢?
推開腫瘤早篩大門
對于腫瘤早篩公司來說,必然要感謝液體活檢技術的發展。畢竟,腫瘤早篩公司賴以生存的技術基礎,便是“液體活檢”。
不管是壞死、凋亡或者是正常的生理活動,腫瘤細胞都會在血液里留下痕跡,包括循環腫瘤細胞、循環腫瘤DNA等。
以循環腫瘤DNA為例,正常人與腫瘤患者的這一指標差距明顯。健康人群中的血漿中,循環腫瘤DNA范圍為0至100 ng/mL,平均濃度為30 ng/mL;而在腫瘤患者體內,平均濃度可達180 ng/m,最高可高達1000 ng/mL。
正是這些差異,給我們創造了“滴血驗癌”的可能性。全球早篩巨頭Grail便是利用檢測循環腫瘤DNA的原理,開發了性能極為突出的泛癌種早篩產品Galleri。
目前,Galleri可以篩查近50種癌癥。雖然性能還不夠完美,大部分癌種和早期患者檢出率并不高,但已經是顛覆性時代產品。
即便是美國,也只有五種癌癥具有篩查“金標準”,而這五種癌癥的患者群體占比僅有29%。也就是說,超過70%的腫瘤患者,至今沒有一個很好的篩查手段。Galleri的出現,為不少患者帶來了“更好”的選擇。
基于此,Grail母公司因美納預計Galleri全年銷售額將達7000萬-9000萬美元。在上市第一個完整年度,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可謂相當不錯。
國內早篩明星公司們,同樣基于液體活檢技術在乘風破浪。目前,已經上市的燃石醫學、泛生子、諾輝健康,均有基于液體活檢的早篩產品落地。
隨著商業化的持續推進,這些產品勢必會打開國內玩家的想象空間。
攪動伴隨診斷格局
作為革命性技術,液體活檢顛覆的不僅是篩查領域,同時還有診斷領域。
長期以來,組織活檢一直是腫瘤學診斷評估和基因組分析的標準工具。所謂組織活檢,即從患者體內切取、鉗取或穿刺取出病變組織,進行分析的一種手段。
就該技術而言,存在諸多弊端。例如,依從性不佳,導致難以在治療過程中的動態監測。更重要的是,不適用于部分晚期腫瘤患者。因為這些患者,可能并沒有足夠的組織樣本可以進行分子層面上的檢測。
面對組織活檢的痛點,液體活檢無疑是非常不錯的補充。畢竟,一管血就足夠了。也正因此,近年來全球液體活檢伴隨診斷產品的開發,從無到有,處于蓬勃發展之中。
目前,海外企業發展處于領先狀態。2016年以來,FDA獲批的液體活檢伴隨診斷產品的技術平臺,從PCR到NGS,基因檢測通量越來越高;靶點也從最早的EGFR和PIK3CA,發展到EGFR/BRCA1/2/PIK3CA/ALK,適應癥范圍越來越廣。
當然,國內并沒有落后太多,突破口同樣率先來自PCR領域。2018年1月,艾德生物的Super-ARMS?EGFR 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獲批,成為我國首個基于液體活檢技術上市的伴隨診斷試劑。
在NGS領域,以燃石醫學為代表的國內企業也在快速推進。燃石醫學便朗清得到了默克的認可。去年11月份,燃石醫學宣布朗清用于默克口服MET抑制劑tepotinib在中國大陸的伴隨診斷注冊。
如今,組織活檢雖然依然是診斷評估和基因組分析的金標準。但隨著液體活檢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越來越多基于液體活檢技術的伴隨診斷產品上市后,未嘗不會對傳統勢力們帶來一定影響。
引領MRD監測發展
液體活檢對診療有著深刻影響的,還有MRD監測領域。
MRD即微小殘留病灶,指癌癥患者在治療中或治療后,體內仍有殘留的惡性腫瘤細胞存在。
簡單理解,就是治療后那些僥幸逃脫的腫瘤細胞,含量或許微乎其微,但仍有可能會引起患者癌癥復發。因此,癌癥患者治療后都需要監控MRD,以監測術后腫瘤復發風險。
MRD檢測并非新概念,過去在白血病等血液瘤的治療中,基于流式細胞術和PCR技術的檢測產品已經廣泛應用。
但隨著液體活檢技術的發展之后,實體腫瘤MRD監測也已經迎來突破。2021年4月,Guardant Health宣布其Guardant Reveal上市。
該產品通過血液檢測的方式,就能夠在7天內檢測出患者殘留疾病狀態,腫瘤醫生可以用來識別結直腸癌的高風險復發患者。
在結直腸癌領域之外的實體瘤領域,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基于液體活檢技術的MRD檢測,能夠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后管理。
對于這一機會,國內企業自然也在行動。例如,泛生子便預計今年其實體瘤MRD技術將取得重大的里程碑式的進展。
而臻和科技則在日前宣布,在經過前期臨床研究和技術性能驗證后,將實體瘤MRD產品,從肺癌和結直腸癌,拓展到了泛癌種。
雖然國內企業的MRD檢測產品,均需經過大規模前瞻性臨床研究來進一步驗證性能。但基于液體活檢的MRD檢測產品前景,顯然已經不需要質疑。
總結
過去10年,液體活檢技術為癌癥診療開辟了新途徑,為腫瘤個性化治療提供了重要的臨床機會。得益于此,腫瘤患者的診療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腫瘤液體活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雖然該技術推動了早篩、伴隨診斷以及MRD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發展,但目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例如提高檢測性能等。
通過技術和對行業的理解,使得產品能夠不斷升級,以滿足更多臨床未滿足需求,依然是藥企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未來,腫瘤液體活檢技術依然會持續發展,市場規模也會繼續增長。誰能做的更好,無疑會與這艘“火箭”一起騰空,打開天花板。
文/黃愷
免責聲明:本文(報告)基于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氨基觀察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hnmd004
- 世界熱消息:腫瘤液體活檢十年,誰在和這艘2022-07-30
- 即時:高技術制造業增勢不減2022-07-30
- 全球快報:廣西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例本2022-07-30
- 時訊:上海7月29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本2022-07-30
- 每日視點!廣西加強森林火災高風險區基礎設2022-07-30
- 實時:四川綿陽啟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2022-07-30
- 全球今日報丨上交所正式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2022-07-30
- 觀天下!人民網:將模范機關創建與稅收主業2022-07-30
- 世界視訊!以“戰”為練以練促防2022-07-30
- 今日看點:實彈射擊訓練!福建部分海域明天2022-07-30
- 全球短訊!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2022-07-30
- 環球今日訊!4S店為什么要請你喝現磨咖啡?2022-07-30
- 天天最新:9.6分的《快樂再出發》,或是內2022-07-30
- 全球時訊:暴跌99%,每日優鮮大崩盤:燒光2022-07-30
- 世界今亮點!每日優鮮的現在,生鮮電商的未2022-07-30
- 天天快消息!從老兵到“童心兵老師”,姜謝2022-07-29
- 短訊!「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李忠富率隊赴重2022-07-29
- 【環球快播報】鎳卡賓催化構建非環手性季碳2022-07-29
- 全球熱訊:人防辦召開上半年全面從嚴治黨工2022-07-29
- 天天熱文:烏央行預計烏克蘭下半年GDP將下2022-07-29
- 【當前獨家】蕪湖市深化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2022-07-29
- 每日聚焦:棲霞市檢察院組織開展老干部座談2022-07-29
- 實時焦點:風景無限好安全不能少丨帶上這份2022-07-29
- 天天速讀:一女子為了自證清白,給“民警”2022-07-29
- 世界微速訊:康縣白楊鎮:洪水退后“話”奔2022-07-29
- 速看:民樂建成兩個村級農產品冷鏈倉儲項目2022-07-29
- 快看:高臺縣首個產業聯合婦聯成立啦2022-07-29
- 當前消息!6家美容護膚企業每年研發扔進7.52022-07-29
- 通訊!海外new things|「Stadium Live」2022-07-29
- 每日速訊:36氪首發 | 無醇精釀啤酒品牌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