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沙漠蝗威脅 我國分布的蝗蟲有1000多種
2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FAO警告稱,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境內沙漠蝗的規模和破壞力,使非洲之角的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2020年春季,亞洲國家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蝗卵孵化,可形成群居型蝗群,導致嚴重危害,并可擴散到達緬甸西南部。
蝗災走向引起我國各界關注。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石旺鵬、國科農研院特約研究員張鑫。
不排除沙漠蝗從緬甸遷入我國的可能性
《中國科學報》:據悉,4000億只蝗蟲已到達印度拉賈斯坦邦,您如何看待蝗災的發展趨勢?
▲ 張澤華:
造成此次蝗災的主要是沙漠蝗。
我國西藏自治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邊境接壤區域為沙漠蝗擴散區,但由于環境、氣候、食物的局限,對我國境內農業生產威脅不大。
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遷飛進入我國內陸地區的可能性極小。另外,即便遷入我國邊境省份,也很難再繼續侵入到我國內陸地區形成危害。
不過,在沙漠蝗發生比較嚴重的年份,蝗群會從印度向南、向東擴散到孟加拉國和緬甸境內。如果擴散到這個區域,向我國云南南部遷入的風險增大。
▲石旺鵬:
根據FAO最新發布的沙漠蝗情報、沙漠蝗的習性及當前的氣候條件分析,東北非和中東蝗群正在大規模擴散和遷移,有些蝗群已經開始產卵,經過1~2個月的發育將進一步形成新蝗團和蝗群。
在紅海兩岸的蝗蟲將形成新的蝗蝻團伙和成蟲蝗群,并向沙特阿拉伯的西南遷飛擴散,部分蝗群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地區又遷飛到也門和安曼等,形成新的災害。
《中國科學報》:根據觀測,這些蝗蟲是否會到達我國境內?
▲張澤華:
沙漠蝗擴散區可到達緬甸西南部,緬甸離我國最近的距離大概100~200公里,同等海拔高度的區域最近距離大概1000公里。
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需要重視。
第一個是5月份,如果在印度、緬甸有數量較大的遷飛種群,加之印度洋西南季風異常強勁,那么蝗群在700hPa高度翻越橫斷山脈的機會大增,遷飛進入我國云南境內可能性較大,在季風作用下,甚至還會進入到廣西、四川。
第二個是6~8月份,如果印度、緬甸沙漠蝗得不到控制,災害持續暴發,下一代成蟲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進入我國境內的概率陡然升高。
▲石旺鵬:
因為天山、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天然屏障,非洲沙漠蝗群遷飛進入我國的可能性較低,但不排除蝗群會從印度西部向東遷飛,進入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繼而侵入我國云南、西藏、廣西等地,進而擴散到全國其他適生地區。
▲張鑫:
我國西部邊境據守著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橫斷山,連同緬甸西北的若開—那加山脈,構成了一條天然屏障,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應該能有效阻斷其東遷對我國造成的直接威脅。
但我們也不要輕視,因為印巴兩國的農作物已經被吃的很慘了,一旦達到沒啥可吃的境地,這群蝗蟲很有可能會改變遷徙方向。
例如,少量蝗群可能突破地勢較低的那加—若開山進至緬甸、泰國,再北進我國云南、廣西地區,還是存在較大可能的。或者繞道中亞進入我國新疆,但概率極低。
高度重視對糧食安全的潛在威脅
《中國科學報》:沙漠蝗為何在今年形成如此大規模的蝗災?
▲張澤華:
有幾個原因。
首先,沙漠蝗前年和去年發生的基數比較大,產卵數量大。
其次,今年,非洲發生區形成了比較大的降雨,使得沙漠蝗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孵化了,都出土了,形成了龐大種群。
如果像往年那樣分批次地從土里出來,蝗蟲的天敵還能夠消滅一部分。
但同時出土使得沙漠蝗抵抗天敵的能力增大,人類的防治措施也來不及實施。而且它的危害比較嚴重,移動到哪兒就一掃而光。
▲石旺鵬:
據分析,過度放牧破壞了非洲草原生態系統是主因,加之今年的氣候條件,如降水適合沙漠蝗的發生。
《中國科學報》:假如蝗群遷入我國,是否會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影響?
▲張澤華:
我國(除西藏)內陸地區,近30年來沒有沙漠蝗分布及為害報道。
一旦侵入,將面臨發生規律未知、監測技術缺乏、防控困難等諸多不確定性,并有可能對我國糧食生產安全、草原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建議高度重視,加強統一領導,實時動態監測,做好物資儲備,制定防控預案。同時,建立國際合作溝通機制,加強科學研究力度,共同應對威脅。
▲張鑫:
這次起始于非洲,大成于印巴的蝗災,很有可能進入不了我國領地,或者極有可能只有部分蝗蟲能進入我國云南、廣西或者新疆,對我國糧食安全起不到威脅作用。
全球氣候變化給治蝗帶來挑戰
《中國科學報》:近年來,我國蝗蟲防治情況如何?
▲張澤華:
我國分布的蝗蟲有1000多種。
可成災的蝗蟲有近50多種,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能夠遠距離遷飛的種類。另一類是不能遠距離遷飛,經常性成災的,在14個省區草原上發生比較嚴重,有時也會遷入到農田為害。
我國蝗蟲災害主要發生在農區和草原省區,最高年份發生近3億畝,平均1.5億畝,年均損失18億元人民幣,曾對我國糧食生產和草原區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近年來,我國蝗蟲防治比較成功,堅持實時監測,一旦發現及時防控。對農田危害比較小。
但是,草原蝗蟲防治工作還任重而道遠。多年來,草原上蝗蟲發生面積比較大,但每年的防治面積僅占發生面積的30%左右,所以留下的隱患比較多。
▲石旺鵬:
建國以來,大范圍暴發蝗災被控制,但是局部地區的蝗災時有發生。
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蝗災監測和防控體系,有國家防蝗指揮部負責領導全國蝗蟲的監測和防控工作,各級政府成立了防蝗站,負責本地區的蝗蟲監測和防控工作并上報國家防蝗指揮部,國家防蝗指揮部統一調配救災資源,保證了蝗災的及時控制。
《中國科學報》:我國在蝗災治理上有哪些經驗可供國際社會借鑒?
▲張澤華:
治蝗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控;原則是飛蝗不起飛成災、非遷飛蝗蟲不擴散為害、境外遷入蝗蟲不二次起飛為害。
在防治方面,當種群大爆發時,會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控;如果蝗蟲發生不嚴重,則采用天敵、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這些都可為國際上防治蝗蟲借鑒參考。
▲石旺鵬:
我國在蝗蟲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生物防治和生態治理等方面積累了充分的經驗。
我國農業植保部門正加強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蝗蟲委員會及相關國家合作,實行信息互通,聯合監測,聯合防控,協助他們調查監測數據分析和防治新技術等,組織相關專家討論制定應急監測防控方案等。
《中國科學報》:未來,我國蝗蟲治理需要注意什么?
▲張澤華:
我國的飛蝗現在控制的相對比較好,對糧食安全目前沒有威脅。但是,潛在的風險還是有的。
比如,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原來不該發生蝗蟲的地區,現在適合蝗蟲發生了。蝗蟲發生區擴大后,如果沒有相應預案,就會造成潛在的威脅。
應加強氣候變化對蝗蟲發生規律影響研究,開發智能化監測預警技術和設備,研發新型微生物治蝗專用藥劑,建立綠色可持續防蝗技術體系。
對于境外遷入性蝗蟲,應加強國際信息溝通與合作,嚴密監控蝗蟲遷飛路徑,一旦發現遷入種群,需緊急啟動防控預案,及時做好防控工作,把好中蒙邊界的北大門,中哈邊界的西大門,中緬、中印邊界的南大門。
責任編輯:hnmd004
- 基金清盤是不是賠慘了?基金一直跌會被清盤2023-06-14
- 美股的錢怎么轉回國內?為什么中國人不能買2023-06-14
- 購買空氣炸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清潔空2023-06-14
- 中國農業大學是211還是985?農業大學是冷門2023-06-14
- 焦點滾動:澳大利亞主帥:世界杯前43分鐘成2023-06-14
- 雞蛋怎么孵化成小雞?人工孵雞蛋最簡單的方2023-06-14
- 6月13日四川發布山洪災害藍色預警2023-06-14
- 五月天是什么時候出道的?五月天哪首歌曲最2023-06-14
- 天天熱點評!電競顯示器怎么選?哪個電競顯2023-06-14
- 股票為什么會產生異常波動?尾盤拉升第二天2023-06-14
- 勞動法年假規定怎么休?勞動法年假補償標準2023-06-14
- win10怎么取消開機密碼?win10密碼過期進不2023-06-14
- 如何升級客戶端版本?手機客戶端怎么打開?2023-06-14
- 世界快看點丨WIN10右下角天氣怎么關?win102023-06-14
- 喝咖啡不能提神怎么回事?喝咖啡一次喝多少2023-06-14
- 清倉和半倉有什么區別?北交所中簽100股能賺2023-06-14
- 申購新股最多可以配多少個號?新股申購配號2023-06-14
- 環球視訊!提前還車貸會影響征信嗎?車貸提2023-06-14
- 內馬爾和姆巴佩誰才是球隊老大?內馬爾和梅2023-06-14
- 房貸轉貸有什么風險?按揭房轉貸貸款可靠嗎2023-06-14
- 雅迪冠能探索E10電動車亮相 售價從4990元2023-06-14
- 漲浮不定與漲幅不定的區別是什么?漲幅和漲2023-06-14
- 保溫杯有涂層的目的是什么?保溫杯什么材質2023-06-14
- 蘋果手機可以更新系統嗎?蘋果手機發熱發燙2023-06-14
- 水瓶給人一種好欺負的樣子 其實內心特別堅2023-06-14
- 環球滾動:小米文件夾在哪里?小米手機怎么2023-06-14
- 心的繁體字怎么寫?比的繁體字怎么寫?2023-06-14
- 天秤會和很多人都是朋友 有自己的底線和原2023-06-14
- 電腦桌介紹 電腦桌分類有哪些?2023-06-14
- nft概念是什么意思?nft龍頭股有哪些?什么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