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首頁 > 購物 > 正文

中國飛鶴暴跌近11% 誰在跑路?去年毛利率高達70%

2020-10-19 16:17:14來源:東方財富網

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等多家乳制品企業受到牽連,港股公司中國飛鶴開盤便大跌10%左右。市場更是傳出消息,大摩私募基金已經拋售近3億股飛

“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等多家乳制品企業受到牽連,港股公司中國飛鶴開盤便大跌10%左右。

市場更是傳出消息,大摩私募基金已經拋售近3億股飛鶴股票,已套現近40億元,投資回報率至少達到609%。

此前,毛利率比肩白酒企業的飛鶴也曾被做空機構質疑,而上市后其股價依然震蕩上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接近翻倍。

大摩私募基金近40億拋售飛鶴

投資七年收益率至少600%

近日,湖南經視報道,最近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濕疹、體重下降等現象,個別孩子還有不停拍頭的行為,有的孩子頭部異常,好似“大頭娃娃”,有的孩子被確診為“佝僂病”。

這些孩子均食用了名為“倍氨敏”的奶粉,但該產品其實并非“特醫”奶粉,而屬于固體飲料類。

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訓歷歷在目,在大頭娃娃事件的影響下,資本市場也迅速反應。

A股中,部分有嬰兒奶粉業務的公司出現了下跌,如伊利股份、三元股份等,光明乳業今日也微跌0.29%,而貝因美卻逆市微漲0.78%。

港股多家乳制品企業股票也紛紛下跌,蒙牛跌超3%,莊園牧場跌2.69%,雅士利跌2.17%,澳優卻逆市上漲1.36%,受沖擊最大的飛鶴奶粉大跌10.89%。

目前未有證據證明飛鶴奶粉與大頭娃娃事件有關聯,飛鶴奶粉的大跌主要是由于“大戶”拋售。

據香港信報報道,外媒引述交易文件顯示,大摩私募基金出售了2.925億股中國飛鶴的股份,每股作價13.25港元,套現了38.76億港元。

飛鶴奶粉5月13日的收盤價為14.88港元,若消息屬實,大摩私募基金的拋售價格與昨日收盤價相比存在10.95%的折讓。

據悉,2019年11月13日,飛鶴登陸港交所,上市不到半年股價便接近翻倍,從剛上市時7.27港元的收盤價上漲到了近期的14港元左右,上市前邊存在的股東早已獲利頗豐。

而早在2013年就在飛鶴私有化過程中為其注資的大摩,更是賺得盆滿缽滿。飛鶴國際(當時為美股上市公司)于2013年6月發布的私有化協議相關文件顯示,其CEO冷友斌聯合摩根士丹利以每普通股7.4美元的價格,總計1.46億美元,向外界回購了20%流通股股份,完成了私有化。

此次回購的資金來自于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亞洲私募股權部門和冷友斌的海外銀行借款。冷友斌稱,“我們各自出資一半。”

按此估算,大摩投資飛鶴國際的成本在0.73億美元左右,以目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5億元。而現在大摩卻通過出售飛鶴股份套現了38.7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48億元,考慮到大摩之前也有少量拋售,則大摩投資飛鶴的回報率至少為609%。

飛鶴去年毛利率高達70%比肩白酒

銷售費用40億研發投入卻低得可憐

4月20日,飛鶴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全年實現營收137.22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凈利潤39.34億元,同比增長75.5%。

飛鶴2019年的毛利率遠遠高于同行,2019年飛鶴錄得毛利96.1億元,毛利率高達70%,直追五糧液74.46%的毛利率(2019年全年)。

2019年,貝因美的毛利率為50.09%,光明為31.28%,蒙牛為37.55%。

此外,飛鶴高昂的銷售費用也受到了一定質疑。2019年飛鶴的銷售成本為41.12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21.9%。其中,銷售及經銷開支為38.48億元,幾乎和2019年的凈利潤39.35億元持平。

重視渠道建設和廣告營銷的飛鶴,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銷售費用。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3個月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39億元、36.61億元和6.65億元,所占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35.23%和24.13%。

而飛鶴的研發投入則相對較少。據招股書,2017年飛鶴乳業的研發成本只有0.15億元,2018年為1.09億元,僅占營收的1%。

2019年,飛鶴研發費用為1.71 億元,同比大增57%,但占營收比例仍不到2%,依然相對較低。

業績及現金流曾遭遇做空機構質疑

上市后卻五個月內漲129%

去年11月21日(飛鶴上市的兩天前),獨立會計研究機構GMT Research發布報告稱,中國飛鶴的業績存疑,其利潤率遠高于國內和國際同行,且有可能偽造現金流。

GMT的做空報告對飛鶴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飛鶴業績優秀且手握大筆現金,但是歷史缺乏分紅,因此其手中現金可能是造假。

GMT還懷疑飛鶴實際上是在利用其IPO收益的很大一部分向IPO前的股東支付巨額股息,而剩下的資金可能需要用來償還海外債務。

此外,GMT認為如果一家公司存在虛報收入的行為,由此產生的利潤必須隱藏在資產負債表的某個地方。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通常體現在現金或相關余額里面,即飛鶴或許像康得新一樣直接偽造了現金存款。

GMT還認為飛鶴近幾年的高增速和高利潤率存在很多疑點。

不過,在飛鶴優秀表現面前,GMT的“做空”行為也沒那么有底氣,GMT坦稱,“飛鶴目前尚不具備被做空的條件,也不清楚何時會被做空。但在未來某個時候,它可能會成為做空者的目標。然而,即便有做空該股的可能性,我們也不推薦這么做,因為缺乏明顯的催化劑。”

22日,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火速回應,針對GMTResearch做空一事發表內部信。他表示,GMT Research對中國飛鶴的指控毫無根據、惡意中傷,不僅嚴重誤導投資者,傷害了中國飛鶴品牌,更傷害了中國乳業,對此堅決不能容忍,公司將保留付諸法律的權利。

飛鶴還澄清,公司的相關財務資料均經外部獨立核數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且公司取得了中國境內主要合作銀行關于本公司2019年9月30日于該等銀行帳戶的人民幣銀行存款馀額出具的證明(‘現金狀況證明’)。

而有的網友對這一解釋并不買賬。

但此次做空機構的“狙擊”并未打倒飛鶴,上市后飛鶴的股價在短暫下走出了持續上行的走勢,在疫情期間也保持穩健上揚。上市首日開盤價為7.27港元的飛鶴,在5月初攀升到了16.5港元的歷史高點,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上漲了129%。

大頭娃娃涉事企業被曝光

其法人曾在知名乳企任職

據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委宣傳部通報,“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涉事廠家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而涉事產品“倍氨敏”已在2019年年中停產。這一說法駁斥了永興縣委“這個產品是合格的可在市場流通”的言論。

目前,湖南省已經責成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郴州市等組成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營養師顧中一更是對健康時報記者直言,“這簡直是謀財害命。”

天眼查數據顯示,涉事企業唯樂可成立于2015年2月2日,法定代表人為肖詩弧,持有唯可樂67.9%的股份。肖詩弧同時還是另一家美優高乳業(湖南)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美優高的股東中還包括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持股30%。

澳優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澄清,上述大頭娃娃事件跟公司沒有任何關系,肖詩弧僅為公司經銷商。

此外,肖詩弧還曾擔任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乳制品行業復蘇面臨“當頭一棒”

經歷了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毀滅性打擊后,我國奶粉行業經歷了十余年的復蘇,現今終于初步“恢復元氣”。

億歐智庫稱,中國乳制品行業規模目前超三千億。201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入國產復蘇階段,國內乳制品品牌數復合增長率高達23.86%。

專家更是指出國內嬰幼兒奶粉的市場將出現拐點。今年1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DF)名譽主席宋昆岡在一次活動中作了《2019年乳制品行業質量報告》的質量工作報告。宋昆岡指出,隨著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乳制品市場將會出現一個穩定發展的好勢態,嬰幼兒配方粉的生產與市場將出現拐點。

而正在“復蘇”軌道上穩步前進的塑制品行業,如今又面臨著大頭娃娃事件的沖擊。雖然目前沒有此次事件涉及乳制品行業整體的安全紅線,但此次事件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國乳制品行業的一些亂象以及市場監管存在的小部分“盲區”。

健康時報記者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明確規定,這種固體飲料被當成有醫學功能的嬰兒奶粉賣是絕對不允許的。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對健康時報記者表示,特醫食品是近兩年新有的產品,品種很多,一些特別用途的嬰幼兒奶粉也可以申請進入這個類別。

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數據顯示,目前通過注冊的適宜0-12個月嬰兒食用的僅有30款特醫食品。

但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市場上打著“特醫奶粉”旗號售賣的產品有數十種,這種產品多標有“某某氨基酸營養配方粉”、“深度水解營養配方粉”的醒目文字,而在偏僻不起眼的角落卻印著“蛋白固體飲料”的字樣。

大頭娃娃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甚至表示,如果這件事不被報道出來,自己根本發現不了孩子喝的根本不是奶粉,部分家屬認為涉事產品的包裝根本標注好,看上去和奶粉一模一樣。

據健康時報,汪之頊認為,這就是“假奶粉”,這就是在欺騙消費者,這是一種無良商家故意打擦邊球的現象。

關鍵詞: 中國飛鶴 暴跌

責任編輯:hnmd004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 在线免费视频|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下载|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香蕉热狠狠综合| 综合欧美丁香五月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