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并存 深圳機器人行業 “疫”境中迎來剛需
擎朗機器人在護士站。
深圳三院門口的防疫智能機器人。
普渡科技機器人在抗疫一線。 (普渡科技提供)
在這次全民抗疫的戰爭中,來自深圳的防疫機器人表現很搶眼,頻頻成為新聞熱點。疫情之下,智能機器人投身一線成為“防疫戰士”,承接了送藥送餐、消毒清潔、診療輔助、安防保障等關鍵功能。因機器人能有效阻斷“病毒人傳人鏈條”,機器人在“非接觸式”場景中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2003年SARS催生了互聯網時代,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加速推進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打開新空間呢?據深圳機器人行業協會近日披露,受疫情影響,對機器人企業造成的最大影響為市場拓展困難, 但同時給機器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機器人參與“防疫戰”不僅給機器人產業一個絕佳的練兵機會,同時,也讓大眾更真切的了解機器人在“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等特殊場景的重要作用,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戰功顯赫:
“機器白衣戰士”投身抗疫一線
記者從深圳機器人協會了解到,有更多深圳的機器人企業投身一線,機器人在此次抗疫一線發揮了多維度的功能,尤其是在巡檢、測溫、消毒、配送、診療輔助、教育等場景,凸顯其在阻斷交叉感染和遠程作業的優勢。
在防疫機器人方面,優必選三款防疫機器人馳援深圳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深圳三院,擔負體溫檢測、消毒、殺菌、疫情宣傳和導診等任務,守護奔赴一線的逆行者。比如在深圳三院的發熱門診,這里要每天安排6班工作,4小時一班,每班2~3個護士,醫護人員不僅工作強度大,更面臨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在發熱門診上崗的室內測溫巡檢機器人AIMBOT(智巡士),可以在室內環境中執行體溫異常監測、口罩佩戴識別、人流密度監測、防疫播報、環境消毒滅菌等任務,大幅減輕了護士們的負擔。
這樣的機器人在深圳不止優必選一家,其他比如中智衛安與深圳科衛聯合捐贈15臺硬核防疫機器人馳援6所深圳醫院戰“疫”,從體溫探測、藥品配送、智能掛號、問診引導、清掃消毒等方面,助力深圳醫療系統疫情防控。高仙機器人助攻“病毒清潔戰”啟動醫用清潔專用機器人研發, 更有效地進行病毒消殺,免費提供清潔機器人,供給有需求的醫院作自動消毒使用。
在配送機器人方面,普渡科技研發的送餐機器人“歡樂送”成為媒體報道的明星機器人,代替醫護人員送餐、藥等物品,減輕人手緊缺的情況,實現免接觸式配送。已在廣東、浙江、北京等地的100多家醫院和隔離點提供了服務。
同樣,擎朗送餐機器人在戰“疫”初期就進駐一線,負責配送餐食、生活用品、醫療用品等,服務范圍湖北、廣東、浙江、河南、湖南、江蘇、四川、陜西、上海、北京、天津、重慶等10多個省市,涉及近50個醫院和隔離點。
達闥科技5G智能機器人應用醫院復雜場景,代替醫護人員完成遠程看護、測量體溫、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減少人員交叉感染。
機器人背后:一碗泡面寫1000行代碼
這些戰斗在一線的機器人背后,還有一群機器人工程師的故事。不久前,深圳團市委就在市政府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了青年工程師“一碗泡面寫1000行代碼”的精神。
“一碗泡面寫1000行代碼”是防疫輔助機器人“航航”背后的研發故事。“航航”是智慧型防疫輔助機器人,可以在醫院服務大廳、住院病房為市民提供7×24小時的專業疫情防控信息查詢,疫情防疫相關政策的宣傳、普及等服務。同時,可在無接觸的情況下,查看病人電子病歷,影像資料,調取檢查報告、安撫病患情緒,自動巡查病房等。目前,“航航”已投入一些醫院使用。
這款能說能唱的“航航”,來源于航天工研院的孵化企業深圳航天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它的誕生只花了一周時間。機器人戰“疫”青年突擊隊(由共青團深圳市委組建的青年隊伍)的11名隊員,經過反復調試,最終在一周內寫出了疫情防控模塊,研發出防疫輔助機器人“航航”。
青年突擊隊員們將專業醫院的準確資料和防疫科普信息錄入到數據庫,根據不同情境的問題,設置30到50個答案。根據最新統計,“航航”的代碼已經有5萬行。
“疫”境求變:機器人產業走到“剛需”
挑戰總是與機遇并存的。機器人能在這次疫情中走上抗疫一線,也是得益于深圳這幾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記者從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了解到,深圳市機器人企業的個數,從2017年的594家增加到2018年的649家,機器人工業總產值從2017年的103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178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3.82%,總產值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機器人在深圳已經是千億級的產業規模。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表示,疫情讓深圳的服務機器人產業從錦上添花走到“剛需”。機器人行業有望借著這次抗疫的機會,在解決醫護人員診療過程無接觸的應用需求中,如醫院社區物流配送、餐飲服務等,找到機器人行業新的突破與機遇。同時,這次抗疫給我們服務機器人行業及人工智能行業協同合作,帶來很大的希望與機遇。
對于未來,畢亞雷表示:“期待深圳機器人行業未來能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及創新。與科研學院專家一起,觸類旁通,從抗疫的需求衍生到未來商業、社會、產業的需求,找到更多發展的機會,將自己的產業及時提升,壯大機器人這一典型的新興產業,為機器人行業蓬勃發展注入新動力。”
行業觀察:無接觸式服務成為新趨勢
奧比中光是全球領先的AI 3D傳感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已申請3D傳感專利數超500項,比肩蘋果、微軟,位列3D傳感細分行業全球前三。該企業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勛錄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機器人行業帶來了機會與挑戰。
首先是機器人的需求大幅增加,配套的傳感器出貨遞增,醫療康復、配送物流、餐飲零售等領域大量的無人值守及服務崗位釋放需求,機器人供不應求,對配套的零部件需求也逐漸遞增。其次,各種應用場景的加速落地,讓大眾得以真實感受機器人的重要性。機器人參與“防疫戰”不僅給機器人產業一個絕佳的練兵機會,同時也讓大眾更真切的了解機器人的重要作用。再次,讓大眾認識到服務自動化、智能化的工作效果,與人工是無法相提并論的。但是疫情期間,無論是配送,消毒,送餐機器人基本上都是在原有基礎上改裝,只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移動場景需要預先設定,適用環境相對有限。
奧比中光副總裁孔博表示,預計接下來機器人市場空間將會實現爆發式增長,存量市場上原有的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會增加,增量市場上出現了消毒機器人、測溫機器人等新的應用場景。機器人替代人類處理重復性工作、提供無接觸式服務,也許會成為新趨勢。
記者手記:
今后人們可接受機器人的“服務”
“變形金剛”!這是記者報道采訪深圳機器人一線抗疫情況時,覺得最形象的一個詞。各類機器人就像“變形金剛”一樣,發揮自己的特長“變形”成適應抗疫戰場的戰士——送餐機器人變身“病房護士”、迎客機器人變身“分診臺護士”、巡防機器人變身“醫院安保人員”……
這一切當然是因為粵港澳大灣區長期以來在機器人產業上的積累和沉淀,如全球機器人“四大巨頭”布局大灣區、深圳機器人產值突破千億元等,這次疫情帶來的需求恰好一下點燃了多年積累的“薪柴”。
在某次采訪服務業機器人論壇時,有兩個觀點讓記者印象深刻。一個觀點是服務機器人大發展需要一個爆點,這個爆點可能是某種機器人,也可能是某種應用場景;另一個觀點是制約服務機器人發展的瓶頸,不是技術而是人們的觀念(接受程度)。這次疫情,恰恰給服務機器人提供了一個“剛需”的應用場景,讓機器人有一次集中展現的機會,成為改變人們觀念的一次契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 (除署名外)
責任編輯:hnmd004
- 家里地熱不熱怎么辦 如何安裝地熱地板?|2023-06-14
- vivo手機鎖屏怎么顯示雙日歷?vivo手機鎖屏2023-06-14
- 利息凈支出是什么意思?利息凈支出計入什么2023-06-14
- 單位給繳納的醫保錢最終會去給誰?社保統籌2023-06-14
- 報道:蘋果手機靜音模式怎么打開?蘋果手機2023-06-14
- 天天速讀:京東天貓唯品會被罰是真的嗎?唯2023-06-14
- 【環球新要聞】大海最深有10萬米嗎2023-06-14
- 什么情況下可以生二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2023-06-14
- 深圳社保卡怎么領取實體卡?深圳社保卡怎么2023-06-14
- 超級網銀是什么意思?收到超級網銀來貸會有2023-06-14
- 股利分配的支付方式有哪些?分配股利需要繳2023-06-14
- 公共支出是什么意思?公共支出包括哪些?2023-06-14
- 股票持倉均價是什么意思?持倉份額少于本金2023-06-14
- 58名主播進黑名單是真的嗎?主播被列入黑名2023-06-14
- 創業板為什么禁止散戶進入 玩創業板2023-06-14
-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是多久?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023-06-14
- 信用卡分期上征信嗎?信用卡為什么不建議分2023-06-14
- 雙魚座每次都會在夜晚回想自己白天做過的一2023-06-14
- 政府債券是什么意思?政府債券和國債的區別2023-06-14
- 漢堡怎么加熱 漢堡真的是不健康的嗎?2023-06-14
- 全球熱門:天秤座一向都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2023-06-14
- csgo開箱能用steam余額嗎?csgo為什么一開箱2023-06-14
- 當前要聞: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2023-06-14
- 今日熱文:準貨幣是什么意思?準貨幣包括什2023-06-14
- 股權轉讓交稅怎么交?賣股份的錢屬于公司的2023-06-14
- 什么是白馬股有哪些特征?集中競價減持的含2023-06-14
- 全球新資訊:微信的零錢提現是什么意思?微2023-06-14
- 貸款的房子房產證在哪?購房合同能貸款的條2023-06-14
- 全球熱門:《原神》神櫻大祓荒海任務怎么完2023-06-14
- 全球今日報丨澳門的市花是什么(澳門市花有2023-06-14